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首届采桃文化旅游节6月13日揭幕
梅花垄——中国桃文化发源地之一
梅花垄位于全椒县西南部程家市境内。这块土地却和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伍子胥有着不解之缘,留下了一个个神奇的传说,并由此成为中国桃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战国时代,全椒属楚国。楚灵王时,全椒为大夫伍举的采邑。伍举是伍子胥的祖父。因楚太子陷害,楚平王欲灭大夫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尚、伍子胥。平王关押了伍奢,命使者召回伍尚和伍子胥。性情温厚的伍尚被召回了,可伍子胥固执刚强,坚决不回去。楚平王七年的一个夜晚,楚平王将伍奢、伍尚残忍杀害。相传就在父兄被杀的那个夜晚,伍子胥梦到一大片桃园,左手持一鲜桃,桃枝向外。伍子胥猛然惊醒,想到父兄可能凶多吉少,父亲的意思是叫他赶快逃而远走,因为“桃”即“逃”,“桃园”即“逃远”,而桃枝的方向恰恰指着吴国的方向。伍子胥在悲愤中连夜向吴国出逃。果不出所料,平王随后立即派兵追杀伍子胥,幸亏父亲托梦在先,他才得以逃身。
伍子胥逃亡时历尽辛苦。一日凌晨,他到达吴楚交界处的全椒县程家市境内,又困又饿,便把随身佩戴的长剑插在草地上,斜倚在剑上睡着了。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置身桃园中,他赶紧起身以蜜桃充饥,吃饱喝足后正准备上路时,他却找不到佩剑了。伍子胥顿生疑惑,他再仔细看着眼前的场景,竟和梦中一模一样,他所倚的桃树、吃的桃子,原来都是他的佩剑所化。于是他急急向昭关方向奔去,顺利过关,并到了吴国。
到了吴国后,伍子胥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随后他借兵伐楚,兵马行至全椒时,由于隔着长江运输不便,粮草断绝,军心动摇。伍子胥来到当年助他过昭关的桃园,抚摸着桃树干,忽然心生一计,在前面芦陂涧的平地上,堆起了一个又一个呈梅花状的大土堆,上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米粮,谎称粮草充足,只要打完这一仗,马上埋锅造饭。士气顿时大振,最后攻破了楚国,为父、兄复了仇。这些土墩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谎粮墩”。
后来,吴王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利剑命他自杀。相传就在伍子胥举剑的时候,梅花垄上桃园的桃花纷纷落下,形成一个形似梅花的巨大高垄。后人为了纪念英雄伍子胥,将谎粮墩改称为梅花垄。
因为传说中,在梅花垄,伍子胥数次逢“桃”,因“桃”而“逃”,以致民间广泛流传着桃为辟邪之物。至今梅花垄一带小孩子腕上都会佩戴桃核,出远门时也会在腰带上别细桃枝,用以祈福平安;年纪大一点的老人还会以桃木柄扎笤帚,寓意“扫除不祥”。这些都昭示着梅花垄与中国桃文化的深厚渊源,梅花垄也正是中国桃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张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