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秋山“不知火”火了

覃奎在有机橘园采摘
本报记者吴平文/图
枝头保鲜 脾胃保健
在“不知火”的种植基地,记者发现已经长出第一茬果实的枝头上又爆出鼓鼓的花蕾,到4月份,就能看到“花果同树”的奇异景观。长秋山果品协会技术员徐建告诉记者:“作为优质晚熟的杂柑,"不知火"在树上成活期长,从开花到成熟有一年的时间,既保证了果实在成长期间积淀足够的营养,又在枝头天然保鲜。”
记者看到,“不知火”在装箱过程中还连带着白色的纸袋和三两片枝叶,据介绍,这种纸袋防水、防冻、防虫,在运输、存放和销售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水分流失。让裹在里面的“不知火”吃起来就和刚摘下的别无二致。
3月20日早上,古佛村还举办了果农之间果品品质大竞技,通过仪器测得“不知火”的糖酸平均比例在14%-19%。徐建介绍说:“有的柑橘即使含糖量不高,但只要它果酸少,尝起来就觉得很甜,其实营养价值未必高。而"不知火"果酸含量高,酸甜比例较优,对于人体的消化吸收系统都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有机示范 致富典范
2004年以前,长秋山漫山还是老品种脐橙,古佛村七组黄玉芬告诉记者,当年的脐橙收购价每斤只有0.3-0.5元,她上有老下有小的四口之家,年纯收入只有3-4千元,日子捉襟见肘。
通过近十年的高改嫁接换种,今年她的“不知火”田间采摘价达到每斤3.4元,去年仅“不知火”一项的纯收入就达到6万元。现在她家买了一辆宝骏轿车,修起了二层楼,物质水平上去了,精神上也轻快多了,“有空闲的时候我跳跳广场舞,打打腰鼓,做做毛绒针线活;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在取得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的1500亩柑橘示范园,村民覃奎正在采摘果子,田间竖着一架高效灭蚊灯,郁郁葱葱的果树丛里片片黄色害虫诱杀板格外引人注目。覃奎告诉记者,现在对树体损害较大的金龟子和蚊子已经可以通过这些物理措施进行防治,唯独臭虫可能导致果皮表面不光滑,但套上纸袋后,从上一年的9月份直到采摘期间,基本不打农药。覃奎算了一笔帐:“一斤果的成本,包括农药、化肥、人工在内,大概1块1角钱。”
“2012年,我们安装了滴管系统,实现了精准灌溉,所以今年虽然天气干旱,但由于灌溉到位,我们的果子水分还是足足的。此外还购置了灭虫灯50盏,黄板10000个,每盏灯的灭虫覆盖面积能达70亩。今年,我们还将启用抽施粪机1台,逐年降低复合肥的使用比例,结合生态灭虫、生态除草,把"有机"做到名至实归。”徐建介绍道。
长秋山海拔高,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等特别适合“不知火”的生长。该区域内无工业企业,是典型的山区纯农业乡,随着交通条件优化,该乡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结合产业调整和气候特点,宜林则林,把地理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在深化扶贫开发、带农增收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品牌建设道路。目前,该乡柑橘年产量2500万斤,已注册“丑甘”、“长秋山”两个果品商标,从纸袋到包装盒,保持品牌统一度,一方面品质优化不放松、一方面市场行情严把控,长秋乡逐步迈向“中国优质柑橘第一乡”。
作者: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