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三亚木瓜哥”灾后发微博送瓜 引众多市民采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三亚晨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598票  浏览52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10月30日 12:45


  
  邓福斌自信地告诉记者,目前,海南省几大专业种植木瓜公司以及几百户种植大户都从他这里购买幼苗,然后由他指导种植,这令他十分自豪,其公司出售的幼苗已经占据海南市场的30%左右。现在,他每个月都得出岛一次,专门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地让自己公司的培育技术继续保鲜。
  
  多年打拼,邓福斌从普通的种植户,逐渐变成了研究者。就在他的果地里,邓福斌邂逅了自己的爱情。
  
  一次,公司招收了一名实习生。后来,该实习生又将自己的同学带到果园采摘木瓜。机缘巧合,他和实习生的同学两人在果地里一见钟情。2011年,两人结婚生子。
  
  这时,其妻王娟则在一旁微笑。王娟告诉记者,她是河南人,来海南读书。当她第一次走进果园时,看到一位年轻帅气的高材生脚踩泥巴、专心研究木瓜培育技术时,她知道,这个男生对工作研究一丝不苟,非常上心,一定能够让她托付终身。从认识到结婚已有两年时光,两人来回穿梭在大山深处,听鸟语闻花香,过得十分惬意。不过,因她性格内敛,不知如何帮助老公推广技术。所以,她现在四处拜师求学。若她能够独当一面,邓福斌便可以安心研究技术。
  
  志在山水
  
  两“兄弟”助力创业
  
  在邓福斌的果园里,除了他和妻子的浪漫邂逅羡煞旁人外。还有一位老师,因山水情结难割舍,索性弃当老师,转而甘心情愿当果农。4年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只为成全心中所仰慕的文人山水情怀,他就是邓福斌的得力助手程品。
  
  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幽默地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他只是小隐。
  
  程品说,他来自广东,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如己所愿地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尽管当老师多年,却一直未能找到梦想的入口。由于他一直酷爱文学,从小就希望过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邓福斌。后来,他也毅然放弃在广东当老师的机会,选择来到三亚,走进深山,成就自己一个文人的愿景。日夜与木瓜、果树为友,慢慢地他也爱上了种植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没有想到,时间一晃已过去4年,他已年过37岁。现在,他也期望能够像邓福斌一样,在果园里邂逅属于自己浪漫的爱情。
  
  他说,除了日夜与山水为伴,与他有同样爱好的好兄弟曾广鑫一直陪伴着他。曾广鑫也来自广东,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且分工明确。目前,他开始研究木瓜,而曾广鑫便想尽千方百计拓展木瓜产品线。两人闲来无事,曾广鑫时不时地将自己的“新发明”呈现出来。有时候,榨木瓜汁掺点柠檬、有时候切木瓜片拌菜。总之,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曾广鑫告诉记者,最近,他在研究将木瓜喂给散养的鸡——探索“木瓜鸡”市场前景。说着,他又开始榨果汁给来往采摘的市民品尝。
  
  灾后自救
  
  加班加点扶瓜苗
  
  在果园里除了市民外,就是辛勤劳作的工人了。台风突然来袭,让他们的灾后抢救任务顿时变得艰巨。
  
  工人蔡现告诉记者,他带着弟弟蔡发从贵州老家到木瓜园里打工近三年,两人一直精心呵护着木瓜园里的木瓜,看着木瓜从一棵小苗变成现今硕果累累的木瓜树,没想到一场台风把果实吹掉了,有些果树甚至被连根拔起,十分心疼。
  
  28日,两人从早晨八时便开始在木瓜园里扶正被台风吹倒的木瓜树,为了早点完工,兄弟两人连中午休息的时间都省去了,到下午三点差不多扶正了300多棵木瓜树。
  
  记者见到,蔡氏两兄弟分工合作,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扶起木瓜树,另一人则在木瓜树周围打入小木桩,用绳子把木桩和木瓜树**在一起,进行固定防止木瓜树再次“跌倒”。本以为弄完这些工序后,他们就会进行下一棵木瓜树的扶正,没想到细心的兄弟俩还用铁铲把一旁的泥土填在木瓜树根部,他们说这样能让木瓜树更快地恢复过来。蔡氏兄弟告诉记者,他们至少还要花上五天的时间才能把剩下的2000多棵木瓜树全部扶正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