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口子津 早春市场领风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0票  浏览66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3月26日 14:11

 

  虽然早就过了柑橘销售高峰,但果树上依然挂着黄澄澄的柑橘。果园里,来自广元的果商赵开蓉正与果农讨价还价,她说:“我昨天采了1万斤,今天又来订两三万斤。这种果子皮薄,味甜,吃起方便,在广元卖得不错。我在果园每斤拿成1块多,运回去要卖2块钱左右。从去年12月到现在我都拉了几十万斤了。”这种令果商喜爱的柑橘,就是彭山县爱媛杂柑专业合作社引进的杂柑新品种“口子津”,自两年前上市以来,果园售价从0.6元/公斤飙升到2.6元/公斤以上,今年春节期间,果园里的精品果甚至卖到了5元/公斤,在脐橙椪柑等柑橘滥市之时,独领风骚
  
  走俏国内市场
  
  “口子津”的走俏,令合作社理事长徐明凯十分得意。据他介绍,他曾搞过10年的水果营销,对市场信息非常熟悉,他认为把握好水果的上市节奏尤为重要。我国的柑橘70%以上是中熟品种,上市期集中在11月~12月,这时的价格非常低。于是,他就想到搞反季节柑橘,通过错季销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003年,徐明凯花5万元从日本引进少量“口子津”穗条,建立母本园进行扩繁。此后,他高改了100株,经过精心管理,2005年即少量挂果,“果子蜜香浓甜、色彩艳红、不枯水、不浮皮、商品性好、抗病和抗逆性强、不易产生大小年。12月即可采收上市或贮藏,挂果时间可到次年的4月~5月,仍能保持较好品质。”
  
  当年,徐明凯一下子就将80亩脐橙、蜜橘、椪柑全部高改成了“口子津”。2007年12月,果园丰产,亩产达到2500公斤。2008年开春,他与合作伙伴将“口子津”运到郑州、上海销售,每公斤售价高达5元。“‘口子津’口感好,现在,国内只有四川才有。”徐明凯说。
  
  独具风味的“口子津”如今已让彭山的种植户尝到甜头。正在采果的黄丰镇金鱼村二组农户袁明祥告诉记者:“2008年开春,我把200多株脐橙(约4亩)高改成‘口子津’,去年投产树产了1万斤果子,卖8角一斤,今年产了1.1万斤,单株产量可达100余斤,卖到1.35元/斤。”
  
  计划有序扩种
  
  “今年,‘口子津’卖得最为火爆。在春节期间,果园头的精品果批发成2.5元/斤,全部发放省外。所有果子除主销郑州、上海以外,川内也卖得好,走得快,目前已接近销售尾声,广元、绵阳、德阳、成都等地都有出售。”徐明凯骄傲地说。
  
  徐明凯介绍,“口子津”是一个很好的反季节柑橘品种,现在省内的蒲江和眉山都有少量种植,但因气候和土壤的不同,彭山“口子津”的风味相应较好,其果园价格“每斤也要比其他地方的贵5角”。他说,“口子津”的亩产,在大果园大约为2500公斤~3000公斤,散户的小果园为4000公斤~5000公斤为最佳。在他的带动下,黄丰镇已有100多农户种植了300亩的“口子津”。
  
  徐明凯以他的果园为例算了一笔种植“口子津”的收益账。投产之后的成本包括,每公斤果子用肥0.2元、药水0.1元、人工0.2元、土地租金0.5元~0.6元,投产之后的总成本为1元/公斤~1.1元/公斤,如果保守按果园2.6元/公斤的行情,每出售1公斤果子就可赚1.5元~1.6元。亩产2500公斤就可赚三四千元。不过,他在投产前的两年,每亩还摊了约1300元的枝条和化肥等成本。
  
  “‘口子津’抗旱和抗逆都比较强,抗逆性是杂柑品种中最强的,冬季不覆膜,粗放管理即可。但是,需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全川可以容纳3000亩左右。”徐明凯表示,他的合作社目前打算与省内各地基层组织合作,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发展“口子津”,发展的规模和产量均由合作社制订,以避免一哄而上、滥市跌价的现象发生。
  
  实习生 郑朦捷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文/图

11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