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民增收百人谈——两会代表委员专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79票  浏览17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3月10日 16:09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长春市市长崔杰——做好四项工作促农增收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长春市市长崔杰说,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农业在长春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长春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目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通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促增收。实施30亿斤商品粮增产工程,要使常年粮食产量从150亿斤提高到180亿斤,使180亿斤的粮食产量成为常态,实现稳产高产。
  
  二是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促增收。进行畜牧业的提质扩能。提质,主要是进行畜禽品种繁改。扩能,主要是加快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去年,长春市专门出台了支持牧业小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每建一个标准化牧业小区,市财政补助10万元。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将新建400个左右的牧业小区。
  
  三是通过加快县域工业发展促增收。近年来,长春坚持大搞县域工业化,在每个县(市)都设立了两个工业园区。一个在县城周边,支撑县城的发展;另一个毗邻长春主城区,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目前,长春市县域工业园区新建续建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共有400余个。
  
  四是通过推进劳动力转移促增收。抓好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经费,年内至少免费培训10万人。开发新岗位,搞好本地产业发育、乡镇企业发展,增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支持农民工创业。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工商登记等方面尽可能地提供支持。(阎红玉)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书记张有会——全力打造“四金”农民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书记张有会说:“我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破解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全力打造拥有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的“四金”农民,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
  
  就如何打造“四金”农民,张有会说,一是积极探索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有效途径,采取完善政策、建立联盟、健全体系、加强培训等方法,积极安置农民就业。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新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加农民整体收入,提高农民股金收入。2008年东丽区指导9个重点村进行了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改革试点,股金分红和职工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三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打造“租金”农民。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产回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又一来源。东丽区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检查监督,保证其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兴建标准厂房和出租型住宅,增加房屋租金收入;加快土地流转,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打造“保障金”农民。全区114个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08年东丽区新增被征地参保村22个,22286人,其中被征地人员参加城保12500人,征地参保2678人,征地养老7108人,区财政共投入社会保障资金达1.5亿元,被征地农民享受的养老保险及农村低保等各类救助补助资金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金慧英)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荣天厚——农民增收的关键是要切实减少农民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荣天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国家给予农民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难再提高的程度,锡盟发展的实践也说明,要使农民增收有一个比较大的飞跃,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键是要不断创造条件让农民稳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从而减少农民的数量。
  
  锡林郭勒盟拥有内蒙古自治区1/5的天然草场。改革开放后,锡盟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落实了草牧场的“双权一制”,使得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实现了定居。到1999年,牲畜头数达到历史最高值1823万头(只)。然而,随着牲畜头数的急剧增加,这片广袤美丽的草原产生了生态恶化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面对这个现实,锡盟提出了“两转双赢”战略,即通过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转移农牧区人口,实现改善草原生态和增加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荣天厚说,每转移一个牧民,就相当于缓解将近1平方公里的生态压力,同时为留在农村和牧区的农牧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机会,一举多得。但关键在于切实使这些农牧民能够稳定地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更好的生活。作为既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又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能源资源富集区,锡盟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存在把农牧民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机会。锡盟将用3年时间使农区1/3的农民和牧区1/2的牧民成功从农牧区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从而为实现当地农牧民持续增收创造进一步的条件。(徐桓杰)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市长张建华——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上
  
  “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营将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上,重点建设‘四大体系’,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市长张建华如是说。
  
  首先,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体系。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优势产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资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核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以品牌创建为保障,构建从标准化基地到市场终端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化进程。集中建设15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基地。
  
  其次,构建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体系。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原则,统筹全市有效培训资源,构建“规划培训、转移安置、跟踪服务、考核监管”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体系。
  
  第三,构建“三农”支持体系。进一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和更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激活农村发展的活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大“三农”财政支持力度,以财政投入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三农”。
  
  第四,构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技单位与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推广体系。(于洪光)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郭瑞民——稳定粮食生产打好农民增收基础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农民增收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3月9日,正在北京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郭瑞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郭瑞民说,首先要稳定粮食生产,打好农民增收基础。高度整合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农田建设、土地平整和沃土工程等项目,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水稻、小麦单产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次要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领域。充分发挥信阳比较优势,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建立优质经济作物、优质畜禽、优质林果、信阳毛尖、优质水产品产业五大特色体系。第三要壮大龙头企业,拉长农民增收链条。今年,重点扶持壮大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壮大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第四要实施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形成以农业、劳动就业部门为主导,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办学为主体的劳务技能培训体系。积极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创业,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今年劳务收入达到农村家庭收入50%左右。五要深化农村改革,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着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李海涛张培奇)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希望大型项目能多用农民工
  
  谈到农民增收形势,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委员颇有感触。她目前正在孝感市政府挂职,对于县市内的情况有了比以往更直接的感受。她说,今年,农民增收的形势严峻,因为无论从农业还是从非农就业上,农民收入的提高都遇到了困难。在农业上,湖北是油料大省,去年油菜籽价格急剧下降,但油料一直没有相关的托价政策,同时加工进口很多,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非农就业方面,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湖北省农民的打工收入比例很高,由于珠三角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很大,一些典型调查显示,建筑、纺织等行业的用工减少四至五成,40岁以上人口就业困难尤为突出。
  
  王红玲委员对记者说,总的来看,农民增收还要靠增加非农就业,希望有些大型项目能够多用农民工,中国的劳动力比较富余。而政策的边际效益也在递减,现在政策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已经不像刚开始时明显,因此还要想新的办法。她说,我们一提到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往往就想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确实重要,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可以考虑给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一旦对于养老、医疗等有了稳定的预期,农民就舍得花钱了,消费也就容易扩大。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次调整,在加大投资方面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加大科技投入、技术改造和新能源建设等。在这个关键时期,应该不必为了刺激消费而刺激消费,而应为了市场需要而决策。(张蕾)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市长王玲——让农业保险为农民致富撑起“保护伞”
  
  “去年,荆门市各项农业保险的理赔款达3200多万元,受益农户6万多户,有效避免了农村‘三年致富奔小康、一朝受灾全泡汤’现象发生,农业保险为荆门现代农业的发展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谈起农业保险,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门市市长王玲这样说道。
  
  王玲代表认为,农业保险保障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但目前还存在农村保险保障程度不高、保险种类覆盖面不广、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农村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保险的品种、责任认定、赔付金额等与农民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等问题。
  
  王玲代表认为,针对当前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必须着重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立法,健全相关法规及优惠政策。二是创新经营方式,提高农民投保积极性。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代表农民统一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引入会商机制,由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三方代表共同讨论确定保险条款重点内容;建立赔付评估委员会;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协助做好保险理赔定损等工作。三是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给予补贴的范围、方式、品种和比例。四是建立与其他强农惠农政策相结合的机制。建议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财政支农的奖补资金、贷款担保、贴息等优惠政策有机结合。五是因地制宜,加快农业保险的成长。大力开发符合农民实际需求的农业保险产品。(何红卫;高福斌)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刘一民——发展特色产业减少贫富差距
  
  “六盘水市工业应该反哺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减少贫富差距。”3月5日,贵州省代表团在讨论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刘一民说。刘一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六盘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总体上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市资金、技术、人才开始向农村流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农业的新阶段。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加快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步伐,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008年,六盘水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2.61亿元,市、县财政专项投入较上年增长17%。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粮食产量达84.16万吨,连续实现6年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00元,增长15%。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点要放在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动现代化上来,通过“三化”互动,统筹发展,走一条不以削弱农业为代价的科学发展之路。
  
  刘一民表示,在2009年的工作中,六盘水市将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突出大种植,发展优势特色产品;突出大养殖,提高畜牧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突出大加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突出大市场,提高农副产品商品率,努力实现工农互动、城乡统筹,推动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肖克;刘久锋)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六甲乡福保村党支部书记杨明——“一帮一”对口扶贫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六甲乡福保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和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文化城总经理肖燕是一对来自最基层的农民夫妻,也是建国以来惟一夫妻双双出席“两会”的农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建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与农村建立“一帮一”对口扶贫关系意义重大,既能够解决农村、农民的眼前困难,更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
  
  他们认为,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与农村建立“一帮一”对口扶贫关系,有利于带动项目、资金、信息、管理、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利于把科技成果,引入农村一线,更好地对农村实施“输血造血”式帮扶,实现资源优势合理对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郭英)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向平华——产业投入技术支持为农民创业增收铺好路
  
  “这些年党的富民政策这么好,优惠项目这么多,而农民增收为什么又这么困难呢?农民工返乡完全是一件坏事吗?”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党支部书记向平华认为,农民工返乡是一次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因为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年轻力壮、有文化、懂技术的中国新型农民,如何让他们回乡创业,建设家乡,就要靠正确引导,资金扶持。
  
  加大产业投入。他说,国家对发展产业的农民应给予贴息贷款的扶持,根据产业的周期进行收贷,利息由政府补贴。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储藏、收购,种植业、养殖业等都应该给予资金扶持。
  
  “现在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是技术推广和技术应用问题,对种蔬菜、种水果等高效益农业的技术辅导就不够完善。”向平华代表说。
  
  “农民形成一个产业,需要几年的时间,一般都在三年以上,而农民用泪水和汗水浇灌的产业,很容易遭破坏。特别是去年的柑橘事件,果农卖的橘子连工钱都付不起。农民的损失谁来买单?”向平华代表建议,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刘艳涛)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扶持创业的政策再多点“含金量”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初代表说:“近几年来,各地一直都在号召和鼓励那些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回到农村创业,带动群众致富,但是因为缺少一些有‘含金量’的激励和扶持政策,能人们回乡创业的动力并不强。”
  
  王金初认为,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在城市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能,如果能回到农村,的确是带领群众创业、强村富民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基础与城市存在差距,能人回村创业的回报率一般低于在外创业。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有‘含金量’的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更多能人回乡创业。”王金初建议:“优先安排政策性项目,拓宽能人创业的渠道;提供一定数量的贴息贷款,解决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组织开展政策、技能培训,提高能人的创业能力,使能人们‘回乡创业有愿望,回乡创业有路子,回乡创业有成就’。”(李亚新)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农民增收“输血”不如“造血”
  
  “要彻底改变农民增收乏力的局面,必须要让农村有‘造血’的功能。”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说,必须改变农业的三个现状,即观念旧、生产方式旧、劳动效率太低。
  
  “加大农业补贴,这只是提高农民增收的一小部分。靠什么样的农民干出来,就要靠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是我们农村急需的就是技术和人才。”姜鸿斌代表建议,应该在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等方面多培养人才送到农村去,让他们带领大家致富。“我最近看过一个报道,有个村选大学生村官,把南瓜嫁接成西瓜,一下把全村带动富起来了,一下增收了8倍。所以用过去传统的观念、方式,农民富不起来,‘三农’问题解决不了。”他说,“以前是知青下乡,现在能不能提出知识下乡、科技下乡、人才下乡。为什么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因为艰苦。所以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机制。”
  
  姜鸿斌说,现代农业必须把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方式中解脱出来,搞合作组织、专项经营、特色种植等。这样农民增收才有空间。黑龙江光靠种地是富不起来的,只靠传统的种田方式是富不起来的。瓶颈在哪,就是因为生产模式传统、落后。垦区可以,就是因为土地相对集中。
  
  姜鸿斌认为,补贴一下就花完了,明天还需要补助。支农资金要用于农民增收的长远项目上,要集中财力,“攥起拳头打人”。(刘艳涛)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钟祥市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钟祥市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贵认为,今年农民增收难度之所以大,除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民工大量失业返乡之外,还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老化失修有很大关系。他建议国家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周家贵认为影响农民增收的薄弱农村基础设施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薄弱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泵站常年失修瘫痪,跨乡镇村组的毛渠堵塞而没有部门协调疏浚,造成有水流不到田间地头。二是通村公路不通组,或者断头路多。通村公路只通到村部,路面仅3.5米宽,承载15吨,只适合农民出行和小型车辆的行驶,运输农产品的大型货车根本进不来,延误了时间。三是农村电力不足。近年来农村用电量大幅增长,而电力设施老化严重,家用电器经常不能使用;农村没有三相电制约了农民发展加工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四是土地的政策性障碍使农民失去了融资来源。农民最大的资产是土地,而农民的土地却不能抵押。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他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农村田间地头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对农田用水实行补贴制度;重新设计通村组公路建设等级规划和标准,建设通村组公路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快实施农村第二次农网改造,加大县域供电企业设备改造的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李亚新;黄文芳)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鸿天楼超市经理杨莉——农民致富带头人也需培训
  
  “一个民营企业可以带富一方百姓。但从我的亲身体验看,民营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与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阻碍了企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鸿天楼超市经理杨莉说。
  
  杨莉代表分析认为,农村民营企业领导人素质不符合发展的原因有三:一是素质“先天不足”。多数民营企业领导人,在创业之前基本没有接受过大中专以上正规教育或系统的经营理论学习。二是经营管理理念陈旧。当企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员工多了,资本迅速累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风险加剧,企业领导人不能及时更新经营理念,仍然采用创业初期的家族制。三是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要跳出企业经营企业,企业才能正常发展。时代对民营企业领导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他们却看不到这一点。
  
  农村民营企业领导人的高素质要靠学习、靠培养、靠实践。杨莉建议:首先,国家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编写符合我国国情的权威的民营企业家丛书,使200多万民营企业领导人读有质量的书。其次,开办民营企业家学校。各级党校和行政院校对提高党政干部的执政水平,军事院校对提高部队指挥员的指挥能力,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开办民营企业家学校,对民营企业领导人进行有计划的正规培训,他们的素质也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素质提高了,能够更好地带动百姓致富。(刘艳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