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产区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西瓜博物馆 寻常西瓜不寻常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97票  浏览23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20日 11:10

  ■口味独特的太空西瓜
  
  西瓜传入我国后,为了让西瓜口味更好,西瓜品种也不断地更新着。像清代有“核桃纹”西瓜、解放前有“小花狸虎”西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人们熟悉的“黑蹦筋”、“京欣系列”等品种西瓜。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将目光投向太空,种植出了太空西瓜。太空西瓜是大兴区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合作项目———航天西瓜诱变育种工程。1997年,来自大兴区的747粒西瓜种子,搭载着我国第十七颗返回式卫星,在太空中遨游了15天,返回家乡。由于经过宇宙射线辐射,导致西瓜基因诱变。这些从太空回来的西瓜种子,在地球的土壤中,结出了“五花八门”的西瓜,有的黄色瓜皮,有的由圆形变成椭圆形……大兴区农科所经过对太空瓜种不断选育,培育出多个优质太空西瓜品种,有航兴1号、2号、3号、6号、7号等优质太空西瓜品种。
  
  太空西瓜与普通西瓜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爱裂皮,中心含糖量可达13%以上,而普通西瓜只有8%-10%。太空西瓜的维生素含量、果胶含量等12项指标综合测定都优于普通品种,因此太空西瓜吃起来格外脆甜,而且纤维少,太空西瓜还具有抗逆性,是西瓜更新换代的首选。
  
  大兴区的747粒西瓜种子,虽然都到太空遨游过,但是培育出的各个品种之间还不尽相同。航兴7号太空西瓜,每个只有碗口大小,重量在1公斤左右,堪称袖珍。而它的“哥哥”们———航兴1号、3号、6号却是大块头,每个单果重在4公斤左右。
  
  现在北京地区,大规模种植了太空西瓜,人们可以换换口味了。
  
  ■从陕西田家湾唐代古墓出土的唐三彩西瓜
  
  在西瓜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个形象逼真的唐三彩西瓜,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个唐三彩西瓜是1981年9月,从陕西西安东郊田家湾唐代古墓出土的。整个西瓜呈圆形,上端略小,放在一个敞口直腹的线盘内,瓜与盘连体。从工艺上看,这个西瓜是唐三彩成熟期作品。瓜盘口的彩釉纹样与乐泰公主墓出土的彩碗装饰风格极为接近,因此专家推断这个唐三彩西瓜的年代为公元七到八世纪。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其釉色呈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因这种陶器制作的时代是在唐代,因此人们统称为“唐三彩”。
  
  唐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开元盛世时期,更是最繁荣的时期。那时制作的唐三彩器类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俑、日用器皿和居室用具三大类。人物俑,有男俑、女俑、文官俑、天官俑、力士俑、武士俑,乐舞俑及各种胡俑;动物俑,有牛、马,骆驼,狮,虎及镇墓兽等;日用器皿有枕、炉、尊、壶,灯,钵盂及各种碗罐;此外还有假山、房屋,楼台亭阁等。可以这样说,唐三彩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种类比任何一个朝代的品种都丰富。
  
  因此在唐三彩中,也出现了西瓜的造型,这说明在唐代,西瓜已经传入我国。
  
  ■造型奇特的艺术西瓜
  
  在追求美的今天,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圆形,或是椭圆形的西瓜了。人们要按照自己的想象,让西瓜的形状变得五花八门。于是人们培育出三角形、方形、五角形的西瓜,而且有的西瓜上还“长”出了各种图案,成为艺术西瓜。
  
  这些艺术西瓜,是在西瓜成长期,将它们放入不同的“模子”里。于是西瓜就按着“模子”的样子成长。成熟后,就成了人们想要的样子。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让西瓜按照自己的想象生长,形成各式各样的艺术西瓜。西瓜已经从单纯的食用性,演变成了具有食用性和观赏性的多功能西瓜。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