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产区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无敌:西瓜的爆炸,给了我们多少启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西部网 作者:无敌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64票  浏览5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5月18日 14:36
  西瓜成了“爆炸瓜”,这是笔者近七十年身在农村,年年与西瓜见面,从来没有见识过的稀罕事。细一看报道,原来爆炸的西瓜都是喷施了“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两种药的。
  
  瓜农刘明锁,作为种瓜新手。他从翻地、松土,到施肥、育苗,全程都是在技术员的专门指导进行的。但接连遭遇死苗的痛苦。3次辛苦培育都前功尽弃,技术员也说不出真正的原因。最后好不容易才将日本“全能西瓜”苗培育出来。谁知祸不单行,正当西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时,技术员从山东购买回“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让他喷施。对技术员的话若奉“圣旨”的他,自然遵命。谁知喷施的第二天,西瓜就离奇爆炸,而技术员看了后是“眉头紧皱,一脸茫然”地说“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反正我的农药没有问题。”
  
  刘明锁的四十亩西瓜爆炸了,所有辛苦、投资毁于一旦,血本无归。凡喷施了这两种药的瓜农,都与刘明锁一样的下场。作为一直指导瓜农、全程服务瓜农的“西瓜专家”咋能也傻了眼?只留下一句“反正我的农药没有问题”就扬长而去?
  
  问题既然出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这两种西瓜助长剂上,我们就得弄清楚这两种药的组成和功效,它是哪个机构的谁研发的,经过多长时间的安全试验,经过哪级部门后批准上市,怎样使用?这些知识,瓜农可以不懂,为了增产增收,使用它也没错。但作为“西瓜专家”的技术员,你在给瓜农推广这两种药的时候,就应该底清数明,至少应该自己在本地通过小范围试验,取得成果后,再向瓜农推广才对。怎么能一见个新品种,就毅然大面积使用,到发生问题了,就“一脸茫然”,傻眼了呢?
  
  通过“爆炸瓜”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在农药问题上的乱象。一、一种新农药从研发到推广,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或者虽有,但没尽到它应尽的责任。比如,一种新农药研发出来后,先通过专家论证,评估它的利弊,是不是有毒付作用,对人体、地力有无不良影响。论证通过后,还应该多点试验,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推广。现在是一研发出来,就大小广告满天飞,不管作用如何,先吹得如神效。二、一些助长素、催红素、青鲜素、矮壮素、缩节胺、调节膦、整形素、多效唑和烯效唑、增甜剂等能使水果、疏菜快速生长,快速增加产量,变得好看、水嫩、鲜美的农药,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它的生产销售属于哪个部门监管,好像很乱。各种各样的农药充斥市场,农民购买时只知它的功效,不知它的危害;农技员宣传时也是只说好处,不说缺陷。稀里糊涂让大家吃到肚里,相当于慢性毒药。难道我们为了产量,不要健康;为了好看,不要安全?
  
  通过“爆炸瓜”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农技员不经过试验,没有实际生产经验,单凭书本知识,只会纸上谈兵,说起来头头是道,一遇问题,百无一能。再加上利益驱使,对一些自己并不熟悉,只看广告的农药就盲目引进。出问题后不傻眼才怪呢。二、农技员不再是农业上的行家里手,只会照书本种地,不会实际操作,科学研究精神少了,发财梦做的多了。对自己推广的东西,不熟悉,不负责,有利自己得,有害农民承担。出了问题除了傻眼,就会推责。
  
  通过“爆炸瓜”我们更看到:农民与农技员、农技员与农药销售单位、农药销售单位与农药研发单位的层层签订合同的机制没有建立,一旦发生问题,农民维权艰难,投诉无门,只能自吃苦果。农民承担的风险太多太大了。
  
  农药市场,农技员队伍,是该整动了!(原创:西瓜的爆炸,给了我们多少启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