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营销管理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两个西瓜村不同模式品牌建设引关注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环湖晨刊 作者:钱良好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25票  浏览18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6月08日 16:41
  “六月西瓜红到边。”眼下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与之相关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最近,在安徽农业大县庐江,冶父山镇铺岗村和庐城镇朱墩村所做的西瓜品牌建设的不同探索,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一个是瓜农协会出面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一个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致力建设的企业品牌,究竟哪种形式更有生命力,哪条道路能够走得更远?
  
  “铺岗”迅速蹿红
  
  冶父山镇铺岗村和庐城镇朱墩村地缘相邻,人文相通。但是,在西瓜品牌建设的模式上,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庐城镇朱墩村政府力主区域品牌建设,由瓜农协会出面打造“红心”品牌,供广大瓜农共同使用;冶父山镇政府则多年来鼎力支持铺岗西瓜合作社打造“铺岗”品牌,以企业品牌为纽带,带动产业发展。两地在探索中竞争,在竞争中前行,围绕品牌建设,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大戏。
  
  其实,在西瓜产业发展上,论规模、论技术,这两个村都是不相上下,难分高低。但令人不解的是,十多年来,说到种瓜,人们只知有冶父山镇铺岗村,不知有庐城镇朱墩村。
  
  冶父山镇西瓜的名声来自于“铺岗西瓜专业合作社”打造的“铺岗”品牌。县供销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事关农业生产主体问题,“品牌”则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在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这种亮相不仅不花一分钱,而且效果比广告还要强。铺岗西瓜合作社由此迅速蹿红,先后作为县农委的试点和示范性合作社;“铺岗”则成了农产品“明星”品牌,先后获得多项荣誉。
  
  “红心”奋起直追
  
  庐城镇分析了自己的客观实际情况,决定由政府做后台,成立瓜农协会,由瓜农协会打造具有公用性质的品牌,供大家共同使用。对此,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思路十分清晰,他认为,只有公用性质的品牌,政府才可能调动所有资源支持其获得快速发展。“红心”品牌由此问世。
  
  但是,要让大家都来使用“红心”商标,谈何容易?对此,庐城镇认为,必须强化瓜农协会的服务意识,从而达到推广和普及“红心”商标的目的。2008年,庐城镇瓜农协会挂牌成立。
  
  尽管“红心”品牌成长速度出人意料,但不可否认,就目前而言,与“铺岗”相比,无论知名度或者美誉度,“红心”仍然略逊一筹。
  
  品牌竞争良性互动
  
  “红心”是协会出面打造的公用品牌,“铺岗”是合作社维持与社员之间利益的纽带。那么,从发展的角度看,“红心”和“铺岗”两个品牌,究竟谁更具优势,谁更具生命力?
  
  有人认为,两者相比,“铺岗”优势比较明显:一是品牌建设早,知名度高。二是品牌管理由合作社直接负责,从根本上保证了品质的稳定性。
  
  但也有许多人认为,“红心”的发展潜力比“铺岗”大。“铺岗”作为企业品牌在政策、人才储备、资金等方面,都存在制约。
  
  首先,“红心”作为公用品牌,庐城镇的每个瓜农都可以无偿使用,因此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特别是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其次,庐城镇瓜农协会并非由单一的瓜农组成,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这就使得协会在社会上更具号召力;第三是品牌的管理和使用相互分离:“红心”品牌持有者是协会,而使用者是广大的瓜农。这就使得双方定位清晰,便于品牌管理者对品牌使用者行使监督的权力。
  
  品牌竞争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发展最后必然走向品牌竞争。该县农委负责人认为,这两村在西瓜品牌建设中的竞争,并不是两地争夺市场的竞争,而是相互促进的一种良性互动。
  
  而对于这些争论,安大农业专家宛晓春认为,任何一种模式都各有长短,关键是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