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水果基地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百万株“同益国光”丰收在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83票  浏览15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06日 21:55
  昨天,记者在普兰店市最大的“国光”苹果产地同益乡同益屯年逾古稀的任宝全老汉果园内看到,茂盛的果树上小孩拳头大小的“国光”、“鸡冠”压弯了枝头。他说,家有300多株果树,全是“国光”、“鸡冠”老品种,每年能下将近2万公斤,全卖给俄罗斯客商。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个乡100余万株“国光”覆盖大山里村屯周围的山坡沟叉,个大质好,青翠的苹果,挂满枝头。
  
  30多年前,老品种“国光”在大连地区是苹果主栽品种、出口主要水果,因苏联人爱吃酸甜适度、耐贮藏的水果,大部分出口给他们。改革开放后,新品种红富士、乔纳金、王林等大型苹果的引进,使小型果“国光”逐渐失去了优势。
  
  地域、气候、土壤适宜“国光”生长的同益乡,顶住了市场压力和“砍树风”,保住了皮薄、汁浓、肉甜、瓤黄的独特口感“同益国光”,加大科技管理力度,生产无公害苹果,提高身价,保住了市场一席之地。
  
  同益乡果树站长介绍,全乡共有150万株果树,年产量5万吨左右。其中“国光”100多万株,年产量在3万多吨。今年套袋苹果一亿个,“国光”占了一半。今年夏季阴雨天多,光照减少,天气对伏果、早秋果在产量、质量和口感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晚秋苹果尤其是“国光”没有多大影响。眼下,进入9月,早晚凉,白天热,正是“国光”长个、上产量、着色、增甜度、少病、提果质的最佳时期,两个月后,将带着薄霜成熟上市
  
  乡果树技术员说,同益乡每年产的“国光”基本上外销。全乡的“国光”,都流向了黑龙江、内蒙古边贸,摆到了俄罗斯和蒙古的市场。同益屯70户村民共侍弄了3万多株“国光”,户户套袋,减少污染。家家施农家肥,喷洒低毒农药,降低公害。个大、色艳、脆爽、味好的同益“国光”,不用出果园,就被客户上门“抢走”,价格高,不愁卖。(王德位邵本贤记者石家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