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丁华秋:卖过甘蔗的乡土作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长江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9票  浏览24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2月16日 16:26

 

丁华秋 记者彭仲 通讯员胡沛 冯涛 摄

    长江日报消息 2008年底,黄陂下岗女工丁华秋创作的长篇小说《青青女儿树》,被不少知名网站转载。

    卖过甘蔗,守过电话亭,天南海北跑过销售。爱看书的她从没丢过书本,从没想过当一名作家的她最终实现了她的文学梦。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乡土作家,54岁的她就像一位邻家大嫂……

    “嘀嘀”,昨日,记者的QQ上,丁华秋的头像闪动起来:

    “你好!我正在写一本反映农村女性题材的长篇小说,书名暂定《母系》,已完成15万字……”

    “我唯一的嗜好就是看书。”

    丁华秋以前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会写小说:“我当过工人,下岗后卖过瓜子甘蔗,守过电话亭,也出去跑过销售,就是没有想过当个作家。”

    “从小到大,我唯一的嗜好就是看书。”

    父亲丁耀堂曾是一所乡下小学的校长,母亲蔡玉华也是老师。文革中父母挨批斗,读小学的丁华秋常在学校读大字报打发时间,无意中发现学校图书室有个小窗户玻璃破了。身材小巧的她刚好可以钻进去。

    从此,那里成了她的乐园。从《三国演义》、《红楼梦》,到《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书成了童年最大的乐趣。

    1970年,才15岁丁华秋就进城当工人,后来又到供销社、棉花公司,县图书馆和单位的图书室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那时别人一次只能借一本书,我却可以借三本。”

    成家,生孩子,照顾老人,料理家务……如今,丁华秋已经50多岁了,每晚最喜欢的事是在织毛衣时,面前摆上一本书。

  “下岗了,生活还要继续!”

    1996年,曾是黄陂级别最高的电工丁华秋下岗了。为了生计,她和同样下岗的丈夫扛着飞轮等汽车配件,三九严寒天到河北等地去推销。

    后来,她在前川街头摆了个小摊子,卖甘蔗、瓜子、报纸等;以后又用借来的2万元钱竞拍了一个电话亭……谈起生活的艰苦,丁华秋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有一年冬天我在雪天里卖甘蔗,把一根甘蔗削好交给顾客,他却把钱扔在地上。他是嫌我手脏啊,我弯腰捡钱时眼泪都出来了。”

    “当时的电话亭是个铁皮棚,每天就躲在铁皮棚里看报看书。电话亭被偷过几次。”

    看书写作还真让她找到了饭吃。区作协等单位邀请她去帮忙编辑《黄陂文艺》、《人文前川》、《黄陂十年》等刊物。后来,她又参与区里的木兰文化研究,写一些挖掘传统文化的文章。

    对这份工作,丁华秋十分在意:既能满足文学梦,还有点报酬。她每天忙着约稿组稿、编辑校对,有时还要亲自写稿填补版面,生活越来越充实。

    丁华秋到37岁才生下女儿,因为是“双下岗”家庭,女儿的学费一直靠好心人资助。

  “写作其实就写生活。”

    丁华秋创作的长篇小说《青青女儿树》,主人公宝哥“文革”前上完大学,却被迫回乡务农,他试图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却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等磨难,直到改革开放才找到了施展的舞台。

    她现在还记得第一篇作品“我们的自行车铃铛被偷了”。当时她刚进工厂不久,把那个大家都讨厌的遭遇和心情写下来,送到区广播站后居然播出了。她说,“我真的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并不在意发表。”

    无心插柳柳成荫。丁华秋的散文、小说、随笔、诗词,陆续见诸报纸杂志。2005年她被市作协接纳为会员,2006年的市“城管杯”征文比赛,她获得一等奖。

    市著名文学家、84岁的王士毅在《青青女儿树》的序中评价:人物刻画匠心独运、栩栩如生,情节构思丝丝入扣,语言生动流畅,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农村剧变。

    丁华秋说,写这部小说,是想反映中国农民的苦难与奋斗,他们的朴实和善良。文中的人物和故事不少是我亲眼看到或听到的,也有我自己生活的影子。

    目前,她正在写一本反映农村女性题材的长篇小说,书名暂定《母系》,已完成15万字。

    就是在这间办公室,丁华秋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她的文学梦。(记者彭仲 通讯员胡沛 冯涛 王力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