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丰收了 宜宾县喜捷镇六旬果农却哭了
只卖柑桔不接受任何捐赠
记者了解到,唐中林夫妇共种植了30亩果园,每年十一月左右,是柑桔丰收的季节。往年,柑桔产量小,夫妇俩肩挑背驮,最终能把所有柑桔运出去卖掉。2012年四五月份时,夫妇俩看着果园里果实挂满枝头,起初好不兴奋,在他们看来,一年辛勤的付出总算有了收获,但随着枝头上的果子越来越多,他们的兴奋渐渐被烦恼代替。
果子成熟后,夫妇俩进行了分工,唐中林的老伴负责把果子挑出去卖,唐中林则负责采摘、保鲜处理。“我一个人足足忙活了一个多月,才把树枝上的柑桔摘得差不多了,为了防止这些柑桔发霉烂掉,每个柑桔,我都会包上保鲜膜,每晚要忙到次日凌晨一两点钟才收工。”唐中林伸出一双手让记者看,上面布满老茧并多处开裂。
“单是买保鲜膜,都花了好几百元钱,还不算装柑桔的篮子及前期人工、化肥等开支,如果两万斤柑桔卖不出去,前期借的债务就没法还了。”唐老太太说。
看着唐中林老太太满头白发,记者一阵心酸,想捐钱给他们,但她坚决拒绝。“我们不是穷人,只卖柑桔,不接受捐赠,如果柑桔卖不出去,我们宁愿饿死。”她说。记者不由仔细打量这位农妇,大冷天的,她却穿得很单薄,一件破旧的运动衫,外面套着一件破旧的毛线背心。她的家是一楼一底的砖瓦房,客厅内一张沙发烂得见底,几张板凳不是少胳膊,就是断腿。
由于唐老太太坚决拒绝捐赠,记者提出给她买50斤柑桔,多了实在也提不动。唐老太太给记者装了两口袋柑桔,坚决不收钱。她说:“你大老远赶来采访,很辛苦,一双鞋子沾满了泥巴,我们怎么能收你的钱,这些柑桔送给你,你带在路上吃吧。”记者不答应,硬要把50元钱塞进她的衣兜。推来推去,她诚恳地说:“刚才我没有用秤称重量,但估计这两袋柑桔没有50斤,大概只有30斤左右,这样吧,我就只收你30元钱。”最后,唐老太太不由分说硬把20元钱补给了记者。
在返回宜宾的路上,唐老太太老俩口坚决要送记者一程,并不由分说帮记者扛那两袋柑桔。看着老太太蹒跚的步伐,记者不由一阵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