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新疆伽师县“西梅书记”贾仲虎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亚心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3票  浏览19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1月20日 10:33
  亚心网讯(记者 贺红艳 通讯员 李志义 报道)秋季正值西梅成熟时节,记者走进伽师县英买里乡墩艾日克村,村民们个个沉浸在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里。村民赛买江看着自家挂满枝头的西梅高兴地说:“今年每公斤西梅收购价要比2013年高5—6元,平均价格21元,村里的西梅种植大户萨尼姑丽仅此就收入3.1万元。”村民们一致表示,喜人的收入要感谢“西梅书记”——英买里乡党委书记贾仲虎,有“西梅书记”在,果农的西梅不愁卖,并让大家走上了致富
  
  伽师县是名扬四海的瓜果之乡,而成就这一美名的“果”就在英买里乡。从零散种植两三千亩发展到近3万亩,从先前单一品种酸梅进化到西梅,从农田卖到沃尔玛超市,从边疆空运到中西亚各国,西梅成了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2009年10月,英买里乡党委书记贾仲虎一上任就带着农技干部测土配方,把目光聚焦在产业化运作上。经反复酝酿后,选定拉依力克、英阿瓦提等3个村为试点,通过承包地置换等方式,分别规划出1000亩以上西梅生产基地。再经开垦、平整、挖渠、引水、保墒……大干了两个月,生产用地和用水问题解决后,贾仲虎终于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他没日没夜地上网查找品种改良之策,三番五次地向援疆省市专家、知名院校学者请教,反复算效益账,一遍又一遍地打着西梅产业增收的算盘。最终,从国外引进了“法兰西”、“女神”、“西太莱”等新品种。
  
  贾仲虎告诉记者:“刚开始,有些农民不了解,不愿意种,我们就动员村里的村干部、党员带头种,看到效果后,农民们逐渐接受了。”
  
  如今,在英买里乡,西梅种植从门前院落零星种植发展到条田、基地集约栽培,呈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态势,并逐渐走出国门。
  
  广州市一家沃尔玛超市店长告诉记者,西梅营养丰富,与其他水果相比口感更加好、药用价值高,英买里乡的西梅不仅品质占优势,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热情,乡领导都很真诚,英买里乡的西梅一运到广州就一抢而空,这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事。这位店长说,他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来英买里乡,前年5月份,他早早就被贾仲虎邀请过来,目睹西梅种植的规划新基地、引进的新品种,眼见为实,一拍即合,他一下子就预订了300吨。
  
  8月,英买里乡的西梅挂满枝头,来自广东的订单达300吨,上海的水果商早早就来到地头采购,各地客商蜂拥而至。
  
  一不愁销路、二不担心搬运,价格还十分看好。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6年前每公斤西梅卖9元,如今每公斤卖21元,还不用自己动手采摘。每到西梅丰收时节,田间地头成了热闹的交易市场。这种变化,凝聚着贾仲虎和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心血。这让祖祖辈辈靠传统、粗放型种植业为生的果农们吃上了定心丸。
  
  阿迪拉村果农买买提·吐逊说:“我这几年尝到种西梅的甜头,原来的摩托车现在换成了汽车,土块房变成了砖房,党的惠民政策好,我非常感谢贾仲虎书记,是他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我家一直种植杏子、苹果、西梅等,收益好的还是西梅,我有一座150棵西梅树的西梅园,年收入达到35000元,成了我家的‘小银行’。”卡吾里村果农阿力木·司马义看着挂满果实的西梅树说出了心里话。
  
  如今,英买里乡西梅种植面积达2.8万余亩,年产值7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096元,给当地的果农带来了实惠。
  
  目前,英买里乡的西梅面积达到近3万亩,进入盛果期的每亩产量达到两吨。从5年前的人均收入3370元到如今的6330元,再到连续四年荣获“先进乡镇”,英买里乡3.1万余农民群众由衷地感叹:这就是我们的新农村。
  
  作为基层战线上一名平凡的干部,贾仲虎始终有着“顶起英买里乡一片天”的坦荡胸怀,用担当和大爱使乡亲们走在增收致富的大道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