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张家口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7票  浏览51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2月02日 11:16
  孙辉亮
  
  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许多国家,一代代农民、牧民、林农、果农利用当地独特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创造、发展并保持着一些专门的农业系统和景观,不仅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景观,维持了具有全球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也成为了有着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在宣化,就有这样一个地标性的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宣化城市传统葡萄”。这一以庭院式栽培为主,独特的漏斗架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全球第一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试点地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
  
  宣化,位于华北阴山山脉东边,北拒大漠,南扼中原,既有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的特征,又有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汇集的交融地带,文化积淀十分丰富。“京西第一府”、“九边之首”、“葡萄城”都是宣化的美誉。
  
  宣化种植葡萄有着悠久的历史,栽培技艺古老。相传,宣化牛奶葡萄是由2100多年前西汉张骞从西域引入。现存的历史资料记载,其栽培最晚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据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曹幸穗考证,宣化牛奶葡萄栽培历史,应该在1800-1900年之间。10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牛奶葡萄逐渐由皇宫和寺庙引入寻常百姓家。这之后的葡萄种植,已不限于在寺庙内栽培,开始在一些大户人家和沙土较好的农户家中栽种。宣化城北地势平整,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葡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宣化下八里辽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距今1000多年的一串干瘪的葡萄和一瓷瓶粽红色的液体,证明那时葡萄已在民间广泛种植。瓷瓶中的粽红色液体经国家文物鉴定中心检测为葡萄酿造的果酒,也说明宣化人酿造饮用葡萄酒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元太宗下令迁移西京宣德府(宣化)万余户农民在大漠西域垦田地、栽葡萄。可见当时宣化的葡萄种植规模之大、种植技术之高。明清时期,是宣化葡萄发展的鼎盛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封十九子朱�为谷王,展筑宣化城,开辟葡萄园,宣化牛奶葡萄成为皇家贡品。
  
  在杨公祠街观后村,有株葡萄老藤,树龄在500-1000年之间,比国际上公认的斯洛文尼亚400年葡萄老藤早了100多年,被称为“世界第一葡萄老藤”。这老藤高6米多,树径70厘米,虽经历了数百年的悠悠岁月,至今仍硕果累累。
  
  一方沙土,养一方果实。宣化葡萄逾千年而不衰,是由于果农长期不断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先进的传统种植方法并世代沿袭。合适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质要求、种植管理等,孕育了宣化牛奶葡萄的特有品质。
  
  最值得一提的,是宣化的葡萄架。世界上的葡萄栽培,大都采用排架,唯有宣化采用漏斗架,是全球“唯一”。漏斗架是将10-30棵葡萄藤集中种植在一个5-10平方米的圆坑内,在葡萄树周围搭起四四方方的架子,葡萄藤从中间向四周攀爬,向外呈圆形倾斜辐射,形成中空的漏斗形。它聚水、聚光、聚肥、防风。独特的漏斗架形极适合在庭院栽培,不仅产量高,产量稳定,还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俯瞰连片的葡萄架,犹如朵朵盛开的大莲花,又像一把把倒置的绿伞。从葡萄架内看,“凤凰台”像昂首的凤冠,围在四周的葡萄藤,犹如凤凰开屏;行走在葡萄架下,小径曲折蜿蜒,身旁花红果香,景致可与南国小桥流水媲美。这种有着独特魅力的葡萄种植方式也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坐在葡萄架下赏月观景,吟酒斗诗。金代诗人刘迎咏在《上谷》诗中,就写下了“葡萄秋倒架,芍药春满树”的诗句。
  
  “清远楼下两天地,半城瓦舍半城绿”,是宣化在城市中种植葡萄的真实写照。在绝大多数国家,葡萄都是远离城市,种植在田野里,唯独宣化的葡萄种在城市里。宣化最早的葡萄面积占了大半古城,从清远楼往北,都是整整齐齐、绿油油的葡萄园,故有“葡萄城”之美誉。是世界上唯一发源于城市之中,由城市向城郊发展的传统农业系统。葡萄栽培于百姓的庭院中,与城市中古香古色的民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共存共荣。葡萄城的绝美画卷跃然纸上,是这座河北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景致。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发展中,凭借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及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衍生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呈放射状的漏斗架也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大莲花”的底部、上部修葺成圆形,架体搭建成立体的方形,呈现“外圆内方”,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暗示着古人做人的道理,即“内方外圆”。
  
  时光荏苒,悠悠千年。宣化葡萄不仅没有失去历史的光泽,反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成为宣化一张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葡萄栽培的传承,随着时光的流逝,刻上了文化的烙印,千年葡萄,千年文化,在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具有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魅力,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本身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是连续千年的农业文化载体。保护、利用和传承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业文化遗产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张家口的文化影响力意义重大。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