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打造千亩“三峡橘海” 小柑橘让农户荷包更鼓
重庆忠县涂井乡友谊村位于长江边一半岛之上,10年前,村里1004户人家几乎仅靠务农为生,每人每年近900元的收入,让生活有些紧巴巴。如今,通过万元增收工程,农户们种起柑橘。每年,连绵的“三峡橘海”都会为每人带来1万余元收入,较10年前翻了10多倍。
李宗仕是涂井乡党委副书记,提到这片橘海,他的脸上是掩不住的自豪。李宗仕说,2001年9月,为让农户们荷包更鼓,当地政府决定大范围种植柑橘,打造现代化基地果园。但最初,这个想法并未得到大家理解,一些农户甚至会趁天黑,偷偷往抽干水的地里重新注水。为此,干部们带头改造自家水田,打消了农户疑虑。
据李宗仕介绍,果园所用夏橙果苗,均是由美国引进的洋品种。从栽种的第4年起便可结果投产,一直结果到第25年。果实成熟虽需经1年多时间,但与国内其他品种相比,该品种维生素C含量高,口感略带果酸,很受市民青睐。凭借优良的品质,除供应本地饮料商外,这片柑橘还接到澳门、新加坡厂商发来的订单。
站在果园观景台,连山的果树上挂满了金黄柑橘,形成一片“三峡橘海”。李宗仕说,目前,整个果园面积达1687亩,定植果苗63986株。从购买果苗、施肥打药到收果、销售,当地政府都会为农户提供财政补助和统一指导,即使仅靠两位老人,也能把自家的果林打理巴适。
谈到收入,李宗仕算起了一笔账:按照平均每亩产量2.5吨计算,柑橘收获时,农户可获利近4000元。除去600元的农药、化肥成本,每亩柑橘纯收入近3400元。“按照平均每人2.8亩地计算,每位农户的年收入早已过万啰!”
李宗仕是涂井乡党委副书记,提到这片橘海,他的脸上是掩不住的自豪。李宗仕说,2001年9月,为让农户们荷包更鼓,当地政府决定大范围种植柑橘,打造现代化基地果园。但最初,这个想法并未得到大家理解,一些农户甚至会趁天黑,偷偷往抽干水的地里重新注水。为此,干部们带头改造自家水田,打消了农户疑虑。
据李宗仕介绍,果园所用夏橙果苗,均是由美国引进的洋品种。从栽种的第4年起便可结果投产,一直结果到第25年。果实成熟虽需经1年多时间,但与国内其他品种相比,该品种维生素C含量高,口感略带果酸,很受市民青睐。凭借优良的品质,除供应本地饮料商外,这片柑橘还接到澳门、新加坡厂商发来的订单。
站在果园观景台,连山的果树上挂满了金黄柑橘,形成一片“三峡橘海”。李宗仕说,目前,整个果园面积达1687亩,定植果苗63986株。从购买果苗、施肥打药到收果、销售,当地政府都会为农户提供财政补助和统一指导,即使仅靠两位老人,也能把自家的果林打理巴适。
谈到收入,李宗仕算起了一笔账:按照平均每亩产量2.5吨计算,柑橘收获时,农户可获利近4000元。除去600元的农药、化肥成本,每亩柑橘纯收入近3400元。“按照平均每人2.8亩地计算,每位农户的年收入早已过万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