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残疾小伙种瓜想自立 种出的西瓜却卖不出去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株洲晚报 作者:何春林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69票  浏览2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7月04日 11:57
  1981年,父亲种出株洲最大的西瓜,重达42.8斤,2001年,他差一点就打破了父亲的记录。
  
  这两天,27岁的残疾小伙陈友钢又烦恼又感动,烦恼的是,原本想新建西瓜种植基地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却因气候原因,西瓜产量不佳,更烦恼的是,眼下到了采摘季节,第一批采摘的6000斤西瓜,仍有5000斤存于家中,销售无门,且再过一个星期,第二批西瓜又要采摘了;而感动的是,得知他的遭遇,有人帮他在网络上发起“买瓜行动”,得到不少爱心市民积极响应,更有志愿者上街帮其推销。尽管销售压力仍在,但市民的爱心涌动,令陈友钢十分感动。
  
  残疾小伙,出身“西瓜世家”
  
  1981年,父亲种出株洲最大的西瓜,重达42.8斤,2001年,他差一点就打破了父亲的记录
  
  昨日下午,在陈友钢堂兄家,记者见到这位身材单薄的“瓜农”。尽管天气很热,陈友钢依然穿着长衫长裤,将早已萎缩的左手臂藏于长袖之中,未遮住的左手掌,也全部藏于裤袋中,“自从那场车祸后,一年四季,我都只穿长袖衫。”而在他的左嘴角和左锁骨处,则可看到明显的缝线痕迹。
  
  2004年12月2日上午9时10分,时隔7年,陈友钢仍能记着这个让他痛苦一生的时刻。那时,他还是江南商城的一名电工,和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去上班,然而不幸突然降临——陈友钢被一辆小车挂倒,重摔在地,左边口腔和左手严重受伤,而肇事司机却逃逸了。
  
  “那时,左边口腔只剩下外面一块表皮,里面拳头大的地方都空了,只能进食流食,根本张不开嘴,左臂也被摔成粉碎性骨折。”从2004年到2007年,这场车祸让他前后治疗了3年,“口腔里面缝了72针,左手也日益萎缩,完全废掉了。”
  
  可即使如此,每年家里的西瓜熟了,他还是会拖着病躯帮家人卖西瓜,“没办法,不管受多重的伤,西瓜还是要卖。”陈友钢表示。
  
  这个不幸的小伙,出身“西瓜世家”,他的父亲是个种瓜能手,早在1981年就种出了当时株洲市最大的西瓜,个重达42.8斤,“这个西瓜还上过报纸,那时我还没出生呢。”陈友钢说。
  
  因为父亲的关系,6岁开始,陈友钢便在西瓜地里“摸爬滚打”,如今,也算得上有20多年的“种瓜龄”了。2001年,陈友钢也种出了一个“巨西瓜”,虽然没有超过父亲,但也有42.5斤。
  
  自立自强,却创业不顺
  
  尽管身体不便,但他从不曾放弃创业的梦想,无奈辛苦种出来的西瓜,却销售无门
  
  陈友钢说,去年参加了种植养殖培训班后,他和堂兄陈新如、朋友陈正华一起,以每亩地200元的价格,在株洲县白关镇租了50亩地,用来种西瓜为主的作物。如今,西瓜基地里种有3种西瓜,分别是“早春红玉”、“黑美人”和“脆皮瓜”。
  
  然而,由于天气的原因,“以前1亩地可收3期,共能收获7000到8000斤西瓜,现在却只有2000到3000斤。”
  
  陈友钢家住芦淞区曲尺乡,离白关的西瓜基地距离较远,即使骑摩托车,也需要40分钟路程。种植西瓜以来,隔三差五,陈友钢便会骑着摩托车去基地查看,但有时看了三四块地,也只看到四五个西瓜,他的心都凉了,“成本都捞不回来,瓜地里根本没瓜。”
  
  第一批西瓜好不容易收获6000多斤,原本合计着全部卖完的话,稍能保本,可走访了一天老顾客,陈友钢也只卖出1000斤西瓜,另外5000斤西瓜仍堆在堂哥家的客厅里。
  
  西瓜滞销,爱心涌动
  
  网友发起“买瓜行动”后,陈友钢说,昨天一整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甚至都被打到没电了,得知陈友钢的难处,本报曾报道过的“快乐鸟”郭强帮他在网上发起“买瓜行动”,将帖子发到株洲各大网站论坛内和QQ群里。
  
  2日晚,也有学生志愿者们帮陈友钢将西瓜拖到徐家桥步行街去卖,但零售生意惨淡,一晚上仅卖出四五个西瓜。不过,芦淞区残联理事长邓国成得知情况后,表示将以区残联的名义,向陈友钢购买3000元的西瓜,他表示,像这样自强自立的残疾朋友应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努力创建自己的事业。
  
  同时,网上的“买瓜行动”传来好消息,郭强说,天元区丽景滨江小区一居民看到帖子后,在小区里发起了“买瓜行动”,号召大家来买西瓜。
  
  郭强表示,在小区里发起“买瓜行动”的那位居民,她不认识,但看到他在网上回帖,说他之前读过关于郭强的报道,“原本还有些不相信,但知道是‘快乐鸟’发起的,便觉得没错了。”
  
  陈友钢说,昨天一整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甚至都被打到没电了。他表示,打电话的基本是丽景滨江小区的居民,“每个人至少预订了100斤的西瓜。”今天将要为这个小区送1600斤西瓜。
  
  丽景滨江的居民谢女士表示,“如果甜的话,下一批西瓜上市了,还会买100斤。”
  
  对话:西瓜9成熟最好吃
  
  记者:相对于“大棚瓜”而言,你的西瓜有什么特点呢?
  
  陈友钢:我的西瓜绝对不含任何膨大剂、催红素和催熟剂等添加剂。西瓜肥料也都是从农家收购的动物粪,并且让其露天自然成熟,绝对的“绿色”和健康。
  
  记者:如何辨别西瓜是否含有添加剂呢?
  
  陈友钢:在瓜秧上抹的药就是膨大剂,抹药以后,在瓜秧上会有一个小口子,西瓜的个头会比原来大很多。一般来说西瓜的重量在4公斤左右比较正常,施用了膨大剂的西瓜个儿大,一般可达6~10公斤。催熟的西瓜从外表看,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黄绿不均匀,瓜蒂发青。切开后瓜瓤特别鲜艳,红得有点特别,白籽,而且还是瘪的,吃在嘴里发酸,没有甜味。自然成熟的瓜,存放一个星期,甚至10天,都没问题。用催红剂、催熟剂、膨大剂等催熟的瓜,放2天就萎了,不能吃了。
  
  记者:如何选购甜的西瓜呢?
  
  陈友钢:一是看,看西瓜的纹路,如果散开且均匀,则表示熟了。二是听,听拍西瓜的声音,闷的话,表示熟了;脆的话,则表示还比较生。西瓜在9成熟的时候最好吃。
  
  链接:买西瓜,怎么走?
  
  记者昨日可算是吃到了新鲜田地里摘到的西瓜了,相比于平常买的“麒麟瓜”而言,虽然本地“早春红玉”皮厚实些,但口感清香,入嘴爽口,甜味适中,有一股说不出的家乡的味道,值得一尝,“本地人吃本地瓜”嘛。
  
  陈友钢的家在芦淞区曲尺乡栗塘村老新组,处于1815线上。如乘坐公交车前往,可在火车站乘7路车到栗塘站下。如自驾前往,可走太子路,行至太子路与湘大路交界处即可。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