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黄金梨的黄金梦 河南方城县果农渴望引入标准化手段做强种植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0票  浏览26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9月30日 11:51
  □本报记者 孙圆
  
  1700多年前,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可能不会想到,他当年火烧曹军的“博望坡”如今已是瓜果成片、草木成林的肥沃之地。
  
  1700多年后,2014年9月,当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前荒村黄金梨示范区的农技师胡世林手捧起黄橙橙、金灿灿的大梨时,脸上满是对丰收的期冀。
  
  这个西依汉水最大支流白河、北傍伏牛山的村镇,凭借其适宜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土壤特点、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人文环境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博望人,也滋养了黄金梨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现在,博望人想的不是靠天种梨、靠量创收,而是怎么样凭借标准化手段、精细化管理使黄金梨品质更优、产业更大更强,真正成为当地人致富的“摇钱树”。
  
  走进胡世林约0.3公顷的黄金梨种植地,黄橙橙的梨子压弯了每一颗梨树,这里最小的梨有250g左右,最大个的可以达到近1公斤,一棵树上可以挂220~230个果,随手摘一个品尝,清脆香甜、解渴生津。这个有着11年种植经验的老汉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伺候”着这片田,
  
  “不管付出多少,我最在意的就是梨的质量和品质。”采访中,胡世林最常说的就是这句话。作为当地黄金梨种植的带头人,凭借这么多年的学习、试验、摸索,胡世林已经可以靠着经验种植出品质较好的黄金梨,但是,“仅凭土经验、土方法,黄金梨种植一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种植间距到底多少才是最合适,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施几次肥、果形大小怎么控制、口感统一性怎么保持……”一说到黄金梨日后的发展,胡世林掩饰不住焦虑。
  
  “你看,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大问题就是采摘前落果。”同样种了几公顷黄金梨的村民胡中华指着自己梨园里满地的落果,脸上露出一丝焦虑。“采早了,梨子糖分不够,影响口感品质,采晚了,又控制不了个头,好多长到最后袋子都撑破了。”
  
  正当大家伙在梨园里互相交流的时候,村委书记许运芝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这位已经年逾花甲的女支书,背井离乡,在这个村子一干就是30多年,这几年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骑着车在梨园里看看,前几年,由于村民觉得黄金梨种植没有希望,把已经挂果的梨树全部砍掉,但她没有灰心,对于现在村里近120公顷的黄金梨种植地,她和合作社的村民一样对此充满了希望,希望通过它带领大家伙走向致富的道路。
  
  一听到大家伙在探讨黄金梨的发展问题,她立刻来了精神:“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可我们以前也不懂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听人家说,标准化是个好方法,就是不知道怎么办。”许运芝说:“你看,现在我们的村民种法都不统一,有的种植间距是4米x3米,有的是4米x2米;有的施的肥是羊粪,有的是兔粪;种出的梨口感也不是很统一,所以要想打出个品牌,还是得在管理上下功夫。”
  
  听着许运芝的话,在一旁的方城县宛北黄金梨合作社负责人陈赓云频频点头,“我们的黄金梨是2008年专供奥运会水果,2012年又成为农运会供应果品,已经通过了无公害认证,我们也有了合作社,就差提升管理水平了,标准化可以搞起来,统一育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套袋、统一摘果……全部技术流程都规范起来,这样我们的黄金梨才是真正的黄金梨。”
  
  “可想实施标准化了。”虽说去年靠着黄金梨年收入已达到十几万元,但胡世林还希望通过标准化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那可是,我们种了摇钱树,就要把钱摇到口袋里。”许运芝望着满园即将采摘的梨子,爽朗地说出了大家伙的心声:“希望有一天,能通过标准化种植手段,帮助大家都富裕起来。”
  
  采访后记:多年的实践证明,推广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的有效手段。近几十年来,将标准化技术管理规程转化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明白纸”向农民推广,成为引导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令人可喜的是,农民们已经接受了标准化种植的理念。期待相关部门伸出援手,帮助胡世林们梦想成真,在农业标准化的引领下,走上共同致富的路子。《中国质量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