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产区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买“西瓜子”花了100万,你信不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文汇报 作者:薄小波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3票  浏览12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5月09日 16:30
  在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瓜棚里,“金山小黄冠”这两天长得已有拳头大小,过不多久,这个去年在上海小型西瓜评比中拿了金奖的新品种,就要瓜熟蒂落,上市了。
  
  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告诉记者,今年夏天,金山农业力推的就是“金山小黄冠”这个新品牌,要争取让它拥有和著名的南汇“8424”西瓜一样的知名度。为此,农技推广中心憋足了劲,不仅注册好商标,还和培育这个新品种的市农科院育种专家陆水均签约,买断了“金山小黄冠”种子的10年特许经营权,第一年付10万元,以后每年略增,总计超过100万元。
  
  为啥要这么做?这么做值不值?金山区农业部门早已算好了三笔账。
  
  第一笔账:打个品牌翻身仗
  
  第一笔账,借好种子种好瓜,创品牌做成“名瓜”。在上海郊区,西瓜、甜瓜要数南汇、金山两地种得最多,品质也最好;每年的西甜瓜评比,往往就是这两个地方较劲,拿到的奖平分秋色。可在市场上,南汇的“8424”西瓜声名赫赫,金山优质西瓜品种虽也不少,却像是“无名氏”——既没个叫得响的名字,也没人认真动过心思、花过力气去叫响它,结果,好多消费者根本不晓得金山也有好瓜。金山瓜农缺乏名牌意识,落后了。
  
  几年前,市农科院的育种专家陆水均开始培育一种黄瓤的小型西瓜,因为太太是金山人,近水楼台,就把试验基地放在了当地。这种黄瓤瓜,全部生长期只要100到110天,开花后30到35天即可收获,单瓜重2公斤左右,糖含量12.5%,是所有黄瓤西瓜中最高的。尝过的人都叫好,夸它皮薄、汁多、爽甜,更有一种特别的“鲜”味。
  
  金山农技推广中心的行家们立刻看出了它的“含金量”:黄瓤瓜本就少见,又甜又“鲜”就更难得,而且,针对红瓤大型瓜如“8424”等,它更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小范围试种两年后,农技推广中心去年跟老陆谈种子特许经营,身为“半个老乡”,老陆心平,一年只要10万元,但也有硬条件:一定要按自己制定的生产规范来种,不能走样,不能让品质下降。
  
  农技推广中心接着想出个好名字“金山小黄冠”做商标,一举注册成功。他们自定努力目标:要让上海人都知道,本地好瓜除了南汇“8424”,还有“金山小黄冠”。
  
  今年是“小黄冠”正式“投产”的第一年,特许35户瓜农种植,一共种了350亩;预计可卖到10元1公斤,1只瓜卖20元。
  
  第二笔账:买断种子保品质
  
  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陆保林告诉记者,花100万买断种子搞特许经营,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确保这个新品种的高品质。
  
  育种专家陆水均再三强调,“小黄冠”特殊的“鲜”味和甜度,来自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规范操作,主要两条,一是必须手工授粉,绝不能用“助瓜灵”等化学药剂帮助授粉;二是一定用有机肥,不用化肥。
  
  手工授粉,就是瓜农亲手将雄花的花粉抖到将会结果的雌花上,工作量很大,劳动力成本是用“助瓜灵”的好几倍。但不肯下这个苦功就是不行:试种时,曾有瓜农图省力,偷用了“助瓜灵”,后来又用了化肥,结果种出来的瓜,不“鲜”。
  
  陆保林说,如果不能保证瓜农都按标准规范生产,瓜的质量就会参差不齐,创“名瓜”的路就走不顺。现在我们买断了种子特许经营权,瓜农只能找我买,也就必须遵守约定,而且接受我们对种瓜过程的监控。“金山小黄冠”有个好处,“正宗”和“山寨”很容易鉴别:手工授粉的,瓜子纯黑,用了“助瓜灵”的,瓜子必是花的或白的。所以我们还能把住最后的质量检验关:如果瓜切开来一看瓜子不黑,那么,立即取消使用“小黄冠”商标的资格,同时取消瓜农下一年再种“小黄冠”的资格。
  
  第三笔账:开发休闲旅游农业
  
  花这么大力气培育“小黄冠”,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其实并不只为卖西瓜,他们算的最大一笔账,是要以“名瓜”做“名片”,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陆保林带记者参观他们正在建设的休闲农业基地,投资1500万元的一期工程占地300多亩,除了“小黄冠”瓜棚,还有草莓棚、哈密瓜棚和蔬菜棚,钓鱼池、餐厅等也在建造。他说,上个月他刚去了台湾考察,对当地农民延伸发展、搞休闲旅游农业印象特别深。在台湾,农业的收益已完全不是单靠土地里长庄稼,而已做到“一、二、三产业联动”,像草莓,除了卖草莓,还有让城里人来摘草莓的休闲项目。那里一个农庄,光做休闲旅游的门票收入一年就有好几百万,这是只埋头做传统农业的人想不到的。
  
  陆保林认为,上海市郊完全具备条件和台湾一样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他们农技中心的休闲农业基地,正好在已经很有名气的廊下“新天地”农业旅游基地对面,一年如果能吸引10万市民光顾,顺便带点新鲜农产品回去,那效益可不得了。而现在的关键,是要有块“吸铁石”——如果“小黄冠”能打出知名度,大家都喜欢吃,那么这里作为正宗的原产地,人们就会说:“走,去看看‘小黄冠’屋里厢!”
  
  说到底,金山人最终算的,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大账。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