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果树事业诠释科技魅力
镜头二:
创新培训服务形式
用视频诠释果树科技魅力
2009年12月20日,城北乡张家岭桃园里,徐明举用自己的DV拍摄果业局王宝举同志培训果农讲课的场景。当时在培训现场的县组织部远教中心张世纪主任问他,你拍这些视频干什么,他说,想把培训的现场记录下来,有机会刻成光盘,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自己回去也好再学习。张主任对他说看是否把视频整理一下拿到远教台播放。他当时就答应了。事后想想他自己当时答应的太草率,首先他对视频拍摄完全是凭一种爱好,没有专业的视频制作技术,再说果树技术培训通过视频来体现并要在费县远教台播放在费县属首次。可是既然答应了,他就只好硬着头皮去做。
那时候办公室里连电脑都没有,正好他对象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拿来用。接着,他就到书店自己花钱买来绘声绘影视频制作方面的书籍,回到家里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搜索下载安装视频编辑软件,一切都是在艰难的摸索当中进行,制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要想搞好果树技术服务,必须创新服务新形式。制作电视专题是一种很好的服务果农的新形式。制作电视节目看似简单,其间也充满了太多的艰辛,需要知识更需要有奉献和爱心。
2011年1月,朱田镇梨库套老廉的山楂园里,临沂电视台《乡间》栏目记者李丽记录下了他为果农讲解山楂修剪技术的沙哑声音,那天他带病(感冒发烧)讲课,嗓子都变得沙哑了,但他还是坚持给果农讲解示范山楂修剪技术,因为他们问的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看着他们对果树知识的渴求,他没有拒绝,他也对同行的记者说,我们以后就要到这些偏僻的山区来,这里果农更需要我们。
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节目制作就这样一路走下来。期间充满了汗水和艰辛,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开始加班时他都要和门卫老张打招呼给留着门,后来加班多了,门卫老张也摸准了他的加班规律,只要是晚饭后看他办公室里亮着灯,就直接给留着门,这样也就不用给老张打招呼留门,也省了他的心。有多少次夜里12点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最清楚。看着一期期节目相继制作播出,领导认可,果农喜欢,他感觉什么劳累辛苦都消失了。他也强烈的感受到了果农对果树种植技术和知识的渴求,更增强了制作好节目的信心。
2011年1月,根据情况他建议局里将果树专题节目进行了整合升级,节目定名为《果业在线》,由徐明举策划拍摄制作,整合后的节目更是得到了果农朋友的认可和好评。近年来他先后配合临沂电视台《乡间》栏目,费县电视台《温河纪事》栏目制作果树科技题材的节目60余期,其中为果农解决技术难题节目35期,宣传推销果品解决卖难问题10期,介绍费县果业新技术5期;制作果业在线18期;其他果树专题7期。各类节目在临沂电视台、费县电视台、费县有线电视台远教频道播出时间共累计约1200小时,收看观众达60万人次,让果树新科技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受费县广大果农的欢迎。通过宣传提升了果业形象,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费县果业的发展,投身到费县果树事业中来,也让果农切实得到了实惠。
2012年1月徐明举还创办了国内首家能进行果树技术直播讲座的果农乐视频网www.guonongle.com,自建站开播半年多来,已进行讲座170期,收看直播的果农达3.6万人次,建立果农乐QQ群3个,已有Q员800人。上传至优酷、土豆及本网站的讲座视频点击播放达50万次,在国内果树种植户中引起强烈反响,山东各地的果农纷纷打来电话进行果树技术咨询,大家对果农乐搭建的技术服务平台给予充分肯定,并引起了山东省农业厅水果创新团队各专家的注意,并成为水果创新团队的果树技术服务平台,徐明举被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创新团队吸纳为首席专家成员,成为基层技术人员加入水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成员的第一人。
镜头三:
果树热线
成了果农的最爱
自从在电视上公布了他的手机号码15092885777,就成了果农朋友咨询交流技术的热线。很多认识他的人问他烦不烦,他说,倾听果农的声音,就是责任和奉献。
1、“喂,你好,老潘,有什么问题请讲。”
“徐老师你好,我的板栗树该高接换头了,你看你有时间吗,能来一趟给指导一下吗?”
“我看这两天情况,尽快去你那里,去时我给你电话联系。”
2、“喂,徐老师你好,我是新庄镇的张中全,我种了70亩大枣,不知怎么管理,能否给指导一下?”
……
2012年5月10日,在陪临沂电视台《乡间》栏目记者去上冶镇做葡萄节目的车上,这样的电话接了有4个,每接完一个电话,他接着就拿出一个记录本记录下号码和咨询的信息。同去的临沂台尹晓丽记者问他,徐老师你记这个干什么,他说,每天打电话来的人很多,有代表性的他都记录下来,果农朋友打电话来说明有问题困扰着他,必须想办法给解决,能当时电话里说清楚的就直接给予回答,不能说明白的就记录下来有时间到现场去看。一年下来接到的咨询电话有3000多个,由于手机记录不了那么多号码,就记在本上,也便于回访联系。他记录本换了3个,有1500多个号码和咨询的问题都有记录。解决果农反应的问题600余个。为了更及时服务果农他还经常骑摩托车到果园里去,光摩托车就换了三辆,跑了多少路已是无法统计。通过多次交流和到果园里现场指导,有些果农也成了他的知心朋友。这样的果农户很多,每当看到他们有了好的收成,他也是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
对徐明举来说,这样的镜头很多很多:参与策划组织了费县大田庄乡大樱桃擂台赛暨自驾游采摘节活动、费城镇葡萄评比擂台赛;通过互联网费县组织部远教中心远教QQ群、费县果业局信息平台等途径来解决果农朋友遇到的问题600余个;组织果农县内参观学习3000人次;组织果农大户到烟台、青岛参观学习苹果、葡萄种植管理技术5次;组织临沂市民到费县参与采摘活动16次;组织果品营销的大户到果农果园里收购果品500万斤,解决了部分果农卖果难问题。为了更好服务于费县果树生产事业,把费县果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果农大户、营销大户、优质农资供应商、修剪队、嫁接队等组织联合起来,他策划成立了费县果树产业协会,为政府和果农排忧解难,建立联系的纽带,协助果业局、科协等部门开展好果树技术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员,徐明举在果树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我省果农有无限挚爱的赤子之心,他有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对果树事业有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他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努力钻研果树科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生在农村,深知农民的贫穷;常在农村,深知果农种田的艰辛;工作在农村,深知农民的渴求期盼。他视果农朋友为亲人,勇当服务三农的实践者,将所学果树知识奉献于社会,服务于广大果农朋友,为山东果树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