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葡萄大王种200亩葡萄 年赚300万元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重庆晨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6票  浏览27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7月29日 07:22

市民在廖国强家的梨园摘梨。

  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郭发祥摄
  
  根根葡萄藤碧青,千树万树梨子成林……昨天,几十名重庆政务微博达人齐聚永川“走进百里果乡,感受美丽乡村。”
  
  在黄瓜山上,西瓜、梨子、葡萄几乎成林。葡萄洗了反而不干净,梨子切片可炒肥锅肉……这些,达人们还是头次听说。而果农的发家史,也让他们为之一惊。
  
  葡萄大王年赚300万元
  
  巡游黄瓜山百里果乡首站是葡萄园。刚下车,几大片碧叶映入眼帘,架子上葡萄成串,颗颗簇成一团。几十个品种兼种,有的形如手指,有的色如玫瑰……
  
  “5年内没新品种,只能关园子了。”园主郑祖清16岁开始种葡萄,那时20亩地只种一种,现在200亩地里挤了80多个品种,他最看好早香甜、玫瑰香、美人指、天鹅紫。他说,最怕农户跟风种一样的品种,这会让他的园子没特色
  
  2005年,郑祖清在永川三教镇种了20亩地,但当年葡萄刚熟,就连续下了80多天雨。“葡萄最怕雨,雨多了,葡萄开裂,不好看。”郑祖清只好赶紧摘,挑到公路边兜售。
  
  20亩地的葡萄,他和老婆根本摘不过来。郑祖清想到在路边立个牌子,让顾客自己采摘。郑祖清说,葡萄损失太大,那年日子过得苦,靠农委补贴的1.8万接济生活。
  
  正是那次经历,郑祖清看到了葡萄观光采摘的市场潜力。2006年起的3年里,他靠葡萄观光采摘模式,收入年年翻倍,基地面积发展到了80多亩。
  
  黄瓜山上雨水少,是个种葡萄的宝地。2012年2月,郑祖清承包了200多亩地,凭着成熟经验,一年多的时间,“郑清葡萄种植园”声名鹊起,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我的葡萄不要洗,如果水质不好,洗了反而不干净。有些人吃葡萄吐皮,担心打了农药,我的葡萄可甩到嘴里直接嚼。”郑祖清说,葡萄才绿豆大时,就已经挂上保护袋,直到成熟,不会有什么污染,他连除草剂都不用。
  
  去年,郑祖清拿到100多万元政府补助,也投进了园子。凭经验,每亩投3万元,补助的钱能种30多亩地。
  
  “等到明年疯产时,产值能达500多万元,利润能上300万元。”郑祖清说,到园子采摘一斤25~30元,因品种好,不少人买葡萄去送礼。“大约占了永川礼品葡萄市场70%的份额,种了30年总算种出了名堂。”
  
  种梨大户发展农家乐
  
  黄瓜山形似一条横卧的黄瓜,可它不产黄瓜,产黄花梨。几年前,黄瓜山上凭着6万亩梨海,“中华梨村”的美誉扬名在外。
  
  年过花甲的廖国强家里有10多亩梨树,算是黄瓜山上有名的种梨大户。“每年靠梨树,至少有100万元的收入。”廖国强开玩笑说,他已退居二线,生意交给孩子在打理,“如果说赚少了,那就是家里人隐瞒我。”
  
  “多摘点,拿回去做梨子汤,炖排骨,炒肥锅肉……”他劝记者,黄瓜山上有梨酒,一定要去尝尝。
  
  “赏梨花、摘梨子,然后要吃饭吧。”廖国强说,赏花摘梨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农家乐。目前,他的廖氏好客农家乐,是黄瓜山上唯一一个星级农家乐。
  
  10多年前,有游客游到黄瓜山上,到中午时饥肠辘辘,却找不到吃饭的地儿。游客找到他家,吃过饭后,劝他开个农家乐,方便城里来休闲的人。
  
  现在,两栋4层楼的“农家乐”已拔地而起,差不多有2000多平方米,外观有些仿古,竹林中伸出的翘檐分外明显。
  
  令人意外的是,这里还配齐了健身器材,村民、游客可以在此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门前的小堰塘还可以钓鱼。
  
  廖国强说,靠赏梨花摘梨子,他的农家乐每年能接待2万多游客,要是赶上旺季,一天能接待60桌,就有2万多元的毛利润。
  
  近年来,黄瓜山乡村旅游越来越旺。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到黄瓜山郊游的人就多了2倍以上,新增“农家乐”70余个,其中季节性经营50户。
  
  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 郭发祥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