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椪柑的突围之路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湘西的柑橘生产,特别是椪柑种植,已经成为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金黄的椪柑真正成了老百姓的开心果、黄金果。据2007年初统计的数字,全州椪柑面积63万多亩,产量41万多吨。同时,以椪柑为主的柑橘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兴旺发达。
去年,也是湘西椪柑的丰收年,产量大约比2006年增加10以上。但是,由于开始的柴油紧张,后来的特大冰冻灾害,湘西椪柑严重滞销,广大果农心急如焚。春节前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椪柑基本销售出去了,但价格极低,有的甚至连生产成本的一半也补不上。因为上好的60(毫米)以上的椪柑,也就0.4元/公斤出售。
据有关专家的调查研究,其实从2005年开始,湘西椪柑的销售困境就已经显现;只是今年初的特大冰冻灾害,才让我们最终清醒过来。
为什么呢?因为目前我们湘西椪柑的生产销售,有三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是优质品种少,产品缺乏竞争力;二是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三是销售渠道不畅,价格爆涨、爆跌。
如何才能有效克服这些困难,尽快使我们湘西的椪柑产业冲出重围呢?
一、加强科研攻关,提高椪柑品质。
椪柑,又叫芦柑,品种来源于日本,属于柑橘类中最优良的宽皮柑橘品种,更是我国宽皮柑橘的优势类型和主要出口类型。中国的椪柑产量世界第一,湖南的椪柑产量又居中国第一,湘西的椪柑产量又是全省第一,并占全国份额的13。但是,湘西的椪柑发展还有许多尚待突破的地方。首先,目前的椪柑是中熟品种,应该尽快研究出早熟和晚熟的品种,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一窝蜂地扎堆上市现象。其次,特别注意我们的椪柑产品,要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方向迈进,使我们的产品获得国际标准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让湘西的椪柑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最后,不要盲目追求高产,要探索出一条既有一定产量、又能保持品质,挂果没有大小年的生长发展模式,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二、适当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多年来,湘西椪柑发展是遍地开花、规模细小,所以生产成本往往居高不下,在销售环节也难免处于不利境地。政府可以考虑鼓励和引导各村柑橘大户的联片经营,以扩大生产规模;再通过这些大户与公司联合,进一步把椪柑生产做大做强。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出台如鼓励烤烟发展一样的优惠政策,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农,给予他们通水、通电和通路的便利,以切实降低他们的生产、销售成本。
三、组织营销合作社,大力培训经纪人。
目前我州的椪柑销售情况大都处在自发营销阶段,不仅增加了销售成本,也容易造成当地人恶意抬价,或外地客商故意压价等不良现象。其实,这些行为的结果,最终损害的都是果农自身的利益。政府在促使椪柑销售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对于组织椪柑营销合作社或椪柑销售协会的工作方面,不少县、乡镇在这方面是有招牌、无活动,因为既无人员,又无经费。政府应该切实把他们组织起来,真正发挥这些销售合作社或营销协会的作用。另外,要注意各地经纪人的发展和培训工作,让他们成为在椪柑销售市场大海中的游泳健将,成为连接外地客商和当地果农的桥梁。笔者曾经问一个里耶的椪柑销售经纪人:你知道附近重庆,有个柑橘销售的网站吗?他说,我上网就是打游戏,哪里晓得柑橘销售还有网站?
四、注重宣传,唱响品牌。
由于今年初的冰冻灾害,湘西的椪柑销售惊动了国家商务部。这时,有我们的人到北京一家超市调查一些工作人员及顾客:你们知道湘西椪柑吗?大家都摇头。给他们吃了椪柑,竟让他们惊叹不已——中国还有这么好吃的水果?可见,我们湘西椪柑还是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竟!其实,我们这里打着别处的椪柑牌子,进行销售而不知“羞耻”的现象还大有存在。在销售方面,泸溪县的椪柑销售宣传就是学习榜样;龙山县里耶镇比耳村的脐橙销售宣传也是值得称道的。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大力唱响我们湘西椪柑品牌,扩大知名度。各县也可以考虑举办像椪柑节一类的活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还有,我们可以给自己的椪柑注册原产地标记(原产地标记不同于注册商标,明确原产地的作用在于证明产品的正宗),这样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促进品牌增值和产品的销售,并且保证产品不受侵犯。
五、做好椪柑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像椪柑这样的水果,鲜果存放数量过多、时间过长(如采用保鲜、泠藏等技术),终究也不是生财之道,必须要走椪柑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道路。这方面,我省是走到全国前面的。但我们湘西则处于劣势。保靖的喜阳集团还是做得有声有色。像柑橘类的罐头加工,橙子汁、柑橘粉等的制作,柑橘皮渣的利用,就目前我国的技术来看,都比较成熟了,需要的是资金和人才的引进,需要的是政府的引导和参与。比如,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橙子汁大多数还是依赖进口,而每年还有30万吨之多的柑橘皮渣,尚待利用。可见在柑橘(以椪柑为主)的加工利用方面,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六、纳入农业保险,进入期货市场。
近十几年,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现在,有关省市也在积极进行将柑橘(当然包括椪柑)纳入农业保险范围的试点。从我州来看,目前还是个零。大力推行柑橘保险,特别是广大果农遇到今年初的大灾、巨灾以后,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对于维护广大果农的切身利益,促使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同时,这种政府出一点、果农出一点的保险方式,不仅让果农收入没有大的损失,也让政府的钱花得更实在、更明白。比如,今年冰冻灾害以后,政府为了加快椪柑的销售、减少果农损失,开支了金钱、花费了精力,但真正让果农受益多少呢?老百姓是折本打倒算,还不是让销售商赚了。何况,谁又能肯定,一些钱没有进入少数官员个人的腰包?最后,让柑橘(同样包括椪柑)进入期货市场,也是让广大果农高兴的事情。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椪柑的爆涨和爆跌,只是需要比较合理的稳定收入预期。而这正是柑橘进入期货市场以后的好处。
去年,也是湘西椪柑的丰收年,产量大约比2006年增加10以上。但是,由于开始的柴油紧张,后来的特大冰冻灾害,湘西椪柑严重滞销,广大果农心急如焚。春节前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椪柑基本销售出去了,但价格极低,有的甚至连生产成本的一半也补不上。因为上好的60(毫米)以上的椪柑,也就0.4元/公斤出售。
据有关专家的调查研究,其实从2005年开始,湘西椪柑的销售困境就已经显现;只是今年初的特大冰冻灾害,才让我们最终清醒过来。
为什么呢?因为目前我们湘西椪柑的生产销售,有三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一是优质品种少,产品缺乏竞争力;二是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三是销售渠道不畅,价格爆涨、爆跌。
如何才能有效克服这些困难,尽快使我们湘西的椪柑产业冲出重围呢?
一、加强科研攻关,提高椪柑品质。
椪柑,又叫芦柑,品种来源于日本,属于柑橘类中最优良的宽皮柑橘品种,更是我国宽皮柑橘的优势类型和主要出口类型。中国的椪柑产量世界第一,湖南的椪柑产量又居中国第一,湘西的椪柑产量又是全省第一,并占全国份额的13。但是,湘西的椪柑发展还有许多尚待突破的地方。首先,目前的椪柑是中熟品种,应该尽快研究出早熟和晚熟的品种,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一窝蜂地扎堆上市现象。其次,特别注意我们的椪柑产品,要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方向迈进,使我们的产品获得国际标准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让湘西的椪柑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最后,不要盲目追求高产,要探索出一条既有一定产量、又能保持品质,挂果没有大小年的生长发展模式,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二、适当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多年来,湘西椪柑发展是遍地开花、规模细小,所以生产成本往往居高不下,在销售环节也难免处于不利境地。政府可以考虑鼓励和引导各村柑橘大户的联片经营,以扩大生产规模;再通过这些大户与公司联合,进一步把椪柑生产做大做强。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出台如鼓励烤烟发展一样的优惠政策,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农,给予他们通水、通电和通路的便利,以切实降低他们的生产、销售成本。
三、组织营销合作社,大力培训经纪人。
目前我州的椪柑销售情况大都处在自发营销阶段,不仅增加了销售成本,也容易造成当地人恶意抬价,或外地客商故意压价等不良现象。其实,这些行为的结果,最终损害的都是果农自身的利益。政府在促使椪柑销售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对于组织椪柑营销合作社或椪柑销售协会的工作方面,不少县、乡镇在这方面是有招牌、无活动,因为既无人员,又无经费。政府应该切实把他们组织起来,真正发挥这些销售合作社或营销协会的作用。另外,要注意各地经纪人的发展和培训工作,让他们成为在椪柑销售市场大海中的游泳健将,成为连接外地客商和当地果农的桥梁。笔者曾经问一个里耶的椪柑销售经纪人:你知道附近重庆,有个柑橘销售的网站吗?他说,我上网就是打游戏,哪里晓得柑橘销售还有网站?
四、注重宣传,唱响品牌。
由于今年初的冰冻灾害,湘西的椪柑销售惊动了国家商务部。这时,有我们的人到北京一家超市调查一些工作人员及顾客:你们知道湘西椪柑吗?大家都摇头。给他们吃了椪柑,竟让他们惊叹不已——中国还有这么好吃的水果?可见,我们湘西椪柑还是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竟!其实,我们这里打着别处的椪柑牌子,进行销售而不知“羞耻”的现象还大有存在。在销售方面,泸溪县的椪柑销售宣传就是学习榜样;龙山县里耶镇比耳村的脐橙销售宣传也是值得称道的。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大力唱响我们湘西椪柑品牌,扩大知名度。各县也可以考虑举办像椪柑节一类的活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还有,我们可以给自己的椪柑注册原产地标记(原产地标记不同于注册商标,明确原产地的作用在于证明产品的正宗),这样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促进品牌增值和产品的销售,并且保证产品不受侵犯。
五、做好椪柑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像椪柑这样的水果,鲜果存放数量过多、时间过长(如采用保鲜、泠藏等技术),终究也不是生财之道,必须要走椪柑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道路。这方面,我省是走到全国前面的。但我们湘西则处于劣势。保靖的喜阳集团还是做得有声有色。像柑橘类的罐头加工,橙子汁、柑橘粉等的制作,柑橘皮渣的利用,就目前我国的技术来看,都比较成熟了,需要的是资金和人才的引进,需要的是政府的引导和参与。比如,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橙子汁大多数还是依赖进口,而每年还有30万吨之多的柑橘皮渣,尚待利用。可见在柑橘(以椪柑为主)的加工利用方面,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六、纳入农业保险,进入期货市场。
近十几年,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现在,有关省市也在积极进行将柑橘(当然包括椪柑)纳入农业保险范围的试点。从我州来看,目前还是个零。大力推行柑橘保险,特别是广大果农遇到今年初的大灾、巨灾以后,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对于维护广大果农的切身利益,促使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同时,这种政府出一点、果农出一点的保险方式,不仅让果农收入没有大的损失,也让政府的钱花得更实在、更明白。比如,今年冰冻灾害以后,政府为了加快椪柑的销售、减少果农损失,开支了金钱、花费了精力,但真正让果农受益多少呢?老百姓是折本打倒算,还不是让销售商赚了。何况,谁又能肯定,一些钱没有进入少数官员个人的腰包?最后,让柑橘(同样包括椪柑)进入期货市场,也是让广大果农高兴的事情。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椪柑的爆涨和爆跌,只是需要比较合理的稳定收入预期。而这正是柑橘进入期货市场以后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