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百年“葡萄王”孕育5000万大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长江商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2票  浏览8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8月21日 15:37
  长江商报讯(特派记者 周舜尧)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花坪镇的刘家山上,生长着一棵年逾百年的“葡萄王”,在发展生态游打通公路后,“葡萄王”和它的“子民”们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成倍增长的收入。
  
  “葡萄王”年逾百年仍挂果
  
  海拔1200米的花坪镇,年平均气温仅12℃,是典型高山镇,本不产出葡萄。清末民初,一位比利时传教士在当地传教,带来了葡萄种,当地居民们纷纷讨要到自己家栽种。
  
  花坪镇村坊村刘家山上现在还存有两株年逾百年的葡萄,分别属于73岁的刘必显、67岁的刘必中兄弟俩,这两棵葡萄树,是他们的爷爷在教私塾时,从比利时传教士那里要来种苗栽种的。其中,刘必中老人家的百岁葡萄树,被称为“中国关口葡萄王”。
  
  两棵葡萄树虽然年逾百年,但现今仍挂果,果肉甘甜,价格也较附近普通葡萄树产出果实的价格高一倍。
  
  收入10年翻10倍
  
  现在,花坪镇已有30公里长的“葡萄长廊”,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值5000多万元,分布村坊村、长槽村等4个村,其中以在古“关口”地区的村坊村为主,这里的葡萄也被称为“关口葡萄”。“葡萄长廊”里的葡萄,除了少数后来引进的品种,基本是百年前“葡萄王”不断繁育的后代。
  
  去年,依靠种葡萄,村坊村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一万元,而在10年前,仅为1000多元。“我们正招商引资,拓展葡萄产业链。”花坪镇人大专职副主席李放军介绍,目前市面上卖的“关口葡萄汁”还是用关口葡萄运到宜昌加工而成,目前,花坪镇正着手在当地引入葡萄汁、葡萄酒等下游产业生产企业,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的渠道。
  
  图为刘必中(左)和他的兄长刘必显,与他们的百岁葡萄树。本报记者王筝摄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