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科技特派员韩映晶对症下药抢救六千亩梨园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宁夏新闻网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276票  浏览6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9月12日 14:03
  “落地的梨都卖上了钱,真的没想到。”9月10日,原州区河川乡明川村潘玉莲交售了3000公斤早酥梨残次果,高兴地数着刚领到手的1000元现金。今年,河川早酥梨遭受冻灾,结的都是残次果,林业科技特派员韩映晶联系到一家陕西果汁厂,微利收购外销残次果,解决了果农燃眉之急。
  
  2000年,早酥梨随着上黄经验的推广落户河川乡,现在已经发展到6000亩,是西北除甘肃静宁、景泰之外的又一大梨区,也是宁夏唯一形成规模的梨区。河川早酥梨皮薄、汁多、香脆,是梨中精品。虽然具备品种优势,但是果农的收益却不容乐观,这是何故?河川乡上黄村果树种植专家赵芳说,前些年果农管护好,但是销路没有打开,果农积极性受挫,现在是粗放管理,不剪枝、不施肥、不灌溉,果园收益越来越少,有的人还想着“退果还田”。
  
  优质梨树面临着自生自灭的危险境地。今年,原州区林业科技特派员韩映晶主动请缨,外引客商,内联果农,全力抢救6000亩优质梨树。韩映晶说:“在甘肃静宁考察时了解到,早酥梨在南方市场俏销,关键要对商品果进行精包装,可长途运输,还有卖点。静宁客商已承诺,只要有商品果,就可以包销。”今年,他在骆驼河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早酥梨350亩,从拉枝、修剪等技术环节做起,免费给果农进行技术指导,让果农看到管与不管差异。同时注册成立了双河酥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果农120户联动发展。
  
  眼下,河川早酥梨已成熟,畸形果、残次果居多,上不了市面,果农对外销也不抱任何希望。8月初,韩映晶和陕西省一家果汁厂联系,出车出人上门收购残次果外销,解决果农迫在眉睫的困难,现在已经销售了350吨。果农明生学坦言:“这两年对果树疏于管理,果面不好卖不上钱。现在韩工把果农组织起来了,大家又有了信心。要挣钱,还得加强管理,生产商品果。”
  
  目前,韩映晶已申请原州早酥梨地理证明商标,大型冷藏库已开始筹建。他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河川早酥梨结果不到10年,现在正是盛果期,只要抓住管护技术和对外销售两个关键环节,6000亩优质早酥梨的命运就会改变。(记者 马建平 容晨)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