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德庆招聘大学生当农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9票  浏览17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0月21日 15:56
  本报讯 (记者肖建 通讯员 谈细育 李均阳)26名去年毕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很快锁定了目标和方向,他们被称为“新型农民”。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德庆县“科技结对”工程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除了帮助结对农户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外,还设计出个人的创业计划,决心留下来干一番事业。

  黄嘉嘉去年从广东省科贸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这位家在揭阳的女生父亲是金属模具厂老板,家族生意早就为她设计好今后的道路。但黄嘉喜却更愿意独自闯一番事业。去年7月,德庆县到她就读的学校招聘与农户“科技结对”大学生,黄嘉嘉二话不说就报了名。今年初,黄嘉嘉到德庆县履职,她帮扶的对象是柑桔种植户陈健雄。黄嘉嘉每周3天在街道办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推广农科技术,另外3天与结对农户同吃、同劳动,为农户提供农科技术指导。9月25日,在陈健雄的果园里,黄嘉嘉细心地观察了贡柑的生长情况。她说,这一片果树应用了生物催熟技术,目前长势良好,果实提前上市没问题。

  陈伟光和陈健雄父子承包经营的60亩果园从2001年起种植贡柑。陈健雄说,常规种植技术他们已经掌握,生物催熟是新尝试,贡柑提早上市,最好是从改造果树做起,但这不是普通农户能够做到的。生物催熟是一种应用技术,运用恰当才能在保持品质的前提下早熟,学生物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有用武之地。陈家是种植大户,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如何发展,同样是他们关心的事。黄嘉嘉和陈家父子经过大半年交流,确定目标是发展果汁加工。“德庆县如果有果汁厂,年初的那场冻灾就不至于造成全行业的被动了。”他们说。

  黄嘉嘉参与“科技结对”工程每月1200元的政府补贴到明年7月期满,与陈家合作开发果汁项目要从长计议,眼下她要找一个近期目标起步。黄嘉嘉已决定在县城开一家蛋糕店,“地点也选好了,靠近学校,利用本地丰富的柑桔资源生产水果蛋糕。”

  华南农大生物专业毕业的何锦波是德庆人,父母在县城做生意。大学时代他就立志要办一间自己的农场,“科技结对”工程使他很快锁定了目标。当地有一个占地60多亩的农场,原承包人年纪大了,有意转让。双方商定,农场先无偿提供闲置地让何锦波办个20头规模的猪场,如其经营能力增强,就逐步将农场转让给他。何锦波现正在筹集启动资金。

  据了解,参与“科技结对”工程的26名大学生,目前大半已确定了具体的创业计划,没有人提出离开。

  “上一代德庆农民靠机遇和勤奋创业,今天只有高素质的下一代农民接班,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9月24日,县团委书记梁雄杰对本报记者说,县团委是“科技结对”帮扶工程的推手。

  近年在开展农村青年工作时,他们发现了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农村种养大户子女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都不愿回乡务农,文化程度不高的也不外出打工。因此,留在这些“富父母”身边的新一代农民,素质不高。如何尽快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成为县团委推动农村青年工作的一个课题。

  “科技结对”工程今年正式实施,主要内容是,首批招聘26名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与德庆县种养殖大户的青年“科技结对”一年,每月补助受聘大学生1200元生活费。这些大学毕业生每周要在镇政府工作3天,另外3天在农户家里做事。如果他们与受助的农村青年合作创业,县政府协助提供贴息贷款。一年后,如果他们不愿意留在农村,在报考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具体操作该项工作的县团委副书记吴跃说,这个计划消息一经传出,报名者十分踊跃。

  这项实施了大半年的“科技结对”帮扶工程目前有了好的开局。县团委决定近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计划特别是贷款计划,并全力协助他们推进实施。“我们希望这项工程越来越合理和具有操作性,并长期坚持下去。”县团委书记梁雄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吸引高质素的年轻人成为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您认为德庆县“科技结队”的做法能否让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安家落户,此举能否培养出懂生产、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请来信来电发表见解。——编者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