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柑橘之乡”又到橘红橙黄时 怎样才能卖个好价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十堰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02票  浏览25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1月02日 10:42
  10月27日,天色已暗,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马家岗村第一林场橘园里,20名采摘橘子的民工仍然忙碌着。来自房县土城镇的农民张世学挑着满满一担柑橘从橘园走出来,笑呵呵地和记者打招呼:“这橘子个头大,糖分多,甜得很,吃两个吧!”说着,他放下挑子,顺手拿起几个橘子,递到记者手中。张世学说,他被雇请到六里坪采摘柑橘已经有一个星期了,每天的工作就是把采摘的柑橘挑出橘园,送到路边车上,工钱是每公斤0.06元,一天可以挣100多元。“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你看,辽宁省来的车已经在这儿等好几天了,等着把车装满后运走呢!”张世学说。
  
  “柑橘不愁销路,就是价格稍低”
  
  张世学的“老板”是马家岗村第一林场的场长范启波,范启波承包了村里200亩橘园,今年可采摘柑橘20万公斤。前些天,辽宁省朝阳市来了两个老板,他们开着大货车,直接找上门,要求采购40吨橘子,双方谈好价格:橘子打蜡后过秤上车,每公斤0.88元。辽宁老板要求,3天内40吨橘子全部上车,一手发货,一**钱。
  
  买主来了,望着橘子挂满枝头,但一时难以找到采橘民工,范启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下,正是柑橘采摘旺季,采橘民工俏得很,当地没有那么多劳力,他只好到邻近的房县请来了20个人。民工的到来,让范启波顿感轻松。
  
  几天来,马家岗村第一林场橘园里一片忙碌,民工们挑着一担担金灿灿的橘子在橘园和通往橘园的公路上来回穿梭。看着一担担橘子被送上车,辽宁老板脸上露出了笑容。
  
  范启波一边给民工过秤,一边和记者聊天。范启波说,他承包马家岗村第一林场橘园有好几年了,除了去年传闻外地橘子有大头蝇寄生虫,造成当地柑橘滞销外,十堰的柑橘销路却一直很好。“我们这儿的柑橘一直都很畅销,最好的价格是前年,每公斤卖到了1.2元!”提到2007年卖出的好价钱,范启波仍一脸兴奋。
  
  “我们这儿的柑橘产量高、品质好、病虫害少,东北那边的老板都爱到六里坪贩运柑橘。”范启波说,六里坪号称“中国柑橘之乡”,这些年政府部门、橘农都注重在柑橘的品质上下工夫。先前,柑橘大多是“望天收”,品质是啥样就是啥样,产量是多少就是多少。现在橘农开始在病虫害防治上做文章,政府一亩地补贴200-300元,橘园坡地改平地则每亩补贴500元。此外,政府还免费给橘农提供裁果剪、保鲜药剂、喷雾器,鼓励橘农搞低产园改造等。为防止采摘后的柑橘受到挤压破损,不利于运输和保存,政府要求橘农采摘时一律使用周转箱,购买使用周转箱的橘农将得到每箱10元的补贴。现在橘农们采摘时都在使用周转箱,这极大地降低了柑橘受损的比例。“我购买了300多个箱子,政府补贴了3000多元。”范启波说。
  
  正在帮范启波过秤的马家岗村委会副主任马成杰接过话茬说,该村柑橘面积有5000亩,年产量在500万公斤以上,由于该村橘园建园较早,村委会和橘农每年都是低产园改造和示范园建设“两手抓”。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则采用大棚或地膜避雨,以减少柑橘淋雨,提高柑橘的糖分,延时采收,因此这儿的柑橘个大、味甜,格外受外地老板青睐。
  
  当日,记者见到了六里坪柑橘经纪人明廷伟,他正忙着装车。一辆从河北开来的大货车停在他的店面前,4名妇女正忙着装车。“今年柑橘倒不愁销路,就是价格有些便宜。”明廷伟说,一个星期前,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两个老板来到他这儿收购柑橘,他们收购价格是每公斤0.64元,当天他已出售了10吨。他指着站在货车旁边的一名男子给记者介绍,这个男子就是河北老板,名叫刘世强。记者和刘世强攀谈起来,刘世强说,他刚从宜昌赶过来,在宜昌他已经收购了十几车柑橘,宜昌的柑橘收购价格和十堰一样,但是在宜昌难以找到运输车辆,听说十堰的运输车辆好找,就从宜昌赶了过来。
  
  刘世强告诉记者,他在宜昌和十堰两地做柑橘生意已经好几年了,2007年是生意最好做的时候,“回去就能卖个好价钱,一车净赚2000元没问题。”他透露,眼下邯郸市场上柑橘价格是每公斤0.9元,前几天是每公斤1.2元。十堰的橘子在邯郸卖得不错,就是价格上不来。
  
  “经过打蜡包装的柑橘,价格更高”
  
  内蒙古赤峰市的岳秀峰、陈世阳到丹江口市采购柑橘已半个月了。岳秀峰说,他们采购的水果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出售,前几天他们在土台乡采购了十几车,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下子来了六七个老板,土台乡橘农忙不过来,他们就从土台乡来到了六里坪。没想到,六里坪的橘农也是忙不过来,他们在六里坪已经等了3天。
  
  陈世阳告诉记者,他在土台乡做了6年的柑橘生意,和那里的橘农关系很好,而且和其中的两个橘农结成了好朋友。前些天他从土台乡每天发一车柑橘到北京,收购价每公斤在0.62-0.7元之间。和六里坪的橘子一样,土台乡的橘子不仅有卖相,而且味道好。北京市民听说是来自南水北调水源区的柑橘,都知道这里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宜柑橘生产,柑橘好吃,再则这里的柑橘打过蜡,容易保鲜,因此市民都很喜欢购买。他准备根据市场行情再做上一段时间。
  
  家住六里坪镇马家岗村二组的程天均,是村里有名的柑橘销售大户。他家门前停着两辆来自河北的大货车,正在等待装运柑橘。老程承包了村上200亩柑橘,年产柑橘25万公斤左右,他每年交给村上的承包费是18万元。
  
  老程说,今年他承包的橘园产量最少在50万公斤,刚开始采摘。对于老程而言,采摘人员每公斤需支付0.12元的工钱,加上每公斤0.04元的运费,运到家门口,再上打蜡线,这些加在一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老程家后院的柑橘打蜡线正在运转。老程说,今年5月份,他从信用社贷款,筹集资金80万元,购进了柑橘打蜡生产线。“柑橘不打蜡,一没有卖相,二不能保鲜。柑橘通过打蜡生产线,把大小不均的柑橘择匀,然后上蜡,这样就有了卖相,也达到了保鲜目的。打过蜡的柑橘才能卖出好价钱。”
  
  老程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橘贩喜欢采购打过蜡的橘子,他出售的柑橘价格是每公斤0.88元。“照这个行情,今年净赚20万元没问题!”
  
  “调优柑橘品种结构,调整早熟和晚熟品种比例,才能赢得市场”
  
  内蒙古赤峰市橘贩岳秀峰告诉记者,他走南闯北做柑橘生意已经整整15年,是个“柑橘通”:十堰的柑橘着色早,固形物含量高,口味浓,品质好,多次在全国柑橘评比活动中获奖,深受北方地区消费者青睐,产品还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欧美市场。他还知道,在2006年“湖北省早熟温州蜜柑”评比中,十堰市选送的“兴津”柑橘名列第一。丹江口市玉皇顶果园场生产的柑橘被评为“中华名果”,丹江口库区被权威专家和湖北省确定为“高甜型柑橘生产基地”。因此,他慕名来到十堰。
  
  岳秀峰说,如今他到十堰采购柑橘正逢上好机会,十堰的柑橘初加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他得知,目前十堰共引进柑橘分级打蜡生产线35条,年处理鲜果能力达数千万公斤。十堰的柑橘市场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加强。郧县兴建的鄂西北柑橘交易中心、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柑橘交易市场更是车水马龙,柑橘成熟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橘农汇集一处,不仅促进了柑橘流通,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发展
  
  丹江口市江北的柑橘主产区,已开始出现一批专业果品采摘工、专业分级打蜡工、专业苗木嫁接工、专门从事柑橘运输营销的个体户,产业分工日趋专业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丹江口市还建立了18个柑橘专业协会,网络会员达4000多人,其中营销大户就达680人。郧县柳陂镇的果蔬协会,不仅销售了本地80%以上的柑橘,而且辐射带动周边乡镇销售柑橘100多万公斤。
  
  岳秀峰认为,十堰的柑橘初加工和市场体系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柑橘产业的发展,但与自身潜力和先进地区相比,柑橘产业发展差距很大,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十堰柑橘产业必须发挥柑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突出特色,调整品种,主攻品质,以特取胜,以质取胜,才能增强柑橘产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库区环境更有利于柑橘生长,应调优柑橘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在适宜地区调整早熟和晚熟品种比例。”岳秀峰建议。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教授陈友新分析了十堰当前的柑橘市场,建议我市把柑橘产业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山青、水秀、民富有机统一的特色支柱,按照“十一五”库区柑橘发展规划,重点开发丹江口库区和黄龙滩库区沿岸低山地区,突出建设柑橘大县(大市)、大乡(大镇)、专业村和专业户;加大投入,建设市级柑橘科技示范园,以此争取项目,推广技术,提高柑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开发效益。把打造精品名牌作为提升柑橘产业品质的重要环节,整合资源,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包装,逐步在全市统一打“武当柑橘”品牌;进一步扩大山区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柑橘深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发展柑橘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培植柑橘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加强柑橘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功能,逐步形成鄂西北乃至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柑橘交易市场;积极引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产品开发企业,形成生产资料生产供应、包装材料制作、加工设备生产、产品贮运营销一条龙的龙头企业,扩展产业的容量,增粗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附加值。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增强企业实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整合现有各项支农资金,调整支出结构,重点用于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特色基地设施建设、品牌申报认证、重点技术研发与推广、技术培训、产品标准研发与制定等;积极探索新的财政体制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设立重点特色产业开发专项基金,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科技、重点企业和在特色产业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引导产业开发。
  
  又是橘红橙黄时。陈友新对十堰柑橘产业充满期待:“十堰柑橘前景无限,应尽快盘大做活柑橘产业,让橘农富甲一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