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先前待在市区各大鲜果行及综合类商场果品区内的“草莓姑娘”,悄悄揭去了“盖头”,来到大街小巷,身价也随之大幅度跳水。市民饱了口福吃得欢,小贩也卖得开心偷着乐。 “最低5元一斤,大个儿、颜色亮堂的8元一斤!”3月29日10时许,市区北...
“牛奶草莓”在部分水果超市有售。首席记者李东摄 据记者了解,近段时间,“牛奶草莓”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据说这种“牛奶草莓”是浇牛奶长大的,于是很多市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订了一些尝尝鲜。这一尝,还真挺好吃,有草莓味,味道挺甜,这下子,订购的...
要说起昌平的农业和休闲旅游,人们会想到苹果,想到温泉,却往往忽略了昌平的草莓。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富含维生素C、铁及多种矿物质,是水果中的“精品”。北京市高端草莓市场缺口巨大。昌平区瞄准了这个商机,全力打造...
近期受低温阴雨影响一周后将量涨价跌 作者:王进 安徽新闻网3月13日电 全国有名的“草莓大县”就在身边,合肥市民好口福。眼下已是长丰草莓批量上市的时候了,大大小小的水果摊上,草莓是必不会少的。可有细心...
在荔浦县东昌镇栗木村委有一个人口不足300人的落印屯,村民们靠种植香草莓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尽管今年农业受着金融风暴的影响,但这个小屯里的村民种下的200亩香草莓,因个大、色佳、味甜、耐运的特点成为众多外地客商和游客的“抢手货”,价格稳在12-18元/公斤...
这几天,临海邵家渡街道的金宝富老汉忙碌开了。预约到他草莓基地采摘草莓的电话时常响起。金宝富在草莓观光游里“淘金”,这源于去年他走亲戚时获得的启发。 去年,金宝富在宁波奉化藤头村走亲戚时看到,当地的草莓大棚吸引着很多城里人来采摘。“价格卖得...
近日,徽县伏家镇贺店村农民熊小琴家的草莓已经开始成熟,陆续上市后卖上了好价钱,预计她家今年种植的2个棚的草莓能收入近2万元。熊小琴一家靠种植草莓走上了增收致富道路。本报通讯员刘宝峰摄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高峰期,按说种植草莓的农户该充满丰收的喜悦,可是在花都广场附近种草莓的胡惠红,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今年34岁的胡惠红来自浙江,来花都租地种草莓已有几年了,现在,她眼看密密麻麻的鲜红草莓就要烂在地里,特别发愁。“春节时熟...
日前,房山区周口店镇大棚种植的牛奶草莓,迎来了第15批洋客人前来采摘。红艳艳、胖乎乎的牛奶草莓,香气飘出棚外,来采摘的外国游客交口称赞。大棚主人崔玉珍介绍说,他们最新研制的“鸿运一号”新品种草莓,果个大、果色深红、耐运输、酸甜适度,且在整个采收期...
尽管遭遇到早霜冻和长时间低温寡照的恶劣气候,丹东凤城市草莓生产在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灾害之年不减收,预计总产值达到1.5亿元,比2007年增加3000万元,小草莓实现大效益,为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今年四月下旬凤城市出现了严重的...
中新浙江网3月2日电(记者 张洁 通讯员 欧阳文华) “建德市16个乡镇(街道)有15个、近10000农户种草莓,种植面积2万多亩,还有2300户莓农大军‘远征’15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去年草莓产业总收入达到4.67亿元。”听杭州建德市农办负责人一介绍,你不得不说“中国草...
闻上去果味香浓,吃起来“甜蜜蜜”,在金山区的农技推广中心实验场里,试种着的一亩多新品种草莓“久香”已经进入了采收期。这与目前金山区普遍种植的“丰香”品种相比,其产量要高出10%,储存期也由原来的两三天延长到10天。 据介绍,“久香”草莓是上海农...
尽管遭遇到早霜冻和长时间低温寡照的恶劣气候,凤城市草莓生产在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灾害之年不减收,预计总产值达到1.5亿元,比2007年增加3000万元,小草莓实现大效益,为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今年四月下旬凤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霜冻...
大棚里挤满了前来摘草莓的市民,走的时候还要带点新鲜的菜回家。昨天是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可以使用的第一天,记者发现,37个指定消费点冷热不均。 半天卖了6万多斤草莓 昨天下午,江宁区汤山锁石农业示范点的路边停满了私家车。这个点成为昨天的“...
目前,正是草莓成熟收获的季节。在岳阳县麻塘镇畔湖村充满田园风光的草莓培植棚里,每逢假日总是挤满了采摘草莓的市民、旅客。村民们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畔湖村西谢组的何建齐从2001年就开始种植草莓,是当地最早种植草莓的农户。据何建齐介绍,刚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