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营养 >> 水果文化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荔红时节 走近近千年古荔——“荔枝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东南网   发布者:olaiya
热度308票  浏览46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8月03日 15:13
  □蔡建财
  
  盛夏蝉鸣,百荔争红。一个闲暇的周末,一批朋友相约壶山之麓、新度下横山兰水之畔,慕名走近近千年古荔——“荔枝王”。据有关资料记载,“荔枝王”树龄930多年,系北宋莆田状元徐铎所植,相传,徐铎除了在绶溪延寿桥头种植一棵“状元红”,又赠苗新度下横山好友植成另一棵“状元红”,地表径围6.8米,从离地1米处分出13条粗大枝干,树冠高达13米、覆盖面积1亩多,据说这是全国最大的“荔枝王”,2003年列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高大挺拔的“荔枝王”遮天蔽日,粗犷的枝干盘虬卧龙,近千年岁月将硕大虬干冲刷出巨槽状,状貌鬼斧神工。如今,古树“荔枝王”与当地的荔枝林带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观光、休闲、旅游。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对荔枝描述甚为生动。另外,荔枝外表粗糙,全身布满细小决状裂片,好像乌龟壳上的龟裂,外壳也就是种子外面的假种皮,荔枝蒂部较大,顶尖稍小,看上去整个儿像心形。“荔枝王”结的荔果,除了香山居士描述的,还有“个大皮薄、核小肉厚”特点。下横山逗留半日,赏荔之后便是品荔,品荔难免有点大快朵颐。清代乾隆年间莆籍御史廖必琦曾对“荔枝王”赞曰:“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具体指的便是“荔枝王”肉厚多汁、甜度适中、色味俱佳、奇香等优点,堪称“荔果极品”。兰水之畔分享“荔枝王”佳果美味,同时,也是夏令时节友情的一场盛宴。
  
  “荔枝王”树龄越古老,果味越香醇。“荔枝王”拥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近千年岁月中,历遭寒流、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坚挺过来,老而弥壮。如今,树势虽然显得老态龙钟,但仍枝叶繁茂。放眼望去,壶山之麓下横山荔枝林一大片,其中,很多荔枝树都是“荔枝王”的“子孙”。徜徉于下横山荔枝林,面对着密密麻麻墨绿色的荔枝树,闻着沁人心脾的荔果幽香,觉得新时代新生活如同古荔佳果一般甜蜜。是夜,美梦连连,梦境中溢满了荔枝的芳香,那种兴化大地上所特有的、隽永的乡土气息让人难以忘怀。驻足古树下,我曾俯身捡拾了一枚“遗红”,种子带回家好好收藏,等待来年播种。我想,一颗“荔枝王”的种子,势必会生长出无数的希望……
  
  在这个荔枝成熟的时节,荔乡莆田到处飘荡着醉人的果香,醉人果香中采荔、品荔、赠荔、卖荔都是一幅幅写意画,无不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蓊蓊郁郁的荔枝林如同绿色屏障一般,放眼望去,一眼望不到边。河道边,荔枝树将俊俏的影子倒在其中,仿佛在对着镜子仔细端详。果农根据节气选定采摘日期,荔枝林一片繁忙景象,各村老老少少全部出动了,荔枝林里一片喧哗,还有采荔时树梢相互摩擦发出的窸窸窣窣声响。如果细心留意,树梢不时会钻出果农采荔的身影。一个双手按住竹梯下端,一个往上传递装荔枝的竹篓,还有一个在树梢采摘。靠上边采摘荔枝的,忍不住扯断一颗,把披着赤红盔甲的荔壳捏开,果肉蜜汁喷溅了他一脸,显得有点忍俊不禁。下面扶竹梯的和递竹篓的见了都急得直跺脚,显然是馋涎欲滴了。听到了下面阵阵唠叨,上面的赶紧把采好的荔枝递下来,直到这时,下面才又响起了咯咯笑声。连日里,荔林里回荡着都是大人的呼喊声以及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其乐融融,其情切切,采摘荔枝的场面可以说是充满了莆田浓郁的地方特色
  
  采荔后,好客的荔乡人又忙着将荔枝连枝带叶捆扎好,送给亲朋好友一同品尝,这时的农家,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如同逢年过节一般热闹。采荔、品荔、赠荔之后,还有卖荔。新鲜荔枝用篾子编成的竹篓装好,一筐筐运往街市,可以摆卖的洞湖口、赤溪,以及市区各大集市都能见到一筐筐火红的香味扑鼻的荔果,哪怕是隔着一条街,也能远远闻到对面荔果的芬芳。
  
  小时候,每年荔枝成熟季节,西天尾后卓阿姑家、萩芦五里柴亲戚都会特地送荔枝到我家,记忆里,送来的荔枝用粗麻袋装得满满的,尖尖的树枝总是俏皮地把麻袋扎破了。父母把一整麻袋的荔枝高高悬挂起来,新鲜的荔枝透过麻袋的缝隙,向外散发着阵阵清香,没多久,果香便充斥了整个屋子。在当时父母眼里,荔枝算是稀缺物,舍不得吃,就这样高高挂着,闻着闻着似乎肚子也就饱了。小孩子会抵挡不住鲜荔枝的诱惑,瞧大人不在的时候,偷偷地将粗麻袋边挖了一个洞,从中抠出一颗解解馋,吃了一颗不解馋,会接着多抠几颗,居然没有被大人发现。通常抠出的荔枝舍不得马上吃,拿在手中把玩一阵后,小心翼翼地剥开外表一层粗糙的壳,里面开始露出一层微红的红膜,就是吃完荔枝,剩下的荔枝核也舍不得立即扔掉,遇到荔枝核较大的,可以用小刀将其雕刻成水桶等各种小工艺品。
  
  “嶷嶷蔡公,其人杰然。奋躬当朝,谠言正色……疾者有医,学者有师。问谁使然,孰不公思?”荔果飘香时节,我不由得联想到了编著《荔枝谱》的蔡襄,他撰写的《荔枝谱》让莆阳人倍感自豪。蔡襄也提倡、鼓励家乡人民种植荔枝,而且还经常咏颂荔枝和宣传荔枝。他在《净众院尝荔枝》一诗中这样写道:“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京华百卉争鲜贵,谁识芳根着海滨。”由此可见蔡襄的荔枝情结和浓厚的爱乡情怀。
  
  荔枝古名“离枝”,三国时期朱应在《扶南记》中写道:“以其结实时,枝条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騆取其枝,故以为名。”《本草纲目》中亦称,“荔枝木坚,子熟时须刀割乃下。”据此,荔枝的本名乃由采荔枝方法而来,卖荔枝者通常连枝带叶束枝成把悬于摊前。而身在异乡的游子,恰似离开故乡这棵大“荔枝树”的“离枝”一般。游子,身在异乡可曾记得丹荔飘香?是否梦境中会牵挂起自己远方的家乡?
  
  一年一度荔枝红,儿时留下的果香记忆至今仍难忘怀。亲情是一种无声的力量,乡情是一种不懈的动力,每当我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记忆里的荔枝香,常常使我恢复勇气,重新面对人生的困厄。荔红时节是童年时代我最向往的季节,一眨眼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外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着,每年荔枝红,挂在枝头沉甸低垂着的荔枝总能让我为之心潮澎湃,总能牵动我满满的故园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