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丹东:小蓝莓渐成大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丹东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4票  浏览10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8月18日 13:37
  一亩地蓝莓进入盛果期能产1000公斤,每公斤卖到了200元,一亩地就是20万!
  
  蓝莓,被称为“世界水果之王”,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其为当今世界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历经8年的试验种植技术研究,如今在我市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种植、销售链条,在国际蓝莓界小有名气。目前,全地区已经发展到6570亩,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26%,引导社会投资7000万元,成为全国蓝莓栽培面积最大的产业基地
  
  7月中旬,正值蓝莓进入采摘季节,记者走进东港市长山镇山东村蓝莓科技示范户赵须斌的蓝莓园。掩饰不住内心喜悦的赵须斌对记者说:“现在蓝莓市场供不应求,外地客商直接到家门口来收购,根本不愁销路,今年这几亩产果的蓝莓保守说也能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
  
  小小的蓝莓果真有这么金贵?记者了解到,既可鲜食,亦可加工的蓝莓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需求旺盛,而且逐年剧增。目前,国际市场蓝莓鲜果的销售价稳定在每公斤20美元,加工增值更是惊人,每吨5000美元左右,浓缩汁国际市场价格每吨达4万美元,是草莓浓缩果汁售价的近40倍。蓝莓鲜果批发价每公斤50元至200元,北京上海等大型超市零售价为每公斤300至4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蓝莓果能在丹东发展得如此迅猛,首先得益于丹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蓝莓喜酸性土壤,空气应湿润、冷凉,而丹东的气候、地理环境恰恰符合。据了解,目前全世界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蓝莓商业化栽培,但因自然条件和苗木培育较难,产业很难做大。而对于丹东来讲,自然条件不是问题,攻克苗木培育等技术难题就成为了做大蓝莓产业的关键。
  
  蓝莓在被市农委列入重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后,又被列入市技术攻关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市科技局投入科技经费300多万元,建立起蓝旗、金山、板石3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3个蓝莓种苗繁育中心,从多方引进的80余个国外蓝莓品种中选育出14个适合丹东地区种植的蓝莓品种;聘请国内外专家来丹讲学和技术交流,培训人员;组建了辽东学院、丹东农科院、丹东市蔬菜研究所和东港果树站4支蓝莓专业技术服务队,分区域提供技术服务;与全国蓝莓首席专家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并把丹东作为全国小浆果行业科技项目试验、示范基地,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几年来,技术人员还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研究出温室、冷棚等栽培技术,填补了这项技术在国际上的空白。
  
  目前我市的蓝莓种植主要以企业和种植大户为主。如何扩大种植将其推向产业化,让这项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项目尽快地惠及更多的农民?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今年,在市农委对重点企业、重点乡镇扶持的基础上,市科技局又在振安区汤山城镇陡水子村、龙升村等地选择了部分农户作为试点,尝试发展蓝莓庭院经济,对推广蓝莓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在虎山镇选择30户农民家的山地作为有机蓝莓的试点。
  
  蓝莓发展成规模后会不会烂市、卖不上价钱?对此,市农委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蓝莓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规模扩大后价格可能随之下降,但每公斤20至30元的价格应该会保持,和常规农作物相比,增收的效果仍然是明显的。
  
  目前我市蓝莓产业化基地建设已初具雏形,这个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更大的意义在于,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带动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既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同时也做大了产业,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了就业机会。现在我市一些企业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大连工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已经研究、开发出蓝莓酒、蓝莓色素、蓝莓饮料、蓝莓口服液、蓝莓面包、蓝莓果酱等六大系列深加工产品。
  
  蓝莓产业项目已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特色产业,计划到2012年丹东发展蓝莓面积10万亩,产量8万吨,按照售价每公斤10元和每亩产量1吨计算,农民每亩蓝莓年产值就能达到1万元,届时我市将形成种植、加工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和东北亚最大的蓝莓产业化基地。(蒋颖单 晓颖)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