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何顺贤:辞官山间种果20年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郴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刘小林 曹雄清 叶寒竹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6票  浏览1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7月31日 15:07
  走进汝城县永丰乡小坑村,山林中绿油油的柑橘挂满枝头引人注目。这就是辞官创业“山大王”何顺贤的生态水果场。
  
  1992年7月,经过深思熟虑,时年45岁的何顺贤放弃仕途,从副乡长岗位上停薪留职,承包起山头当起了“农民”。
  
  砸碎手里捧着的“金饭碗”,到乡下种水果,这近乎疯狂的决定,许多人傻了眼。
  
  何顺贤辞官创业不是心血来潮,当时县委号召行政干部“下海”创业,加之自己多年分管农业工作的经验,让他想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施展拳脚。
  
  朋友的议论,家人的反对,资金的压力,经验的欠缺,接踵而来。
  
  1992年8月,辞官一月,何顺贤就拿着向亲友东拼西凑借来的8万元,在工作的这方土地上,通过流转租赁了110亩土地,发起创办了顺兴特优水果场。
  
  作别几十年的公务员生涯,挽起裤腿、脱掉皮鞋当起了荒山里的开垦者。
  
  一股倔脾气,扛着锄头斧子,背着柴刀镰刀,带着干粮茶水在山上风餐露宿3个多月,辟出一条近500米的绕山机耕道,修整出一垅一垅的果树树基,并种了奈李、水蜜桃优质水果6000多株。
  
  1993年,何顺贤干脆放弃了县城舒适的生活条件,把家搬到山上的土坯房,风吹日晒地辛勤耕作,副乡长彻底变身成为脸色黝黑、双掌起茧的地道果农
  
  1997年初,一场无情的台风使果树挂果率猛然下降,果园减产减收,紧接着后两年,水果市场行情波荡起伏,果园净亏8万余元。
  
  “那几年大年三十别人在吃团圆饭,我就在盘点还钱。”何顺贤凭着一股执念,再次起航。
  
  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含量。他向银行贷款4万元,引进了美国优质纽荷尔脐橙、优质柑橘、板栗品种
  
  拓展销售渠道、白天管理种植、晚上自学技术。何顺贤一人既当老板又是果农,还是自学成才的技术人员,一种果就在山里呆了20多年。
  
  通过多年来培育和管理,水果规模不断扩大,现在果场常年聘请务工村民10名。种有纽荷尔脐橙2600株、柑橘760株、板栗700株、水晶梨110株等,果树全部进入盛果期,预计水果产量可达10万公斤,收入将达70万元。
  
  同时,何顺贤利用果场闲置地块创办了养殖规模达100多头的养猪场和5亩水面的渔场,建起了两口大容量的沼气池,产生“猪沼材”、“猪沼渔”、“猪沼果”的立体效益。
  
  果场收益逐渐提高。聘请村民果场做工、帮助群众种植水果、为村民提供义务服务,何顺贤忙得不亦乐乎。
  
  “我的水晶梨长得这么好,全靠何顺贤的技术指导。”正如永丰乡山口洞村津江山组水果种植户李梓林所说,何顺贤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还提供养殖技术带动村民种果致富。
  
  横坪山村民何生云家庭生活较为困难,1999年,何顺贤无偿送给他优质水果种苗700株,帮助其发展果园20多亩,现已进入盛果期,何生云家就果园每年可增收20000余元。
  
  横坪山村郑老汉种了200多亩板栗,对管理力不从心,何顺贤常步行6公里,到现场指导,帮其解决管理问题,2002年以来每亩可增收200余斤。
  
  山口洞村津江组种植200亩水晶梨,树苗茂盛,产出的水晶梨个头却小,经济效益不佳,何顺贤及时到现场指导,推介水晶梨套袋技术,套袋技术实施后水晶梨形状佳,口感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凸显了经济效益。
  
  由于何顺贤乐于助人,许多群众经常到他的果场来“取经”,20年来,何顺贤无偿指导群众6000多人次,到各村上培训课2000课时,印发技术资料12000多份,有500多户受过他帮助的群众脱贫致富。
  
  何顺贤辞官创业的精神,还引导永丰乡群众大面积开发荒山、种植果树。该乡从1992年时仅有以零星板栗为主的几百亩果树面积,到今发展成为以板栗、奈李、水晶梨等品种为主的、面积达万亩的水果大乡,大小果园400多个,全乡年水果产量达7800多吨,果农收入400多万元,全乡群众人均水果收入达300元。
  
  2015年,何顺贤68岁,辞官种果的第23个年头,子女多次叫他回县城享清福,他却依旧每天带着草帽、穿着黑雨鞋在果场里忙活。“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现在还做得动,每天看到水果健康生长,带动村民一起种水果,我就很安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