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橘农猝不及防遭遇“橘殇”,面对销路不畅一筹莫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食品商务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94票  浏览10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月12日 15:13
  化肥、农药涨价,橘园成本增加,橘子价格一路走低以至出现滞销。种橘不同于种花、种菜,已经种了好几年的橘子树不是说砍就能砍,种植结构的调整显得比较困难。橘农面对销路不畅一筹莫展:“种不出价格贵的水果,价格贱的现在又卖不出。总赶不上市场变化,谁能告诉我们该种什么?”
  
  乘车到金湾区红旗镇“红灯”站下,沿“珠江摩托厂”斜对面的小路曲曲拐拐一路往里,大概走六七公里后看到“珠海欣欣能源有限公司”的招牌,“宏旺果园”就“藏”在小树林后面。虽然难找,往年总有果商主动上门来收购橘子,罗宏旺从未为销路发愁过。可今年,他时不时地站在路边左右张望,却没迎来一个果商。
  
  遭遇“橘殇”
  
  2009年1月8日,站在自家的橘园里,26岁的罗宏旺露出和他的年纪不相符的愁苦表情。25亩果园,除了8亩种植龙眼外,其余的全是橘树:3亩八月橘,4亩沙糖橘,10亩阳山橘。目前,沙糖橘在前段时间通过媒体的呼吁,大部分已经卖出,刚刚成熟的10万斤阳山橘成了压在心里的石头。
  
  去年沙糖橘批发价1.8元左右一斤,今年5毛;阳山橘去年批发8毛一斤,目前就算5毛都没人买。“真是看不懂啊!”罗宏旺摇头说。
  
  罗宏旺掰着指头对记者算起了一笔账:“必须用的‘巴田’复合肥,50公斤一袋的2007年卖130多块钱,2008年贵到290块!尿素2007年90多一袋,2008年190!”
  
  化肥、农药在去年不同程度地涨价,橘园成本达到6万,足足比往年增加了一万多,同时价格则一路走低。“前年果园净收入达到了7万多,今年就算全部卖出去,也只能保本,根本没得赚。”
  
  早在去年9月,台风“黑格比”就曾使果园遭受重创。在农历8月成熟的八月橘,因为被咸水浸泡而大量掉果,本来还预计卖掉八月橘能收入两万多元,最后只有500元进账。尽管政府为水灾补贴了2000多元,还是弥补不了损失。
  
  无可奈何
  
  罗宏旺是本地人,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帮助70岁的父亲罗华打理田地,他们父子俩是本地果农的典型代表。站在寒风中,眯缝着眼睛看着挂满黄澄澄橘子的果园,罗华说,以前,田里种的是水稻,后来种甘蔗,再后来种香蕉,种了几年后土质不再适合香蕉,2002年开始改种橘子和龙眼。橘子终于在2005年开始挂果,没想到才卖了3年,就在2008年猝不及防地遭遇“橘殇”。
  
  “换来换去,我们总赶不上市场变化快。谁能告诉我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罗宏旺叹口气问。
  
  往年,总有大批的果商上门来收购橘子,中山的、江门的,等着果商上门成了一种习惯。可今年,事情有了变化。“从地里拿来一筐,一个星期都卖不出去!你叫我怎么办?”常年到宏旺果园收购橘子的果商何先生无奈地说。何先生专门从事水果收购,零售的同时也卖给更大的水果批发商,今年,包括橘子在内,他发现什么都不好卖了。
  
  受金融海啸大环境的影响,几毛钱一斤的阳山橘本是打工一族的最爱,今年大批工人提早返乡,阳山橘再廉价也没有人买。“我们是根据市场行动,现在种沙糖橘的那么多,价格走低是必然的。阳山橘量多价廉,可没有了低端客户,也就没有了市场。”
  
  不会推销
  
  站在路口翘首以盼,罗宏旺紧紧握着自己的手机,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收购信息。手机成了他最大的销售渠道,手机号码通过亲戚朋友辗转发到网上、告知媒体。他坦陈,自己很少上网,也不懂得别的销售方法。今年要不是媒体的帮助,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有什么组织,或者政府的什么部门能够帮我们组织销路,或者集中搞个销售点什么的,是不是会好一些呢?”说到这里,罗宏旺显得底气不足,话一出口,自己就先摇头笑了。自力更生、单打独斗惯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头一次让他想到依靠“组织”。可这“组织”应该是个啥,怎么去找,他也说不清。
  
  记者发现,离宏旺果园仅几公里远的地方就是“金湾农业科技实验推广园”,这是我市专门引种优质农产品的实验基地,政府希望通过引种各种外来的优质蔬菜水果,在引种成功后向农户推广,从而改善种植结构,提高农户应对市场的能力。尽管离得近,问起来罗宏旺对它却是一无所知。
  
  据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陈越红介绍,我市很大一部分农地土质属于“咸田”,盐分偏高,很多作物在这样的土壤里都难以存活。受制于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农产品的质量也会受一定的影响,相对于别的一些产区,有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下,积极改良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前景迷茫
  
  不过对于罗宏旺来说,不同于种花、种菜,已经种了好几年的橘子树不是说砍就能砍的,种植结构的调整显得比较困难。“种不出价格贵的水果,价格贱的现在又卖不出。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面对种种制约,初中毕业的罗宏旺抓抓头发,一筹莫展。
  
  现在,外出打工似乎也找不到好工作,对罗宏旺而言,留在家里帮父亲打理果园是最现实的选择,但今年的形势让他对果园未来的发展心怀忐忑。“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吗?”他最后问。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