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从翩翩少年到矍铄老者——酿酒业泰斗秦含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酒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8票  浏览1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02日 15:38
  作者:张盛秋
  
  从年少时总是跑到邻家酿酒作坊好奇地探究,到青春岁月在著名的柏林大学发酵学院潜心学习;从28岁归国投身教育事业,到如今百岁高龄仍每天俯首书桌勤耕不辍。整整一个世纪,秦含章始终与他所钟爱的食品、酒业紧紧相连,一百年的光阴缓缓流过,秦含章本人,也无疑成为我国酿酒业独一无二的“世纪陈酿”。
  
  按照中国传统计算年纪的方法,秦含章老先生今年整整100岁。
  
  一个世纪的岁月流转,这位从无锡乡下走来的翩翩少年已然成为须发皆白的矍铄老者。贫苦的出身,传奇的求学经历,辗转的职位变迁,丰硕的研究成果……老人的一生漫长、精彩而酒香四溢。
  
  出身贫苦辗转求学
  
  秦含章1908年2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张舍镇,在家中排行老三。3岁那年,因家境贫寒他被送到亲戚家寄养,直到6年后才被接回。他放过牛、喂过蚕、养过猪、种过菜,小时候吃过多少苦记不清了,唯一令他难忘的,是每当放牛路过学堂,里面传出的朗朗书声都让他如醉如痴向往不已,经常趴在学堂的窗户外面流连忘返。
  
  16岁那年,张舍国民小学举办免费暑期学习班,秦含章终于第一次有机会进学堂读书了。他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拼命汲取知识养分。后来又借钱考入杨墅园匡村学校高小三年级,一年毕业,全校成绩第一名,获得7枚奖章,顺利进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公费学习。1927年他考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后来又转修园林。
  
  在大学时期,秦含章的才华很快便显露出来,他所做的文章对农村经济有着独到的见解,先后被《新生命》、《自然界》等不同报纸、刊物刊登并转载,他的如何让农村致富的文章更是得到《新生命》主编陶希圣的赏识。1930年,还未毕业的秦含章便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中国农业经济问题》,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也使得他在整个上海的大学里小有名气。
  
  当时,一批上海大学生刚好有机会出国深造,但需要通过层层严格筛选,年轻的秦含章被学校推荐参加此次选拔。当主考官用法语要求他讲讲法国大革命时,秦含章以纯正的口语对答如流,并讲出了很多更广、更深的知识与观点,让在座的考官都讶服不已。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比利时主考代表看中并录取,但昂贵的路费却让他彻夜难眠。
  
  值得庆幸的是,秦含章的中学校长、民营企业家匡仲谋先生看到他的优异成绩后,主动提出帮他解决困难,无偿为他提供了这笔资助。
  
  1931年8月1日,秦含章只身一人从上海坐上驶往法国马赛的渡轮,开始了自己的海外留学生涯。当时的中国留学生并没有自我选择专业的权利,农学院出来的学生到国外必须读对口专业,秦含章因此进入了比利时国立圣布律农学院。由于比利时的农业系比较简单,远差于国内水平,因此他便选择主修农产品加工,学习农产品成为商品的一整套理论方式。
  
  秦含章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学习农产品加工,回国后便可教给农民最直接的致富方法。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由比利时国王颁发的高级工程师级别的毕业证书,同年进入布鲁塞尔大学植物学院博士班。此时的秦含章发现,博士班的课本都是德文,同时博士班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脾气倔强的他决定自己选择求学之路——到德国,去啤酒生产最先进的国家学习语言和技术
  
  1935年底,秦含章再次挑战困难,入读德国最著名的啤酒酿造专业学府——柏林大学发酵学院。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他还要在学校进修德文,当时的学校制度非常严格,一门不及格就要留级,在语言存在障碍,又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他顺利地通过了德语中级班的口语考试,并最终取得该校的又一个博士证书。
  
  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深入实际的实践调研相结合,使秦含章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有了非常人所能想见的丰厚的学识积累,为他后来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使秦含章通晓五国语言,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更是烂熟于心,以他的才学,在国外成就一番事业可以说轻而易举,但他却胸怀报国之志,于1936年9月毅然归国,那一年,他2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然而多难的中国并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能给他一个合适的展现专业才华的环境,于是他转投教育,先后执教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复旦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将所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发酵工业、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这一教就是十几年,他的学生遍布食品工业界和各大轻工院系,因他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很得师生们敬重,被尊为我国工农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总理“钦点”重担在肩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秦含章的一腔炽热报国情怀终于在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得以充分释放。受周恩来总理钦点,他奉命调京,先后出任由中央政府主持成立的中央食品工业部和中央轻工业部参事,主管技术业务。
  
  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主持国家十二年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秦含章又被任命为规划项目中的食品工业组组长。当年他与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在会上愉快交谈的场面被记者抓拍下来,这张照片不仅收藏在他家中,而且在我国科技发展史的史料中也有记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对于中国食品工业特别是发酵工业而言,科技人才匮乏仍是行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1958年前后,以秦含章曾经任教的原国立中央大学(后更名为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等8所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系为基础,组建起了一所新的院校——著名的无锡轻工学院。当时主持创办无锡轻院的正是时任轻工业部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秦含章。从无锡轻院开始,秦含章根据轻工业部教育委员会的规划,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陆续主持筹建了15所轻工院校,从技术理论到学术教育几乎所有具体事务都是由他一手主持。无锡轻工学院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业内经它培养造就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专业精英人才,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已成长为支撑整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1960年,秦含章再次受命肩负起创办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的艰巨重任,并出任所长。同时他还筹建了发酵工业情报中心,创办了食品发酵工业杂志,为我国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生产技术的改造、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至此,他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中的“泰斗”地位已无人能撼。
  
  白酒权威沈怡方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新中国白酒产业是靠试点起家的。”而白酒行业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两大试点,一个是周恒刚先生主持的“茅台试点”,另一个就是秦含章主持的“汾酒试点”。
  
  1962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由于生产扩大,产品一度出现质量下降,向中央紧急求援。秦含章带领一个课题小组亲赴杏花村酒厂现场蹲点,从原料、制曲、工艺流程到检测方法,对汾酒生产各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研究论证和改进创新,一举解决了成品酒中发生白色和黑色沉淀物的“老大难”问题,产量实现成倍增长。试点期间,秦老率队在窑洞里一住就是两年,通过对比剖析各种名白酒的不同芳香物质成分,最终找出了清香型白酒是以乙酸乙酯为主要呈香物质的个性特征,并围绕这些物质含量对白酒香型和风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科学阐释。后来,该项科研成果帮助汾酒厂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一举夺得“国家科技贡献奖”。秦含章本人也因对白酒的科学分析方法及其理论的成功探索与总结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秦含章的才华不仅表现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在管理和生产实践当中也充分得到施展。1952年担任轻工业部参事期间,为开辟内蒙甜菜制糖业生产基地,他被派往包头糖厂担任筹备处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设计出环保型的先进工艺流程,并赴原东德、波兰、原捷克斯洛伐克选购机器组成成套设备,由此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糖厂在他手中拔地而起;之后他又参加筹建了华北制药厂,不仅负责技术规划和培训,而且将发酵工业、制糖工业、工业微生物学的相关理念成功应用于建厂工作之中,为我国早期抗生素工业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他还参与了从波兰引进甜菜种子在内蒙的试种,出糖率从13%提高到17%;参与接管和整顿了上海、天津、青岛熙中烟草公司,由他撰写的烟草等级标准的研究报告后来被用于烟草行业管理干部进行培训的教材;1955年,秦含章还应邀两度前往青岛啤酒厂研究解决啤酒装瓶后的混浊问题,并研究试制成功了“配制啤酒”。
  
  1979年,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又挑起了在北京重建“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科学研究所”的重任,东奔西跑地做筹建工作。
  
  在中国现代食品发展史上,秦含章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泰斗级人物。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不但热爱,而且自豪,他曾说:我这个专业是最普遍需要的,千秋万代、世界各国,老百姓都离不开吃。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