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新市民果农”和他的“农民粉丝”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镇江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29票  浏览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4月27日 13:25
  徐文党在观察油桃的长势。蒋须俊摄
  
  汪汪叫的黄毛狗,低矮的板房,含情的油桃园……
  
  虽然天气有点燥热,但4月21日丹阳市珥陵镇黄埝村蒋庄铺的这幅图景,足以让人爽心怡情,倦意顿消。
  
  狗叫声引出一位脸色黝黑红润的主人。他叫徐文党,老家安徽砀山,43岁。
  
  2008年,徐文党只身来丹阳市,创办了丹阳市珥陵镇“情义农场”。去年,他种的油桃纯收入近百万元,不仅如此,他身边还有6个当地农民“粉丝”。
  
  1993年,徐文党从安徽老家的一所技校毕业后,做过保险,但并不如意,然后,就跟着父母做上了水果经纪人,收购当地水果,前往江浙一带批发,他说,“一般情况下,一年挣个10多万元,不成问题。”
  
  家人没想到,2008年,徐文党突然不做水果经纪人了,当年2月,他通过曾做水果批发期间认识的丹阳客户的帮助,投资5万多元,在黄埝村蒋庄铺租地103亩,从老家运来油桃种苗,挂牌“情义家庭农场”。
  
  “我看,你是疯了。”徐文党家人全都傻眼,“当个水果经纪人多好,偏要跑到外面去办农场、种水果。”
  
  徐文党不是个糊涂人,他说,从老家安徽收购水果运输到江浙批发,一般需要两天一夜或者两天两夜,时间一长,水果不新鲜了。他的回答是,“不如就地种水果!”
  
  徐文党的老家,素有“世界梨都”美誉,具有种水果的世代传统,技术不成问题。没想到,2008年5月,正是油桃即将上市时,一场冰雹下来,他挨了当头一棒,那一年,他亏本20多万元。
  
  一次失败,没有让徐文党趴下来。没钱了,四处筹借;搞不懂,就跑到老家向种植大户求教。
  
  为了与“大路货”错位竞争,从2010年起,徐文党将其中的15亩油桃进行大棚种植,他说,“大棚种植的油桃,比露天种植的油桃提前20天上市,价格上翻一倍呢。”
  
  随着油桃树逐年成长,产量也逐渐增加,2013年,年纯收入达到了60万元。尝到甜头后,2014年,徐文党又在丹阳市开发区河阳马陵村租用土地80多亩,种上了油桃种苗。
  
  “创业最难的,其实还不是资金压力。”徐文党说,最难的是大家对他的不理解。
  
  有时,他在被介绍时,别人常常半开玩笑,“种地,当农民?”
  
  “难道自己错了吗?”徐文党向当地村民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小麦,收入只有千把元;但改种油桃后,每亩收入要翻好几倍。“做职业农民,一定有前途!”他说。
  
  “还是徐文党有办法!”黄埝村蒋庄铺农民杨分平说,2014年,我也向徐文党学着种植了30亩油桃,“估计今年纯收入6万余元,再过几年,油桃树长大后,收入还要多,比种小麦强多了!”
  
  “徐文党心肠特好,我们种油桃,他提供种苗、技术,还帮忙销售呢。”村民们争着说好话。
  
  凭着对徐文党的信任,目前,他的“情义家庭农场”在当地长期聘请了6位农民工,还有6户农民尾随着共种了300亩油桃。
  
  “大伙都跟着种油桃,如果滞销,咋办?”徐文党说,他做水果经纪人期间,在上海、南京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固定客户,每年都是老客户上门收购,“销售,有什么担心的?”
  
  其实,徐文党心里有底:去年6月,北京一位客户,要他每天供应油桃15000公斤,他只好说,“很抱歉,目前办不到,但我会努力为之奋斗!”
  
  (佘记其 蒋须俊)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