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广东果农学做淘宝 为水晶梨打开畅销之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8票  浏览16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7月15日 15:25

  销售新思路 创办电商协会助农民“触网”
  
  连州产有菜心、水晶梨、腊味等质优农副产品,但由于运输困难和渠道不畅,大多数的农副产品缺乏包装,没有真正“走出去”。为此,扶贫干部和当地商家联手成立连州首个电商协会,扩展销售渠道。
  
  黄丽霞只有20来岁,作为协会草创成员的她已经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农民口中的“电商达人”。3年前,她在广州知名电商唯品会工作,两年后她又到广州电商协会谋求发展,任秘书站助理一职。2014年,她毅然回到家乡连州联合各方力量筹建连州电商协会。她表示,连州的电商很有潜力,只是缺乏成熟的运作。
  
  黄丽霞透露,连州电商协会除了为农户推销白茶、薯干、水晶梨等农副产品外,还邀请了淘宝大学讲师、淘宝运营实战专家对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淘宝网店营运实务进行分享。另外,协会还对农户进行专业辅导,鼓励他们开通淘宝主动“触网”。据统计,连州电商协会已完成第一期培训班,为352人提供电商培训服务,协助青年学院开通网店62家,参加实操个别辅导96人次。近一个月第一期学员网上销售196单,销售金额达13100元。
  
  特写 广州青年的大山扶贫梦
  
  2013年6月以来,一群广州青年来到清远连州市的贫困山区驻村扶贫,他们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通过努力让连州的贫困山村走上稳定致富之路。42名驻村干部(26名来自荔湾区)大多年轻而富有朝气,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讲就是“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给山区带来一股新鲜空气”。
  
  作为东陂镇驻村干部推举出来的“片长”,驻革命老区前江村的梅松谈到驻村干部感受时说:“扶贫开发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只有舍弃‘小家’才能成就‘大家’,相信好人一生平安”。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这群广州青年毅然决然选择了到大山扶贫逐梦。
  
  驻组干部谢铭冠、驻西塘村的李伟聪、驻前江村的蒋粤斌等扶贫干部驻村数月后,由于回家少,没有时间陪小孩,孩子不黏爸爸。驻连州市工作组的驻组干部肖学坤、驻七村的刘敏学、驻塘联村的卢泳瑞、驻石马村的张志文等扶贫干部都是30岁前后的单身“剩男”,来到山区扶贫,他们或因两地分居和女朋友闹矛盾,或交际圈子缩小了缘分难觅,人生大事成了“难题”。
  
  驻大江村的李达文、李汉华的老父亲均患重病,长期住院治疗。李汉华的父亲在他驻村数月后不幸辞世,他未能赶到医院和老人道别,留下遗憾。李汉华回忆起父亲的故事时动情落泪:“父亲最后还是走了,而母亲因此患上忧郁症,家里只有哥哥和妻子照顾,每次回到家,患病母亲总是劝我不用担心,好好为农村服务。”
  
  帮扶数据
  
  “双到”工作队队长陈鸿钦透露,广州帮扶连州资金筹集力度很大。共为连州筹集资金达11640.65万元,其中广州各帮扶单位自筹2918.51万元,广州各级帮扶单位财政扶持资金2051万元,广州各帮扶单位为每村贫困村筹集资金平均达465.63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