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一个卖台湾水果的女人
6月1日,台湾水果在成都首次摆上了水果摊,作为引进这一“热门商品”的媒人———唐才华,也在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有人说,这个女人的“脑壳好用”。是的,一个当初的水果零售小商贩,如今已变成了成都一家果业公司的总经理。在过去20年里,唐才华不断地积累着自己的财富。现在,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果业公司,还在蒲江、大邑建有自己的水果基地
起步一人卖水果差不多十年
淡妆、挑染了的头发、简单而又得体的夏装,39岁的唐才华仍显得很年轻。因为每天都在和水果打交道,唐才华说她很清楚人们想要吃的是什么水果。从人们当初最不看好的水果行当,到今天的成绩,唐才华认为全靠自己“敢想敢做”。
上世纪80年代,唐才华从老家大邑来到成都,她在荷花池租下了门面开始卖水果,每月缴三四十元的租金,而在当时,卖水果这个行当并不被大家看好。
“那时的水果非常单一,就苹果、梨什么的,”她说,“简直不能和现在的水果同日而语。”当年,从选择水果的进货渠道、再到长途运输,都是她自己一人包揽。这一干就是差不多10年,随后由于荷花池市场的拆建,唐才华搬到了驷马桥水果市场,一口气租下4个门面。在她看来,靠简单贩卖水果只是小打小闹,她开始计划更大的发展。
随着90年代成都超市的遍地开花,唐才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水果摆进超市。1997年,当时的芳邻超市开张,她率先吃了“螃蟹”;2000年,她又把水果打进了好又多。如今,她已成为家乐福等四大卖场中较大的水果供应商。
发展建起自己的种植基地
从当初到成都5000元起家,唐才华今天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果业公司,还相继在蒲江、大邑建立了种植基地。外人看来她一切是那么一帆风顺,可唐才华说,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从荷花池做到驷马桥,靠原始积累,她从一名小商贩做到公司总经理,唐才华非常感谢家人对她的支持。
90年代末,唐才华从福建运回一批荔枝,可没想在长途贩运中荔枝受到气候影响,开始出现变质。“这显然会影响荔枝销售,而那时荔枝还算是‘贵族’水果”,她掰起指头,说自己至少损失了六七万元。回想起这件事,唐才华仍然心痛。
自那次“受伤”后,唐才华开始计划建立自己的果品基地,这可以节约成本。2001年初,在经过考察、筹集资金后,唐才华在兄弟姐妹的帮助下分别在蒲江、大邑建立了两个种植基地,里面的水果品种相当丰富,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收获期。
如今,唐才华在成都注册了一家果业公司,开始向水果生产商方向转变。自己是总经理,公司还聘有二三十名技术人员。
目标把水果卖到东南亚去
几天前,唐才华在成都第一个引进台湾水果,这在业内引起不小轰动。她说,这只是自己迈向下一个巨大市场的开始。
唐才华空运回成都的首批台湾水果已经在百货大楼和家乐福两大卖场上市,她并不担心价格对销路的影响,因为这只是“投石问路而已”。下一步,唐将把水果铺进成都知名酒店,抢占更大的市场空间。而把自己的水果打入国际市场,拿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超市上卖则是她另一个目标。
“我想让更多的人吃到我的水果”,唐才华踌躇满志,认为自己的“制胜法宝”就是“敢想敢做”。早报记者 李庆 摄影 方炜
有人说,这个女人的“脑壳好用”。是的,一个当初的水果零售小商贩,如今已变成了成都一家果业公司的总经理。在过去20年里,唐才华不断地积累着自己的财富。现在,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果业公司,还在蒲江、大邑建有自己的水果基地
起步一人卖水果差不多十年
淡妆、挑染了的头发、简单而又得体的夏装,39岁的唐才华仍显得很年轻。因为每天都在和水果打交道,唐才华说她很清楚人们想要吃的是什么水果。从人们当初最不看好的水果行当,到今天的成绩,唐才华认为全靠自己“敢想敢做”。
上世纪80年代,唐才华从老家大邑来到成都,她在荷花池租下了门面开始卖水果,每月缴三四十元的租金,而在当时,卖水果这个行当并不被大家看好。
“那时的水果非常单一,就苹果、梨什么的,”她说,“简直不能和现在的水果同日而语。”当年,从选择水果的进货渠道、再到长途运输,都是她自己一人包揽。这一干就是差不多10年,随后由于荷花池市场的拆建,唐才华搬到了驷马桥水果市场,一口气租下4个门面。在她看来,靠简单贩卖水果只是小打小闹,她开始计划更大的发展。
随着90年代成都超市的遍地开花,唐才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水果摆进超市。1997年,当时的芳邻超市开张,她率先吃了“螃蟹”;2000年,她又把水果打进了好又多。如今,她已成为家乐福等四大卖场中较大的水果供应商。
发展建起自己的种植基地
从当初到成都5000元起家,唐才华今天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果业公司,还相继在蒲江、大邑建立了种植基地。外人看来她一切是那么一帆风顺,可唐才华说,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从荷花池做到驷马桥,靠原始积累,她从一名小商贩做到公司总经理,唐才华非常感谢家人对她的支持。
90年代末,唐才华从福建运回一批荔枝,可没想在长途贩运中荔枝受到气候影响,开始出现变质。“这显然会影响荔枝销售,而那时荔枝还算是‘贵族’水果”,她掰起指头,说自己至少损失了六七万元。回想起这件事,唐才华仍然心痛。
自那次“受伤”后,唐才华开始计划建立自己的果品基地,这可以节约成本。2001年初,在经过考察、筹集资金后,唐才华在兄弟姐妹的帮助下分别在蒲江、大邑建立了两个种植基地,里面的水果品种相当丰富,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收获期。
如今,唐才华在成都注册了一家果业公司,开始向水果生产商方向转变。自己是总经理,公司还聘有二三十名技术人员。
目标把水果卖到东南亚去
几天前,唐才华在成都第一个引进台湾水果,这在业内引起不小轰动。她说,这只是自己迈向下一个巨大市场的开始。
唐才华空运回成都的首批台湾水果已经在百货大楼和家乐福两大卖场上市,她并不担心价格对销路的影响,因为这只是“投石问路而已”。下一步,唐将把水果铺进成都知名酒店,抢占更大的市场空间。而把自己的水果打入国际市场,拿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超市上卖则是她另一个目标。
“我想让更多的人吃到我的水果”,唐才华踌躇满志,认为自己的“制胜法宝”就是“敢想敢做”。早报记者 李庆 摄影 方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