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盐城工程师杨进保和他的早酥梨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6票  浏览8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5月09日 11:56

  中国江苏网5月8日讯 在大丰市大中镇,有一位叫杨进保的林果专业工程师,从19岁那年开始,就在大丰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他每天迎着晨曦、踏着露珠、伴着绿叶,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圆老百姓的致富梦。
  
  现年76岁的杨进保,早年曾在南京林业学校、南京农学院、江苏农学院进修深造,50多年来,他以农为伴,以推广梨树新品种、新技术为己任,坚持因地因人制宜,狠抓科技示范典型户的推广,把一个昔日树木稀少,土壤贫瘠的乡村,建成全国最大的早酥梨生产基地。如今,恒北村果园面积已达3800多亩。不仅如此,还辐射和带动周边6个乡镇,近两个农场,果园面积超过34000亩。去年,恒北村该村实现果品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850元,果品收入就占13000多元。
  
  1968年春,杨进保从辽宁兴城中国果树研究所引进5枝早酥梨穗条,到家时两枝已经枯萎,他将剩下的3根枝条嫁接在当时大丰县果园场的梨树上进行换种,经过精心培育,两年后,早酥梨挂上了枝头,早酥梨试验推广获得成功,因其果品品质好、果实早熟,深受果农好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果农纷纷要求扩大种植
  
  1971年,杨进保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认证的基础上,决定到当时大中镇美满3队现大中镇恒北村进行推广种植,他先在美满3队的5.8亩老梨园进行换种,枝条不够,他又到辽宁兴城引进批量枝条进行品种改良,并在原裕华1、5、6队,南阳中西8队,大中镇恒北、泰丰进行较大面积的推广和试验,季明松、曹兆珍、曹国柱,陈如桂、刘桂君等示范户成了当时首批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到1984年,恒北村已开始大规模发展早酥梨,面积已超过2000亩。1986年,大中镇以大丰科委的名义同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兴城果树研究所签订早酥梨试验示范推广协议书,并将大丰培植成功的早酥梨苗调往河南、山西、宁夏等省市,发展早酥梨生产。
  
  为了进一步开发果树新品种,多年来,杨进保多次奔赴辽宁、郑州、山东等国家果树科研单位,引进果树良种100多个,经过严格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中梨一号”、“八月酥”、“崇化大梨”、“西子绿”、“红香树”、“八月红”等20多个适宜大丰土壤栽种的优质早酥梨新品,并把良种、引种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让果农尽快从中受益。1994年,以杨进保为首的大丰市首家果树研究所在泰丰村宣告成立。
  
  早酥梨“木栓化”、“中梨一号”裂口问题是果农发展早酥梨的致命难题,也成为当时少数果农拒绝推广梨树新品的首要原因。杨进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边稳定果农的情绪,一边加大科研攻关的力度,一头扎进解决“木栓化”和梨子“裂口”问题的疑难方程式中。那段时期,他起早贪黑,有时甚至一连几天驻扎在梨园里,仔细观察梨树不同阶段的生长规律和虫害特点,探寻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这在当时果树界公认的难题终于被攻克,江苏省有关部门曾因此在恒北村召开全省早酥梨技术试验推广工作会议,受到当时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在此基础上,杨进保又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试验,用“PBO”对梨树进行调节,并在梨花期喷施硼和钙,在梨树根系土壤中增施硼和钙含量高的有机肥,不仅改变了梨子的外观和品质,让“公梨变母梨”,又使“木栓化”现象从根本上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如今,杨进保早已退休在家,按理说他也应该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了,但他却“退而不休”,每天电话不断,接受果农的咨询,有时还要到田头出诊,帮助果农攻克技术难题。他的学生、恒北村果树大户、农民经纪人刘桂君对老师的评价是“老牛自知夕照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