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市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红极一时的“乒乓葡萄”为何遭冷遇?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今日早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4票  浏览45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8月04日 10:25
  眼下,正是吃葡萄的时节。但不少市民却发现,现在市面上的葡萄怎么不圆了?变得奇形怪状了,有的甚至变成了方形?而往年风靡一时的“乒乓葡萄”也不太看得到了,难道也是膨大剂惹的祸?
  
  记者又从杭州市果品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现在,杭州人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吨葡萄,葡萄已经成为继西瓜之后,杭州人消费最多的水果
  
  我们吃的葡萄是否安全?成了当下许多人关心的话题。
  
  专家解释,所谓的“乒乓葡萄”大多喷了膨大剂,个头很大味道却很寡淡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杭城的几家水果卖场。
  
  一品红果业的老板娘告诉记者,尽管“乒乓葡萄”已经由原来的十多元一斤降至四五元一斤,但买的人仍然很少。主要是因为“乒乓葡萄”味道寡淡,价格又比其他葡萄高。
  
  罗氏果业的店员王师傅指着边上黑黑小小的葡萄向记者推荐:“今年我们这卖得最好的就是这种珍珠葡萄了,味道甜,果子小,价格也比较实惠。乒乓葡萄除了卖相好,甜度、价格和其他葡萄相比,没有竞争力。”
  
  不止罗氏果业,杭城的许多水果卖场都出现了类似情况。“珍珠葡萄”、“奶油葡萄”等葡萄品种非常受消费者欢迎。而个大的“乒乓葡萄”却备受冷落,有些卖场甚至不得不降低价格来提高销量,但是效果仍是差强人意。
  
  杭州市民刘小姐隔几天就要买些葡萄。她告诉记者,买过一次“乒乓葡萄”,每斤11.8元,不甜价格又贵,不实惠。如今,刘小姐更愿意选择味道甜、价格适中的巨峰葡萄等。
  
  “乒乓葡萄”的市场份额,只占了10%左右
  
  葡萄为何“变形”,问题就出在栽培技术

  
  除了“乒乓葡萄”受冷遇外,现在市面上出现的许多“变形”葡萄,也让不少消费者满腹狐疑。
  
  省农业厅经作局副局长徐云焕解释,葡萄变形,问题是出在“疏果”环节。
  
  疏果,是葡萄的生产环节之一。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农民们要仔细查看每一串葡萄,如果一串葡萄果粒达到35粒以上,就要剪掉多余的部分,剪掉畸形果、病果。
  
  “一般每串葡萄留25至30粒之间,不超过35粒。”省农业厅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没有及时疏果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变形。”
  
  这个道理,就好比争夺生存空间,如果空间太狭小,葡萄之间挤压太厉害,不但可能出现“方形葡萄”,还可能出现尖形等其他怪模样的葡萄。
  
  “这主要是因为栽培技术没搞好,跟葡萄质量没有关系。”徐云焕说。
  
  杭州市果品集团有限公司批发市场,是杭州最主要的果品批发市场。在果品批发市场内,葡萄一天的销售额就有130万到150万。
  
  在杭州市面上销售的西瓜、香瓜等各种时令水果中,葡萄的销售额比例最大。排在西瓜之后,位居各类水果销量的第二位。批发市场总经理石新友说。
  
  不过数据显示,“乒乓葡萄”却只占整个葡萄销售额的10%左右,相比前几年,市场份额急剧下滑。
  
  石新友说,几年前,”乒乓葡萄”曾占据了杭州葡萄的半壁江山。而今年,“巨峰葡萄”成了杭州葡萄的“销售冠军”,占了50%以上的市场销售额。巨峰葡萄个头适中,又甜又多汁,颇受杭城老百姓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