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部肯定《南昌晚报》卖橘策划
称报道活动对区域柑橘市场“有如此巨大拉动作用,全国罕见”
□五星垦殖场500万斤滞销橘全部卖出
□我市柑橘销售市场逐渐回暖,柑橘销量五天来翻了一番
记者 李松云 肖芳 邹新晖 实习生 李云 沈勰
连日来,本报“献爱心 帮橘农”追踪报道如同巨石投水,给低迷的南昌橘市注入了强劲活力,市民买橘子的多了,橘农贱卖橘子的现象没有了,水果批发市场上,橘子成了最畅销的品种……截至昨日下午,南昌市五星垦殖场滞销的500万斤早熟橘销售一空,本报报道为他们的中晚熟橘子也打开了可观的销路;短短五天,我市柑橘销售量翻了一番!
在本报报道中“受益”最大的五星垦殖场昨日给本报送来感谢信,希望通过本报对读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达谢意。这次报道活动不仅在南昌和江西引起广泛反响,而且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称,像《南昌晚报》这样,一次报道活动对区域柑橘市场“有如此巨大拉动作用全国罕见”。
【直接影响】
500万斤滞销橘销售一空
“通过你们的报道,我们500万斤早熟橘已销售一空。”昨日,五星垦殖场园艺分场场长万峰欣喜地告诉记者。当天,他们现场又卖出了30万斤橘子,并且还签订了一份100多万斤的购橘合同。“接下来的几天,批发商将每日从我们这采购十几万斤橘子。”万场长称,除此之外,这几天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前往垦殖场摘橘子,往日寂静的垦殖场,如今热闹非凡。
“橘子一般分早、中、晚三批成熟,我们场里还有橘子,欢迎市民前来采摘。”他兴奋地说,青山湖香溢花城近300名业主就已和他们约好,将于本周六来垦殖场采摘橘子。日前,还有其他市民和批发商向本报或五星垦殖场咨询是否还有橘子卖,对此,万场长告诉记者,目前垦殖场还有近250万斤中晚熟柑橘在陆续成熟,再过几天,场里约100万斤中熟橘将成熟。
万峰胸有成竹地说:“现在,我们垦殖场在外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各种销售渠道已打开了,这些中晚熟柑橘的销路已完全不成问题!”
【间接影响】
全市柑橘销量大幅回升
连日来,随着本报“献爱心 帮橘农”报道活动的不断升温,我市柑橘销售市场渐渐回暖。昨日,记者从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近日市场柑橘批发量上升到150吨左右,已接近“广元柑橘事件”发生前的销售水平。
“《南昌晚报》关于橘子的强势报道我们每天都关注,它最大的作用是消除了市民对柑橘的疑虑!让大家都来吃橘子。”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副总经理沈骅对本报活动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说,经过前一段时间各主产区的努力以及媒体正面舆论引导,我市柑橘销售市场回暖迅速。据介绍,自从广元柑橘事件发生后,从10月25日开始,全市柑橘出现滞销情况,每天该市场销量为100吨左右,最低时仅60吨左右。近日,柑橘销售渐渐回暖,达到每日150吨左右,已接近10月25日以前的销售水平。
市委农工部农业发展处负责人刘亮对本报活动同样十分赞赏,他介绍道,从11月8日以来,我市柑橘销售逐步回暖,特别是晚报报道的近五天内,柑橘销量翻了一番,12日才800吨,昨日已经达到1560吨!
大量橘农不再贱卖柑橘
“目前温柑批发价在0.7元/斤左右,南丰蜜橘批发价在1.6元/斤左右。”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果蔬交易处邓先生介绍说,从10月25日开始,全市柑橘出现滞销情况后,柑橘价格直线下跌,最低跌至0.3元/斤左右。“最近价格回升了不少。”邓先生说,去年温柑批发价为0.8-0.9元/斤,南丰蜜橘批发价为1.8-2.0元/斤,现在的价格虽与去年还有点差距,但已经比前段时间上升了许多。
“媒体的正面宣传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南昌果业协会副会长邹波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柑橘贱卖仍鲜有人问津,现在销售已基本恢复正常,随后上市的沙田橘等橘子的销售应该比较可观。价格上升的背后是大量橘农不再贱卖柑橘,虽然他们预期的收益可能无法达到,但成本基本可以收回,这也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柑橘的产业链。
【各方声音】
国家农业部:晚报报道产生的巨大拉动作用全国罕见
今年四川广元柑橘事件的负面影响波及全国橘子市场,各地有关部门也开展了一些促销活动。但据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工作人员称,像《南昌晚报》这样一次报道活动对区域柑橘市场“有如此巨大拉动作用,全国罕见”。
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综合处一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前不久,农业部针对全国性柑橘市场不景气现状,专门开展了一次“柑橘产销对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柑桔市场目前仍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媒体的大力关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相关人员得知本报“献爱心 帮橘农”系列策划活动,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帮助南昌橘农卖出500万斤橘子后,高度评价此次帮扶行动,他说,在媒体新闻助推下,仅五天时间,一个城市的橘子销量翻番,直接帮助橘农卖出500万斤橘子,在全国来说,有如此巨大拉动作用的活动也极其罕见。
橘农:今年收回成本没问题
我是五星垦殖场最大的橘农(注:五星垦殖场橘农罗为),今年承包了1000亩橘园,总投入达数十万元。年初的冰灾,我就损失了五六万元。橘子滞销问题出现后,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欲哭无泪,我几乎做好了破产的打算。
幸亏晚报的报道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帮了我的大忙。今年收回成本没问题,可能还略有赢利。
感 谢 信
《南昌晚报》读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2008年是柑橘产业的不幸之年:年初,遭遇了冰冻雪灾;深秋至初冬,正值销售旺季又受四川广元柑橘事件的影响。还在一个星期之前,五星垦殖场3000亩橘园、近500万斤橘子面临滞销。我场400户橘农焦急万分,欲哭无泪!在这关键时刻,《南昌晚报》策划的“献爱心 帮橘农”系列活动如雪中送炭,仅用几天时间便帮我们解决了橘子滞销问题。
从13日到现在5天时间内,《南昌晚报》强势报道我场产品优势,倡议市民购买本地橘子,呼吁爱心企业和经销商来我场进货,在社会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几天时间,我们接到一千多个咨询电话,数以百计的热心人士来我场橘园采购橘子,几十家企业主动与我们联系洽谈收购事宜……几天时间我场共销售橘子250万余斤,订出200万斤。目前,我场早熟橘已基本销售一空,中晚熟品种也在陆续预订中,由于量少(约250万斤),依照目前销售形势,完全可以在霜冻前销售出去。
这次活动让我们深深懂得了“同饮一江水,同为一家人”的含义,我场今后将以感恩之心奋发图强,继续做强做大,为市民奉献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五星垦殖场及400户橘农,对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南昌晚报》读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此致谢!
南昌市五星垦殖场
2008年11月17日
【晚报评论】
一条短信让四川的橘子成了瘟神。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成千上万的果农百口难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橘子烂掉,无辜遭受巨大损失。11月13日,本报推出报道,开始为本地橘农推销橘子,一场“献爱心 帮橘农”新闻战役悄然打响。首战告捷:“一天40万斤橘子被认购”;趁胜追击:“果品公司一口气订橘120万斤”;多点开花:“本报吃橘子比赛今日开战”……一篇篇报道掀起一层层爱心浪潮。无数热心人士陆续参与到这场帮扶橘农的活动中来。仅仅五天,原本可能烂在橘园的500万斤柑橘奇迹般地找到了买家。
16日上午,南昌市象山文化广场上,一辆大卡车前,数百位市民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待。其实,车上的橘子不是最便宜的,也不是质量最好的,甚至因为人太多,市民连尝一下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他们毫无怨言,最久的等了一个多小时,只为买一箱、两箱完全可以在其他摊点买到的橘子。
两个多月前,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产奶粉销量降到冰点。同样是本报,策划了“喝放心奶,我们在行动”新闻活动,向社会征集40名奶制品考察员。短短三天,就有一百多位市民要求报名。他们都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上街调查、到企业考察,并写出自己的报告……他们不计任何报酬,旨在和本报一道,探究当前市场奶制品是否安全,为更多消费者辨明方向。
在这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处世理论仍大有市场的年代,透过这两件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情,记者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感受到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和进步。原来在你我身边,很多人都愿意在自己消费的同时奉献一份爱心,在自己付出的同时担当社会责任。这种可贵的公民参与精神同样令人感动、令人肃然起敬!
“勇敢地站出来。”不一定要在歹徒抢劫的时刻,也不一定要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如果许多人都愿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平凡中绽放自己的善良与美丽,一定能在阴霾笼罩时,拨云见日,给世界带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