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邓海建:赣南脐橙为什么那么“红”?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光明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1票  浏览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8月07日 07:40
  近日,有北京媒体报道称,9月底以来,市面上一些黄澄澄的赣南脐橙,其实是催熟染色过的。随后,辽宁、黑龙江、福建上海等多地媒体相继曝出当地有“催熟染色”脐橙在售。对此,赣州市回应称,“催熟染色”脐橙系个别不法商贩所为,赣州市将进一步严厉打击脐橙“催熟染色”行为,维护赣南脐橙声誉。(10月29日中国广播网)
  
  未熟透的脐橙,红得娇艳欲滴,“化妆”是必修的功夫。6个赣州脐橙:1个原生态,5个被“加工处理”,甚至其中被检测出苏丹红。当地相关部门却仍在一旁信誓旦旦地表态说“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这姿态恐怕显得过于轻佻而难以令人信服。
  
  面对媒体质疑,当地部门用了“没调查清楚”和“个别经销商”这样的说辞,感情上可以理解,事实上或难接受。一者,10月15日,这是赣南脐橙协会规定的赣南脐橙最早的采摘时间,然而,北京新发地市场的部分商贩说,十月初,赣南脐橙就已经到货。事实上,即便在规定的10月15日的最早采摘时间之后,赣南脐橙的外观还是有明显的青色,然而,“早到”市场的的赣州脐橙,一应橙红耀眼。二者,当地农药店几乎尽人皆知的“明规则”——给脐橙催熟主要用“乙烯利”,而染色可能使用了“苏丹红”。但问题是,按照《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乙烯利在水果上的最大残留量是2mg/kg,原则上不能用于脐橙的催熟,苏丹红之害就更无须科普,当地相关部门怎么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当地质监部门“一直在查”,竟然抵不上外行的媒体“轻松一挖”:这究竟是急功近利的地方保护主义作祟、抑或是质监部门的职能效率果真如此奇葩?
  
  食药行业的潜规则,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此前,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日前抽检397批中药饮片,证实22批存在染色问题。部分染色中药不仅流向了药店,还流向了东莞中医院、深圳中医院等市级医疗机构。真正可怕的,倒未必是果农或药农明目张胆地违规操作、违法添加,而是另两个层面:一是市场的逆淘汰。就像种植脐橙的农户说的,“大家不染,大家一样的颜色在市场上卖,我的染你的不染,那可能我的就卖的快,价钱也高,时间长了你就没办法做。”这是赤裸裸的劣币驱逐良币,长此以往,两败俱伤。二是从生产到流通、从销售到监管,每个领域都潜规则横行。那么,仅靠良心媒体爆料,显然拯救不了这些艳得瘆人的脐橙。如果说农户迫于市场需求、销售迫于暴利驱使,那么,本该立足长远利益的地方监管,何以睁眼闭眼、疏于管控?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算是最早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规律的生存法则。橙子上的工业蜡、苹果上的药袋……这些触目惊心的创意,昭示着异粪相食的制度溃败吗?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