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苹果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甘肃庄浪:当梯田精神遇到苹果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甘肃频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9票  浏览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8月03日 14:22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十山九破头,耕地滚了牛,吃的救济粮,穿的黄衣裳。”这个顺口溜是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庄浪老百姓生活状况的描述。
  
  当时,在这样的生活境遇下,庄浪人怀揣着吃饱穿暖的梦想,硬是凭着手推、肩扛,历时30多年,把“破头山”改成了百万亩梯田。
  
  在梯田高产优势的发挥下,农家粮仓日渐丰盈,全县老百姓过上了温饱生活。但是,勤劳肯干的庄浪人不会止步于此。怎样让辛苦修建而成的梯田发挥最大效益,成了庄浪人面对的首要问题。为此,庄浪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梯田产业强县战略。
  
  与庄浪地理气候相似的静宁县,近年来苹果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庄浪人也看到了苹果带来的好处,但他们没有依葫芦画瓢,而是默默走出了一条具有庄浪特色果品产业发展之路。
  
  长久以来,庄浪人只是在房前屋后或庭院里零星栽植苹果。要做成一个产业,一没有技术、二缺乏资金、三形不成规模,谈何容易。
  
  面对这样的实际,庄浪县提出了果品产业“集中连片、整流域开发、适宜区全覆盖”的思路,大力倡导土地流转、扶持种植大户建设标准化果园
  
  庄浪县林业局副局长郭国林介绍说:“县上从2003年开始大面积栽种苹果。从2005年开始,政府帮助种植户流转土地扩大规模,建设标准化果园。现在全县流转果园面积达到5万亩,面积最大的果园占地500亩。到2014年底,全县一百亩以上的果园有一百多户,一般都是三四十亩。”
  
  朱店镇的柳万平在2006年和别人合作流转了120亩土地建成了现在的果园,是当地最早大面积流转土地种苹果的一批人之一。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投资可能没这么大、周期没这么长。政府帮我们流转土地,还免费提供一些化肥和地膜,解决了不少问题。果园从去年开始挂果,产了30万斤苹果,最艰难的时候应该过去了。”柳万平谈起种苹果的这几年不胜唏嘘。
  
  现在,这里已经建成了水洛河流域2万亩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县乡农技人员对果农的指导培训,全面落实各项标准化管理措施,大力推广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控措施和防雹防虫网棚,提高果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果品无公害化程度。同时定期组织交流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作用。
  
  庄浪干部群众在果园建设中探索出了配方施肥、强拉枝、修剪纺锤树形、肥水耦合、棚网防雹等一系列标准化果园管理技术,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肯定。全省优质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现场会也在庄浪召开。
  
  从2008年开始,庄浪苹果种植面积每年以5万亩,最近三年以每年10万亩的年增速扩张。目前,庄浪县苹果种植面积达60.1万亩,建成了14个苹果万亩乡镇、118个苹果千亩专业村,水洛河等3大主流域的川区和6条小流域适宜区基本全覆盖。去年,全县挂果园20万亩,幼园40.1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30万吨,总产值达到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2926元。
  
  郭国林告诉我们:“因为种苹果风险小、多年来市场稳定,许多当地以前做其他行业的小老板有一些资金积累后也转行建果园、种苹果。”
  
  庄浪最大的资源是百万亩梯田。梯田便于作物通风、透光,而且这里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在这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苹果含糖量高、口感好、硬度适中、色泽鲜艳。这些都铸就了庄浪苹果的先天优势
  
  “梯田苹果的收购价格一般要比川区种出来的苹果高四五毛钱一公斤。”郭国林介绍说。
  
  随着果品的提质增效,苹果产业下游的保鲜、包装等链条不断延伸,全县5000吨以上的大型冷藏库17座,果品贮藏能力达到10万吨。建成果品包装厂6家,投建果汁、果醋生产线1处,初步构建成贮销加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这几年,庄浪苹果价钱一直上涨,一年高过一年。去年,果径在80厘米以上的红富士每斤卖到6元。
  
  苹果产业也一天天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朱店镇三合村的小轿车一年年多起来了,这让68岁的果农柳玉昌有些心动。柳玉昌的18亩果园挂果,问起今年的苹果收入,他很委婉地说:“能买一辆好车,就是害怕不会开。”(作者:多蕾、席啸)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