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那山那水那人-记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场长昌云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2年 第06期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08票  浏览34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14日 23:07

 “伤农的事一件不干、坑农的钱一分不赚”,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其实,做到这一点也并没有吃亏,不吃亏就在于他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利益共享恰恰是“农科”的高明之举。目前,有的公司为了从农民口袋里掏钱,真可谓不择手段,他们或者以包收为名推销种子,或者人为哄抬价格,以此牟取暴利。从表面上看,迷类做法似乎“红火”一阵子,但实际上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农科”十几年来的实践足以证明,短期行业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终将损害始作俑者自身的利益。一个高明的企业家是绝对不会干这种蠢事的。但愿我们一些农资部门的公司和一些经销商们读完了这则报道后有所启发。但愿像“农科”这样的公司和事业不断壮大、兴旺、发达!

  立农之本

  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从不到大,利用滚雪球的方法,发展、壮大自己。如今,该园艺场已拥有固定资产800多万元。优质葡萄及各种果树育苗基地1200余亩,各类葡萄品种已达156个,每年接待省内外来访、观果订苗者上万人,每年生产各类苗木200多万株,远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700多个县。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远销到国具,深受外商的欢迎。

  农科园艺场为1984年创建,1992年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定为试验基地。主要从事果树、葡萄生产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工作。1997年到2000年连续被评为先进试验基地,中国林果花苗木行业AAA信用企业,目前与日本、美国、韩国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据不完全统计: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十八年来累计销售苗木2000多万株,发展葡萄种植户8万多个,受益面高达98%以上,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08亿元。效益如此惊人,企业成功的奥秘在哪里?答案是:“公司+农户”的经营理念,使该园艺场锻铸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化新链条,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公司+农户”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业化的一种新模式,如何使这一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运转起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大泽山农科园艺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带动知万农户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之路。通过运用“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形成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效益共享的新格局,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主会效益明显提高。 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真正形成了集科研、教学、新品种示范、推广、生产、贮藏、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产业链条环环相扣,越拉越紧。
  同时,该场发挥其经营优势,积极扩大国内外苗木市场,引进、吸收、发展“精品农业”,在国内率先通过有关科研部门从国外引进“白提”、“红提”、“青提”、“皇家秋天”等优良品种。投资十万元,率先在国内摆设科技大擂台,并先后选育出“农科1号”、“农科2号”、“农科3号”三个极早熟葡萄品种,利用科技手段,繁育推广全社会。

  在“双层经营”活动中,能否处理好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产品高产高效,是“公司+农户”模式能否运行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农科园艺场的决策者们放眼长远,“伤农的事一件不干、坑农的钱一分不赚”,绝不“坑农”、“伤农”。按市场规律办事,帮助果农销售产品,确定果农满意的销售价格,保证让每亩葡萄收入在千元以上。为其育苗的果农每户每年仅育苗收入就超过万元。利益共享已成为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与果农之间紧密相连的纽带。

  大泽山--中国葡萄之乡,它依山傍水,秀丽如画,两千年的古风流韵,赋予了这方人温良、勤劳而又睿智的性格。大泽山人以这种独特的性格融进科技致富的大环境中,献策献力,从而使落后的经济迈步向前。这群人中,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场长、高级农技术师昌云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一个山沟里,由农民自己办的园艺场,经过十八年的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育苗企业,并能成为中国农科院果树所的试验基地,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况且,10年中连续多次被评为农科院的先进基地,更是难能可贵。多年来,昌云军凭着对葡萄的无限深情和热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葡萄科学管理和育苗栽培经验。特别是在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方面,为当地葡萄品种优化更新、提高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发挥龙头作用,建立“公司+农户”的葡萄产业化发展链条,促进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有知识、有头脑、有理想、有抱负的复合型农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受到当地领导和父老乡亲的交口称赞,在平度市乃至全国葡萄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他的心愿就是为开发我国葡萄新品种、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懈登攀,奉献终生。

    (一)

  进了园艺场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锦旗,一个个荣誉证书,一封封感谢信。谈到企业的发展,昌云军说起了他手里的三**宝:一是他的百果园。园艺场的试验示范园里面有各种葡萄78种,各种苹果、梨、桃、扁桃等60多种。每个品种多的有几亩地,少的只有几株。通过栽培观察,掌握了每个品种的特性,哪个品种能大量发展,哪个品种可适当发展,哪个品种不能发展,都一清二楚。二是资料库。园艺场每年都订报纸和专业果树书刊许多种,并购买了近年几乎所有的专业书籍。仔细阅读以后将其中有坐价值的资料按品种简介、引种初报、整型修剪、病虫防治等分成十几类,整理成册、编号归档。近几年共积累了近百万字的专业材料,便于学习和查找。三是到处跑。他每年行程10万公里,参加专业会议,考察各地的新品种,学习新技术,了解市场信息,走访老客户等。有了这三**宝,发展起来就快了。

    (二)

  种苗的产销要经得住农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考验。生产和出售优质种苗是育利者的神圣职责,更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本。昌云军的案头上,常年高高地堆积着《合用经济与科技》、《中国果树》、《烟台果树》等学术刊物40余份,以及《河北科技报》等报纸十几种。他崇尚科学技术,常常埋头苦读至深夜。他按优质栽培、保护地种植、贮藏保鲜、病虫害防治、无核化处理、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等分门别类整理成册,先后整理技术资料15册,达50多万字;他积极参加平度、青岛乃至全国的葡萄栽培培训班,掌握了较为全面扎实的葡萄栽培基础知识,为进行葡萄栽培及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多年来,他先后在《中国果树》、《山西果树》、《烟台果树》等国内知名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美人指葡萄在山东平度的表现》和《简易双臂篱架巨峰葡萄的栽培技术》两篇论文分获一等奖。近几年,他共编辑出版了《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葡萄新品种新技术》,《中国大泽山葡萄》等专著,并参与编写了《果树新优品种推介》一书。他写的书全部来源于基层的生产经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读者容易掌握。《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和《葡萄新品种新技术》被列为全国星火计划培训丛书。他出的书大都免费送给了果农。

  1984年,昌云军白手起家建起了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他是一个辛勤的园丁,顶烈日,冒风雨,将合部精力和心血洒在了示范园里。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199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把他的园艺场定为试验基地。昌云军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勤奋和努力,他要让他的园艺场培育出优质的、质量过硬的葡萄苗,让老百姓吃上香甜的葡萄。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昌云军意识到搞科研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当今种苗公司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过硬的品牌,方能使自身有发展后劲,为此,昌云军一直把育苗和搞科研作为大事来抓。每年从经营中拿出十多万元投放科研,走经营扶持科研,科研促进经营,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之路。如今,他已和国内外十几个科研单位和育种单位进行密切合用,及时捕捉新品种信息,想方设法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葡萄新品种,并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栽培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符合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品种进行重点繁育,然后推广到全国各地。近几年来,昌云军先后引进葡萄新品种100多个,每年销售葡萄苗木200多万株,累计达2000多万株,取得社会经济效益达1.08亿元。

  作为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育苗基地,他深知责任重大。不但要育出好的苗木,杜绝假冒伪劣,更要选择好的品种。因为只有在众多的品种中选择了有前途的品种,才能创造出非常可观的效益;否则,如果品种不对路,苗木再大,再纯正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坑了果农。由于新品种太多,对于一些育了苗以后发现有重大质量缺陷、市场前景不乐观的苗木,即使有人买也一株不卖。因为种果树的周期比较长,投入比较大,“宁可亏自己一年,也不让果农亏多年”。十几年来,他因此而损失了几十万元。目前,昌云军经过十几年的观察和培育,精心选育出了“农科1号”、“农科2号”、“农科3号”三个极早熟葡萄新品种(品系),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早熟品种“乍娜”“凤凰51号”、“京亚”等早熟品种相比,品质极优、耐贮运,已在大泽山区及周边地市推广1000多亩,亩效益10000元以上,受到有关科研单位和广大果农的关注。目前这三个极早熟葡萄品种已通过专家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

    (三)

  选对品种可致富,选错品种就变穷。如何在众多的品种中选择最适合的品种种植?这是很多人都头痛的事,昌云军认为,在选择品种上不要盲目跟风,要三看:一看种植区域。二看技术含量。技术比较好的人可选择市场售价高但管理难度较大的高档品种,而缺技术的人则应选择抗病性强、易管理的品种。三看销售渠道。就是看你的果实卖到哪里,怎么个卖法。如果有规模、有目地外销到大城市、进超高,那你必须选择品质好、耐贮运的高档品种,如果你到附近的市销售,那你只考察当地市场就行了。

  1998年春天,泰安市有关领导来到园艺场,希望购买红提葡萄苗。当时正是全国红提葡萄热,但昌云军通过综合考察,认为当地农民以前没种过葡萄,不宜种植比较难管理的红提葡萄。根据泰安山区成熟期比周边别的地方早的特点和市场情况,应发展早熟品种。于是,推荐了容易搞无核化栽培的大粒抗病品种“京亚”。由于京亚是老品种,苗木价格又比较低,种植时很多老百姓认为上了当,认为领导买回了园艺场卖不出的苗子,昌云军也挨了骂。有的农民放松了管理,也有个别的人又种上了红提。1999年7月初,京亚葡萄上市了,管理好的亩产1000公斤,每公斤3.6元,无核化栽培的价格更高。效益对比,放松管理的、种红提的都后悔了。

  鉴于当前果树苗木市场品种繁多,良莠不齐,广大果农在进行结构调整、品种选择上深感困惑,他们请昌云军给果农具体地推荐一些较有前途的品种。他根据自己从事果树研究多年的经验和入世后国内外的果品市场形势,认为品种可在结构调整时作优先选择;另外他特别让记者转告广大果农,若果树品种选择、栽培和管理上有把握不准的问题,可直接跟他联系,他十分愿意接受本刊广大读者的技术咨询。

    (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昌云军深深地意识到,只有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拓宽门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在葡萄产业化发展方面,园艺场发挥龙头作用,采取“公司+农户”的方法和果农联合育苗,他无偿拿出资金和种条,由果农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育苗,育成的苗木全部保价回收,为其育苗的果农每户每年仅育苗收入就超过10000元,使这部分果农由贫变富。

  各地发展果树,一怕品种不对路,二怕技术跟不上,三怕销售有困难。昌云军对各地想规模发展的地方大都去实地考察,土壤、气候、交通、消费水平、民俗特点都在考察的范围内,综合评价以后再推荐最适合的品种供参考,做到发展一处成功一处,并派技术员去住两年以上,直到培养出当地的技术人才为止。河南鲁山是全国的贫困县,所降雨800毫米以上的红提葡萄不大适合,他们采用早期预防等综合措施,使种植的600多亩红提葡萄第二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并协助销售,卖出了较高的价格,拉动了当地经济。北京顺义一个投资农业的门外汉,通过技术员的努力,两年的时间使一个300多亩的观光果园初具规模,前景十分光明。新疆、湖北、湖南、江苏云南、河北、四川等到处都留下了他们成功的足迹。几年来,园艺场共在外地帮助发展果树的技术员有几十人,一群没有职称的农民队伍点燃了各地高效农业的星星之火。

  为扩大销售范围,他南下北上十几个省市,为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他常常一个人开车奔波在遥远的路途上。他与园艺场融为一体,小小种苗是他的魂啊。在他的眼中,只有育苗和搞科研。

  在推进全镇葡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他的园艺场不但成了该镇葡萄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展示的窗口,也成为全镇葡萄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大泽山葡萄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中国葡萄之乡”的牌子也叫得更响了,被誉为“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

  辛勤地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昌云军在自己富了的同时,他没有忘记那些需要被救助的人群,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美丽的大泽山赋予了他朴实宽厚的性格,而世代耕作劳碌的父老乡亲又赐予了他勤奋、乐观和正直的性情。多年来,他先后为本镇教育事业及向全国各地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几十次,累计达20多万元。大泽山中心中学还有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室,他还对本镇及外地购苗的困难果农在技术上亲自指导,在苗木供应上或免费或按比例少收费,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几多坎坷拼搏,几多春华秋实。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已由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试验田”发展成为国内葡萄栽培管理的典范。1997年到2000年连续被评为先进试验基地。1995年,他的示范园被韩国新世纪育种园定为韩国在华的育苗基地,定向繁育的葡萄苗木出口韩国。在大泽山葡萄苗木在韩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为今后葡萄苗木进军国际市场探索了一条新路。该场生产的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瑞必尔等鲜食葡萄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获中国农学会优质果品奖。生产的冬雪蜜枣桃于1999年获青岛市优质果品奖和平度市丰收奖。小小种苗载着昌云军的希冀,播撒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土壤里,茁壮地生长着丰收和甜蜜。

    尾声

  在一个风清云淡的初春下午,我们一行应邀来到了美丽的大泽山,再一次见到了昌云军。他像阔别多年的老朋友一样热情地迎接我们。参观他的示范园,一路上他给我们做向导,游览了三面环山一泓碧水的大泽山风景区。聆听着他淳淳的乡音,从他那深邃的目光中,可以读出岁月在他身上凝留的智慧和不倦的追求......

  我们怀着秋天一样美丽的心情,为勤劳、朴实、睿智的大泽山人默默地祝福着,期待着更加幸福的明天。
 
    昌云军,男,1966年出生,从事葡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近二十年,发表过各类论文六十余篇,并著有《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葡萄新品种新技术》、《中国大泽山葡萄》、《葡萄大王昌云军》等专著,参与编写了《果树新优品种推介》一书。培育了农科1、2、3号三个及早熟葡萄新品种,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任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唯一葡萄基地――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农科园艺场场长,高级农艺师。多年来,他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民朋友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果品生产产业化路子,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为改良当地的葡萄产业结构,优化葡萄品种及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先进基地和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青岛市农村优秀专业科技人才和山东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科技能人;2003年被聘为中国国情研究会的特约研究员;2004年被聘为山东省农村干部远程教育首席专家;“葡萄硬枝嫁接快速育苗技术”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