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苹果支书”张国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甘肃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9票  浏览10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26日 13:58
  泾川县丰台乡张观察村家家户户有苹果园,人均果园面积一亩半,户均果园面积近7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苹果村”。
  
  42岁的张国杰,已经在这里当了10年的村支书了。
  
  忘不了“冰雹事件”
  
  张国杰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张特殊的照片。
  
  今年,张观察村的苹果园遭遇了三次冰雹,张国杰记忆犹新:6月份的一次,只有黄豆那么大;8月份的一次,擦着村子的边过去了。他把7月18日的那一次叫做“冰雹事件”:冰雹从晚上8时开始下,持续了近30分钟,最大的冰雹足有鸡蛋那么大。张国杰说,冰雹打在苹果上,就像打在人心里。
  
  冰雹刚过去,他就拿着手电筒去地里看了灾情,并向镇上汇报了情况。然后,拣了最大的一颗冰雹拿回家里,放在茶几上,拍下了这张照片。
  
  第二天早上,县上的人来了;下午,市上的人来了。白天的景象,比晚上还要惨:地上的树叶铺了一层,树上的苹果伤痕累累。
  
  这一场冰雹,给全村的苹果产业造成了数百万元的损失。他拍的那张照片,成了随后评估损失的重要“物证”。“苹果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也是每家每户的精神寄托。”张国杰说,冰雹过后,市上、县上、镇上都给予了充分关注,村上也没有丧失信心,立即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喷洒杀菌剂、愈合剂和营养剂,打了一场漂亮的“苹果保卫战”。
  
  最感谢“妇女同志”
  
  9月6日,记者到张国杰家里采访的时候,茶几上放的就是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他拿起苹果,又说起了那场冰雹:下冰雹时,苹果已经套上了袋子,否则损失会大得多。
  
  给苹果套袋,本来是提高苹果“品相”的一项措施,在今年的几次雹灾中,却意外地起到了保护苹果“性命”的作用。
  
  给苹果套袋,是经营果园最辛苦的一项工作,但妇女是绝对的骨干力量。
  
  张国杰说:“标准果园一亩地56棵树,一棵树500只苹果,一亩地就是近3万个苹果。要让苹果卖上好价钱,就得给所有的苹果套上袋子。”
  
  据说,村里手最快、最巧的妇女,每天可以套5000只袋子。但是,给苹果套袋的时候,村里的人手仍然严重不足。张国杰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级劳务办,组织专门的套袋队伍进驻村子,这其中80%也是妇女。
  
  张国杰形容村里的妇女是“常吊在树上的人”。除了套袋,蔬花、蔬果、摘袋、摘果,果园里的大部分活,都是妇女做的。
  
  他因此特别佩服和感谢“妇女同志”:“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张观察村的苹果产业。”
  
  永远的“苹果情结”
  
  当支书10年了,每一年,张国杰都提出要为村上办一件实事。今年的实事也兑现了,一座投资600万元库容5000吨的果库,已经在不久前建成了。他说,全村正常年份生产的商品果,全部可以储存在这里了。
  
  每年,村上都要举办一次赛果赛园大会,比谁家的苹果好,比谁家的果园好,还要进行表彰奖励。他一直想着,要把张观察村的苹果种成最好的,把张观察村的果园建成最好的。
  
  每年11月到次年的1月,是苹果销售季节,村子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上门拉苹果的汽车。但是,果农与客商因为苹果价格和等级问题也经常产生纠纷,然后都会找到张国杰“主持公道”。张国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先做自己人的思想工作”,让果农往远处想:明年的销售怎么办,价格下跌的时候怎么办,人家不来收购的时候怎么办?他说,我们是“靠苹果吃苹果”,客商因我们的苹果而来,我们就得争取让每一位客商都成为“回头客”。
  
  今年的苹果还没有到销售的时候,张国杰似乎已经进入了销售状态,他又一次拿起茶几上的一个个苹果:“这个受了重伤,只能当果汁原料卖;这个面上有几个小点,可以当残次果卖;这个没有一点问题,完全可以当全商品果卖。”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