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市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抢“鲜”葡萄疑似激素美容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千山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5票  浏览9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8月20日 14:33
  最近几天,挂着白霜、紫嘟嘟的本地葡萄陆续上市,惹得不少市民赶去尝鲜。但专业人士指出,本地葡萄尚需20天时间才能大规模上市,而品相上“熟透”的本地葡萄,很可能是用催红素“美容”的。
  
  早熟葡萄味道忒酸
  
  “这葡萄品相多好,可甜了,1公斤才卖10块钱。”昨日,铁西某小区居住的刘女士没能抵挡住水果商贩的“忽悠”,花了12元钱买来一大串“巨峰”葡萄,但到家一吃才发现,貌似熟透了的葡萄吃起来又酸又涩。
  
  按照刘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在铁西、铁东部分水果市场看到,继香瓜、李子和桃之后,葡萄逐渐成为时下市场的“新宠”。而由于大规模葡萄还没有上市,这些零星成熟的葡萄身价一直在4元—5元/500克,比起旺季葡萄每500克2元左右的平均价贵出不少。不过,这些本地葡萄大多外观娇好却口感不佳,并不像小贩推销时说的那样甜,而是很酸很涩,明显没有成熟。
  
  激素美容就图抢鲜
  
  铁西某超市水果供应商张先生介绍,目前超市中销售的葡萄产地主要是山东新疆,而本地葡萄还需要到中秋前后才能集中上市。至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本地葡萄,张先生说很可能是通过使用催红素——乙烯利使葡萄提早成熟。“乙烯利喷洒后,青葡萄只需24小时就能迅速熟透。这些用催红素加工后的早熟葡萄提前上市半个多月,目的就是抢早后赚取丰厚利润。”张先生说。
  
  提起乙烯利这个名字,记者采访的多数水果商贩都耳熟能详。“多数反季水果都需要化学加工,采摘时没有成熟,然后使用乙烯利稀释液喷洒催红。”启明农贸市场的水果批发商方女士介绍,不只是葡萄,香蕉、西红柿、菠萝苹果西瓜、橙子等很多水果,只要不是应季销售,大多都是“化学美容”的结果,这些美容水果表面上似乎熟透,但口感大多不好。
  
  吃前水泡10分钟
  
  海城耿庄镇葡萄种植户刘柏英告诉记者,早熟葡萄是否使用过乙烯利,可以通过葡萄外观和口感判断。她提示说:“以京亚和巨峰为例,喷洒乙烯利的葡萄表面特别紫,而且是通体一色;催熟葡萄的籽因生长期不够,发软或发瘪,有的里面干脆没有籽。另外,催熟葡萄的葡萄粒和藤蔓联结不牢,拎起来时葡萄粒脱落现象明显。”
  
  农业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市场上通常使用的是70%浓度乙烯利原液,稀释比在1000:1以上才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个别水果商在稀释乙烯利时剂量上把握并不准确,浓度过高,可能对大脑和肝脏造成损伤。“不过,乙烯利虽然毒性较低,但在食用之前,最好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该人士提醒。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