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卢留清:“技术书记”的惠农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川新闻网-眉山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9票  浏览1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9月17日 14:34
  他是从农技员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的。在领导岗位上,他进一步利用自己手中的农枝,造富一方乡亲。他就是现仁寿县中农镇党委书记卢留清
  
  1982年,卢留清高中毕业,贫寒的家庭无力支持他继续复读,大学无望,凭着好学进取,卢留清随后考取了原马鞍乡农技员。
  
  2001年,卢留清调任中农镇镇长。他一边放眼全镇,谋划全镇的发展,一边手把手培植种果大户,形成星星之火,带动全镇产业结构调整。
  
  龙台村的罗元金是卢留清在该村培植的第一户“岩溪晚芦”椪柑种植大户。2001年,卢留清亲自帮他规划培土、打桩放线、定植果苗,当年就栽种晚椪三四亩。其后,卢留清没有少进果园传技。第一批椪柑下果,也是卢留清亲自上门示范有技术含量的采果。尝到甜头的罗元金迅速就将自家的晚椪发展至70亩。去年,30亩盛产期的晚椪,收入就达10万元。
  
  手把手培植大户,卢留清也手把手培植一片。那是2002年,在能仁六组、东军四组,卢留清亲自下地帮助村民改土、建池、牵线、定苗。上班时间不够,卢留清就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有的农户缺钱,卢留清就打电话把信用社负责人请到现场为他们落实小额贷款,购买果苗。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到如今,像罗元金这样的“岩溪晚芦”椪柑种植大户,全镇已有10多户,全镇种植面积达到6500亩,果农收入700多万元。
  
  “一分栽,九分管”、“一年栽,三年管”,从事过多年农技员工作的卢留清说,他见闻过许多重栽不重管、结构调整失败的例子。尤其现在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三八六0部队”,劳动力弱,只有从技术上狠下功夫,才能实现丰产增收。
  
  在卢留清的倡导下,中农镇每年开年后的第一项重大工作,就是召开全镇的果农大会,向果农们介绍当年各季果树管理的要领。然后,每月派出专业农技员分别到各村组召开现场会,点对点培训果农。为提高培训者的技术水平,镇上经常“派出去请进来”,每季度召开农技干部会,培训农技骨干,受训后的农技骨干又去分片区指导果农,由此大大提高了整体果农的技术水平。
  
  能仁村六组上百亩晚熟椪柑,以前疏于管理,效益一直较低。村民们受训,果技管理水平提高后,激发越来越多的村民暗中比管理,比优果率。如今,该组的优果率从以前少之又少,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亩收入五六千元,管理得好的,亩收入可上万元。每到采果季节,商贩们总是首选这里。尝到甜头的果农每年都自发提着果子到政府表示感谢。
  
  能仁村六组的方大爷还主动打电话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叫他们不必寄钱回家了,因为他种的2亩晚熟椪柑由于管理到位,果子卖了9000多元。同村的方火明通过技术管理,困扰他多年的柑橘红蜘蛛等果树病症得到了诊治,每年种果收入两三万元。
  
  9月14日,卢留清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记者,由于水果优质果率高等原因,中农镇被列为全县4个“成都水果配送基地”园区之一。
  
  不止是晚熟椪柑,水稻、玉米等各种农作物,都渗透着技术推广。粮食作物每年都换用优良品种、先进种植技术、高产播期等,农技人员更是带农具、带技术、带农药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服务或提供技术培训。
  
  水源有保证的黄祠、玉皇、龙台、红卫等村3000亩水稻,全部推广的是旱育抛秧技术,亩平增收水稻5至100公斤。
  
  2006年,卢留清升任中农镇党委书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宽,提出全镇的发展思路:“重农增收调结构,治水修路强基础,繁荣场镇促发展,抓安保稳构和谐”,打造一村一品,发展现代农业
  
  中农镇位于简阳、资阳和仁寿三地交界处,属纯农业乡镇,水、路、渠等基础设施落后。唯有改变基础条件,进一步调整结构,形成一村一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才能再促农民增收。
  
  依托红卫村养殖生猪、家禽的传统优势,向上争取“示范养殖小区”落户该村……现在,该小区年出栏生猪300头至1000头的养殖户15户,年收入在20万元至50万元的养鸡专业户3户;拥有5亩以上的养鱼专业户62户,户户养蚕,年收入万元左右。
  
  依靠一路一议、项目支撑、村民集资、业主支持等办法,在2006年、2007两年时间内,7个村修建7条28公里水泥路,6个村12公里的碎石路,完成了5年的修路任务,在2006年以前尚无一寸水泥路的中农镇,大大缓解了村民行路难;投资110万元修建了集中供水站,解决场镇5000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红层找水,打井1196口,解决了4200名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办法整治渠系、堰塘,为全镇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极大保障;利用项目支撑、业主经营、自建自受益办法建起了车站,消除了安全隐患;场镇街道从200米扩展至2000米,还改造了下水道;强力实施民生工程,低保户、五保户受惠800余人,帮助残疾人、无房户修房28户……
  
  现在,中农镇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种植业、养殖业迅猛发展,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群众安居乐业,党和政府的威信在群众心目中与日俱增……
  
  面对成绩,卢留清说:“你为群众办了实事,群众自然也就认可你。”卢留清因此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记者汪开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