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达州大竹:明月山上追梦人 果园让自己富了还要带富村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三农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9票  浏览52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6月08日 11:55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大竹6月7日讯(通讯员谢江) 在离县城较远的石子镇高桥堰村旋顶坡,地处重庆市垫江县与四川省大竹县交界的明月山上,一条崎岖但充满希望的山路在延伸,山路尽头便是一个四季花果飘香的果园。前来批发果子的客商络绎不绝,他们边摘果边尝鲜,还可吃碗农家饭菜,令人陶醉的野趣,让人回味无穷。忙忙碌碌的果农,脸上挂着晶莹闪烁的汗珠,口袋里装满了鼓凸起来的丰收喜悦。一位果农手上摞着一沓沓沾满果香的钞票,喜滋滋地说:“是党的富山富民政策好,改变了穷山沟的落后面貌;是果农协会的领头人老吴,教会我科技本领,年年都能大丰收!”果农的一席心里话,道出了明月山果农们的追梦心声。
  
  “老吴”是谁?他,就是吉星水果专业合作社、石子镇吉星水果协会创始人吴政治。他的名字有点儿特别,有人半开玩笑地叫“无政治”,他淡然一笑。其实,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很识大体、很讲政治的;曾担任村组干部17年,是第十四、十五、十七届县人大代表。他的创业精神和致富梦想,连同无私帮助乡邻的佳话,多年来一直在明月山间传扬。
  
  执着的追梦人
  
  吴政治已是年过66岁的老人,是位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家乡的明月山铸就了他坚韧奋进的精神。认识他还是在去年大竹县第三届“十大农村科技能人”竞选的决赛现场,当时我是评委之一。选手中数他年纪最大,操着浓厚的山后石子口音,满脸的皱纹虽书写着岁月的沧桑,但遮挡不住矍铄的精神,显得镇定自若,乐观豁达。一股白发不让黑发的劲儿,让人肃然起敬。
  
  吴大爷是一个有梦想、有决心、不怕苦、不怕累的人。早在九十年代,他就怀揣着创业梦、致富梦,栽过烤烟、白肋烟,种过桑养过蚕,年年获奖,多次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被评为科技致富能手。
  
  十年前的一天,他做了一个梦,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便萌生在他的脑海——将本村社的荒山、荒坡、荒废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创建果园。这在当时,山后的林果业几乎还是一个空白。想到就做,他带领70多人,砍刺巴笼、灌木林,割一人深的茅草林,坡改梯地。经过一个冬的艰苦努力,梯地基本完成。由于当时没有挖机,修通园公路、平整地基建场房,全靠他带头一锄一锄、一挑一挑地苦干,双手的老茧起了血泡,越干越有劲。
  
  第二年,经达州市园艺场场长邹宗富介绍,在达州市茶果站购进金水晶梨、圆黄梨、油桃、皮球桃、布朗李等果树苗子,市、县茶果站的技术专家也多次来场指导。吴大爷的梦想如花般一天一天地绽放。
  
  2007年,果园开始投产,产值达3万余元,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对他来说,这是何等的喜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土质和气候不适的原因,布朗李的品质较差,需逐年淘汰,他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接下来的三年,是吴大爷欲哭无泪的三年。不知什么原因,原来青油油的桃树叶全部变成了枯黄,面积由一小团扩大到几亩、数十亩、上百亩。很多桃树不挂果,少数挂果的也全部起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慢慢蔫了、烂了,掉落在地上。吴政治想了不少办法也无济于事。天哪!好不容易建起的果园怎么会这样?眼睁睁看着快要变成的钱,一下子成了肥皂泡。吴大爷痛心疾首,抚摸着心爱的果树,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样,颤抖的手久久难以离开。
  
  回想当初为建果园,他走东家跑西家到处借钱,有人不理解、不支持,有人怕“打水漂”,大多都不肯借给他。他想方设法先后贷了30万元的款,好不容易又从亲朋好友处借了20多万元。这几十万的巨大损失,让他如何承受得起?
  
  屋漏偏遇连夜雨。一向支持他发展果园的老伴儿,先是患上化脓性右输尿管结石,住进了县医院;后又患上左肾多发性结石,住进了达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取出了大大小小的结石16颗;两次住院共花费4万元。要知道那时正是果园面临病虫害多发、绝收的困境。一边是发展果园急需资金,另一边是老伴儿住院急需要钱,经济的压力、生活的窘迫、创业的艰辛,让这位刚强的硬汉子淌下了热泪。
  
  梦碎了。吴大爷连续好几天彻夜难眠,饭吃不香,水喝不进。难道自己的路选错了?一天清晨,当痛苦不堪的他蹲坐在枯枝败叶旁,一缕阳光透过树枝照在了他的脸上。他若有所悟,光明就在前面,摔了跤,爬起来就是,追逐梦想决不能半途返航,认定的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多方打听,经人介绍,他风尘仆仆地赶到眉山买了不少果树枝条,还特地请了技术人员到果园来指导嫁接。市县茶果站知道桃子绝收的情况后,也十分重视,专程派技术员实地调研考察,帮助他进行品种改良,并经常通过电话解答他管护中遇到的问题。功夫不负苦心人,果园再现了生机,焦头烂额的眉头慢慢地舒展开来。他逢人便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真的不假!”从那以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成都龙泉驿、眉山市的大型老果区去实地取经,从品种、施肥、整理树形、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学习实践,逐渐掌握了一整套栽培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