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水果邦 | 找回密码
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牛奶西瓜”原来是科学神话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齐鲁晚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3票  浏览16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5月12日 15:46
  5月8日《新京报》报道,近日,有媒体说,北京一瓜农用牛奶浇灌瓜地,一亩地浇奶500斤,生产牛奶西瓜已向企事业单位定向出售1000余斤。然而,中国农科院赵志超研究员称,“牛奶西瓜”涉嫌炒作,无法证明牛奶浇瓜地可改善西瓜品质。
  
  □刘海明
  
  品尝没听说过的新鲜东西,是人的天性,这或许就是种植“牛奶西瓜”的直接动力。但是,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就是因其不可验证。试想,如果普通西瓜、草莓的种子,仅仅因为浇灌了牛奶便营养倍增,能卖高价,那么,牛奶小麦、牛奶玉米、牛奶水稻,岂不是不用科研人员培育,农民自己便可以“培育”出来了吗?但是,培育一个新品种绝不会这么简单。
  
  用概念蒙人,这并不是新近的发明。创造“牛奶西瓜”的概念,无非是想多卖点钱。笔者认为,此类“科学神话”盛行,根子不在于发明这些概念的人,而在于某些不负责任的科学家。比如,赵志超研究员虽否认其说过“牛奶是天然的高级肥料”之类的话,并声称牛奶浇地变质后对人有害,但他所谓的“物理农业技术”中的声波助长技术,“对植物播放乐曲,对于植物的生长确实有一定促进作用”,却被证明是无稽之谈。而中国农业大学的沈火林教授也是先说“西瓜无法吸收牛奶营养”,后来又说“这种牛奶西瓜也不适宜大规模种植,因为成本投入高,价格高”,显然有点前后矛盾的感觉。一个负责的学者,表态不应该如此语焉不详。
  
  科学神话,需要彻底否定,而不是一半是否认,一半是暧昧。否则,“牛奶西瓜”之类的科学神话,还会不断冒出来。
  
  4月28日的《安徽日报》报道,近日,有关媒体发表《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的文章后,引起了安徽省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近日有关部门已派员赴阜阳进行调查。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