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种地" 农村开展"土地托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水母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1票  浏览2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2月01日 09:36
  水母网11月29日讯(YMG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姜祺龙 摄影报道)供销社,曾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在烟台展开,许多农民感慨地说供销社又“回来”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
  
  工作报告》中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日前,国务院批准同意供销合作总社在河北浙江山东、广东4省开展试点,在全省确定6个地市级供销社试点中,烟台赫然在列;在全省确定的18个县级供销社试点中,牟平、栖霞、招远3个县级供销社榜上有名,其中招远供销社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专项试点。
  
  供销社存在多年,自下而上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作为试点的烟台市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实行村社共建,正在探索出一条“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新路子。
  
  当年供销社:曾承载一代人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对于那代人来说,那时的大供销社装载着生活全部的需求和愿望。
  
  “供销社都是一排气派的平房,分为五金店、百货店和副食店。”今年41岁的孙伟回忆起儿时在招远老家的供销社,依然觉得那是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孙伟称,供销社卖百货的店里有服装、布匹、鞋帽、雨具、锅碗瓢盆以及图书、文具等等。小时候走进大百货店,感觉有一种威严的气场,进去都轻声慢步的。孩子们感兴趣的是柜台里的小人儿书,最贵的也就两毛多钱。那时物质贫乏,副食店里的桃酥、江米条、牛奶糖、水果糖、冰糖、山楂片等是孩子们最大的诱惑,这些美食被售货员称好后,包在现在看来很环保的棕色草纸里,用一根细细的纸绳打成十字的包带走。
  
  在那时,供销社完全垄断了几亿中国农民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渐取消商品统购统销政策,计划和票证逐渐退出经济领域,供销社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逐渐下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曾给人们带来无数美好回忆的供销合作社,再次被赋予新的使命和重托。
  
  打造合作经济组织:“一顶帽子大家戴”
  
  今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雹灾,将招远联蕾果品专业合作社、玲珑镇盛家村盛培举的50亩澳洲青苹果砸得果面坑坑洼洼。到了采摘季节,原来抢手的新品种因质量问题销售遇冷,多批收购客户到果园看了后都摇头而去。眼见苹果就要烂在地里,一年的心血就要泡汤,种植户盛培举心急如焚。
  
  联蕾果品合作社理事长得知这一消息后,带着40名职工和5万元受灾补助亲自登门找到盛培举,40名职工在50亩果园里一干就是2天。24万斤苹果联蕾合作社以每公斤0.6元的价格全部收购,把社员损失降到了最低。盛培举眼含热泪逢人便夸:联蕾合作社真是咱们的贴心社。记者了解到,招远联蕾果品专业合作社实施了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采取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果品基地的规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摘袋、统一收购,不仅保证了果品的质量,而且增加了果农的经济收入。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服务,在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一顶帽子大家戴”,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其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不仅带动了招远本市,还为周边地区树立了典型。
  
  “此次改革重要的一项就是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包容‘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市供销社党委副书记姜增道介绍,变分散为组织,领办各类合作社正是合作社的根本宗旨。在我市农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很多,但不管是村两委还是村庄农民、果蔬企业发起的各类合作社,还存在着大多数规模较小、市场议价能力较差、农民个体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这就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也是我市供销社进行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我市将实施“实体性合作经济创新工程”,发挥串联作用,领办农民合作社、改造基层供销社、加快县级供销社职能转变,架设为农需对接的桥梁,逐级建立起以生产服务部、现代流通部、合作金融部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三部一中心”合作经济运行模式。
  
  姜增道介绍,目前,全系统共组织领办和服务的农民合作社415个,其中,供销社出资的138个,计划年底前,领办合作社数量达到175个,服务的合作社数量达到410个,组建专业或区域合作社联合社7个;到2015年底,全市累计领办农民合作社要达到260家以上,组建专业或区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达到20家以上,完成25个为农服务中心的改造建设。
  
  营造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农民享受城里待遇
  
  供销合作社作为国内零售网点最密集、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垄断特性的系统,是计划经济到目前为止仅剩的产物之一。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广袤农村地区的商业零售市场开始培育起来,农村地区潜在的消费需求也是各大零售业巨头觊觎的目标,鉴于供销社定位村镇市场的独特之处,其前景依然被看好。
  
  “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农资化肥,只要是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的,在这里都可以买到。”栖霞供销合作社和烟台农资总公司联合在栖霞市成立“家友福”连锁超市,这里的农民选购日常用品和生产资料各方面都便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里待遇。“流通是供销社的传统主业,也是其核心优势所在。搞流通,穿线布点非常重要。”姜增道说,在此方面,供销社将利用优质资源改造现有网点,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逐步建成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超市、村有便民店的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络。同时,积极开展家电、通讯、图书、药品等商品连锁业务,实现“一网多用”。
  
  我市利用现有供销优质资源改造现有网点,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依托烟台农资总公司,按照“配送中心(直销库)+直营店(超市)+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全面推进农资终端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农资总公司已拥有大型区域配送中心5处,县域配送中心(直销库)81处、直营店47个,专营店34个,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17个。依托中国供销石油烟台有限公司,按照“配送中心+加油站+合作社”的模式,努力推进农用成品油终端连锁网络建设工作。今年,与中国供销集团成功合资,成立了中国供销石油烟台有限公司,双方各持50%的股份,有力保障了油品配送。烟台“家友福”超市公司已与栖霞、牟平两个县级供销社开展了全面合作。
  
  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供销社为农民“打工”
  
  如今,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村庄走向城市,农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老龄化”问题,“土地流转”这一时代产物也应运而生。而此次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的另一个重担与之息息相关,即土地托管。
  
  “土地流转只给农民流转金,至于在土地上种啥,赚多少和农民无关。而土地托管的模式,更加灵活、适用,将推出‘保姆式’、‘菜单式’等多种服务方式。”姜增道介绍,保姆式即全托式:供销社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不管赚多少钱、收多少粮,最后都交给农民。菜单式即半托式:供销社为农民提供一项或多项像耕地、打药等菜单式的服务,还提供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选服务,最后统一收集、销售,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降低成本,保证利益。
  
  “土地托管,让供销社找到了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方式。”姜增道说。相比原来简单的供和销,土地托管实现了供销社与农民的深度联合,真正具有“合作”的色彩。目前,已建成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对周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到2015年底,再新建5处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对果蔬等各类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规模要达到20万亩,其中全托管面积达到2万亩。
  
  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资金互助缓解燃眉之急
  
  目前,农村发展急需资金,农民却只能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一方式获取资金。在改革中,烟台供销社系统试点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实施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工程。
  
  姜增道介绍说,以往存在互助社不规范,对社会放贷的情况,此次改革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坚持以供销社组织体系为基础,不对外吸储、放贷,只对合作社社员和股东调剂资金。此项工作现在招远市供销社试点开展,严格按照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的原则,在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内部,依据有关规定成立农民信用互助社,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后,在农民信用互助社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基础上,组建乡镇和县级农民信用互助社联合社,负责在各成员社之间开展资金余缺调剂。
  
  “我们一般贷款数额不大,到银行贷款手续太繁琐、要求太苛刻。现在如果能实行这种互助方式,完全可以缓解燃眉之急,解决发展瓶颈之难。”招远市玉龙果业合作社社长李双林说。作为全国的试点县,招远市供销社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目前,招远市供销社已选择在联蕾果品和顺丰植保2个合作社开展试点工作,年底前探索成立农民信用互助社,到2015年底,完成组建10家农民信用互助社。到2015年底,组建起5家乡镇农民信用互助社联合社,在此基础上,组建起招远市农民信用互助社联合社。其他县市区供销社也可选择在运作规范的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业务,如蓬莱民生葡萄合作社内部参与信用合作的农户266户,年信用合作金额在500万元左右,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存借贷资金操作流程规范,已为136户社员解决了发展生产的资金急需。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