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鄂西深处黄金梨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内蒙古广播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43票  浏览6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27日 15:56
  在湖北省西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梨专业村---黄坪村。经过的几年的发展,“黄坪黄金梨”已飘香海内外,村民们也告别了闭塞与落后,走上了特色种植的富裕路。
  
  华彩中国采访团记者马佳、施阳、赵馨、罗华、胡松、王玉甫报道:我是华彩中国采访团宁夏台记者马佳。我们来到恩施州宣恩县黄坪村发现,这里除了青岩石,就是漫山遍野的梨树,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翔有些遗憾地说,再早三、四天就可以看到挂在枝头那一树树金灿灿的香梨。
  
  姚元翔说,这个土家族、苗族、侗族聚居的村子,过去是“中间一条路,两面都是坡,大米吃不饱,包谷也不多。”“在没种黄金梨之前,我们主要种水稻和玉米,2004年以前,我们的人均收入是1000多块。”
  
  2004年,湖北清江松乐农产品有限公司将韩国黄金梨品种引进黄坪村,由公司提供种苗并订单回收商品梨。
  
  黄金梨属于无公害优质水果,皮薄、汁甜、口感细腻,这种高档水果在欧洲一公斤可以卖到20欧元。黄坪村的机会来了。
  
  然而,弃粮种梨,风险巨大,如何从零开始种植这种能够向欧盟出口的高档黄金梨,对这个贫穷的小山村更是一种考验。
  
  “确实农户观念的改变要下很大功夫。2005年欧盟有机食品检查委员会检察员来检查的时候,外边有个客商进来的时候带了一个敌敌畏的箱子,丢在我们的基地里,检查员就给我们出示了黄牌。”
  
  有了这样的波折和教训,黄坪村开始严格采用无公害种植标准,并且引进了梨园套菜、林下养鸡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跨过高门槛的同时,也确保村民有一笔不低于种粮的稳定收入。同时,由松乐公司提供担保,帮助村民从信用社贷款。
  
  目前,全村适宜栽植的1850亩当家田,全部变成了“产金下银”的梨园,并发展无公害蔬菜1000多亩,培植梨林下养鸡专业户30多户。作为土家族,姚元翔最高兴的是这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摆脱了贫困,黄坪成了恩施有名的特色经济村。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这个产业基本上一步步做起来了,最好的每亩可以达到8000元,基础设施基本上已经建成了,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变,农民的收入每年都在增长,2008年,人均收入能达到3100多元。”
  
  摘掉了穷帽,这个民族聚居的小村子开始琢磨把日子过得更好。目前,全村修通了10.7公里的村级经济循环路,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90%的农户建了沼气池。现在的黄坪村,串寨路、连户路,花草树木掩映中的农家小院,一幅田园美景。
  
  在姚元翔家宽敞的土家族院坝前,记者品尝到一枚黄金梨,那个水灵儿、那个甜蜜,沁到了心底……
  
  作者:王玉甫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