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工商局给力 让荔枝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古胜西)“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过华清宫》中的这句名句,便是描写古代将合江荔枝装入楠竹筒中,八百里加急运往长安的盛况,合江荔枝名品“妃子笑”由此得名。
四川省合江县是全国晚熟荔枝基地,其得天独厚的准南亚热带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晚熟稀有和风味绝佳的合江荔枝。
近年来,合江县充分发挥地区自然优势,大力挖掘荔枝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荔枝近6万亩、110万株,其中盛产树近4万株,产量占全省荔枝总产量的95%以上。拥有“合江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有了品牌,合江荔枝不再担心销售问题,有的甚至还在开花座果期就被客商订购一空。笔者从合江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了解到,今年全县荔枝花期受高温影响,产量只有100多万公斤,大约是丰收年景产量的30%,但和去年50万公斤的产量相比还是增产了1倍多,预计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合江镇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黄开树说:“今年的荔枝销售特别火爆,目前已销售过半,这一切都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荔枝产业的大力扶持和工商机关打造的‘合江荔枝’金字招牌。”
工商搭力:让“合江荔枝”品牌亮出来
合江荔枝具有晚熟,皮薄艳丽,个大核小,肉厚汁多,晶莹透明,清香脆嫩,甜酸适度,细腻化渣的独特风味,市场美誉度较高,2008年还跻身“奥运水果”行列。为真正实现以“荔枝丰收”带动“果农增收”,合江县工商局立足职能,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工商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调研指导、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经验交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知识,帮助其树立商标品牌意识,宣传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的深远意义和现实需要,鼓励行业协会、农民专合组织等积极申报农产品商标,倾力打造区域“经济名片”。在综合考虑合江荔枝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后,决定以“合江”这个地理标志为名,申报“合江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5年艰苦的申报历程,“合江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09年终于成功注册。同时,部份专合社还结合实际申请商品商标,如合江县坝中荔枝专业合作社就为本社主产的“坨提”荔枝申请了“坝中玫瑰坨提”商标。
品牌开道:让荔枝相关产业火起来
2008年,利用合江荔枝入选奥运水果的契机,合江县在部分规模化荔枝果园场狠抓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并获得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监局的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组建了合江县奥荔果品公司,通过企业化运作,推动了荔枝外销工作,大大增加了荔枝果农和经纪组织的收入。2009年,合江县委、县政府审定出台了《合江县2009年—2011年荔枝产业发展规划》,从服务上、投入上、机制上、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为合江荔枝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结合三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在合江镇、虎头乡等4个乡镇的23个行政村启动了“万亩荔枝带”建设,目前已初步具备了特色产业、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为一体的基础条件。从2008年起,在原有7.15万亩荔枝的基础上,2009年和2010年各新发展1.5万亩,2011年新发展1.0万亩,到2012年预计总规模达到12万亩以上,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以上,产值6000万元以上,合江荔枝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此外,“合江荔枝”品牌的形成,在整合农业品牌资源,促进品牌资源共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障荔枝产品质量安全;带动全县贮藏、加工、包装、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合社带动:让农民钱袋鼓起来
在荔枝产业发展上,合江县工商局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民三赢的局面。积极发挥经纪助农、合同帮农作用,规范荔枝市场,帮扶荔枝产业健康发展。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全县近年来先后成立了与荔枝产业有关的专业合作社28家,注册资本5240.59万元,吸纳成员373人,其中90%以上是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辐射荔枝果农1000多户。荔枝产业的不断发展,让农民的钱袋鼓起来了,据合江县坝中荔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仁奎介绍,近年来,随着“合江荔枝”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荔枝产业的规范发展,全社会员的收入也稳步增加。荔枝,已真正成了合江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四川省合江县是全国晚熟荔枝基地,其得天独厚的准南亚热带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晚熟稀有和风味绝佳的合江荔枝。
近年来,合江县充分发挥地区自然优势,大力挖掘荔枝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荔枝近6万亩、110万株,其中盛产树近4万株,产量占全省荔枝总产量的95%以上。拥有“合江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有了品牌,合江荔枝不再担心销售问题,有的甚至还在开花座果期就被客商订购一空。笔者从合江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了解到,今年全县荔枝花期受高温影响,产量只有100多万公斤,大约是丰收年景产量的30%,但和去年50万公斤的产量相比还是增产了1倍多,预计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合江镇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黄开树说:“今年的荔枝销售特别火爆,目前已销售过半,这一切都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对荔枝产业的大力扶持和工商机关打造的‘合江荔枝’金字招牌。”
工商搭力:让“合江荔枝”品牌亮出来
合江荔枝具有晚熟,皮薄艳丽,个大核小,肉厚汁多,晶莹透明,清香脆嫩,甜酸适度,细腻化渣的独特风味,市场美誉度较高,2008年还跻身“奥运水果”行列。为真正实现以“荔枝丰收”带动“果农增收”,合江县工商局立足职能,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工商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调研指导、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经验交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知识,帮助其树立商标品牌意识,宣传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的深远意义和现实需要,鼓励行业协会、农民专合组织等积极申报农产品商标,倾力打造区域“经济名片”。在综合考虑合江荔枝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后,决定以“合江”这个地理标志为名,申报“合江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5年艰苦的申报历程,“合江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09年终于成功注册。同时,部份专合社还结合实际申请商品商标,如合江县坝中荔枝专业合作社就为本社主产的“坨提”荔枝申请了“坝中玫瑰坨提”商标。
品牌开道:让荔枝相关产业火起来
2008年,利用合江荔枝入选奥运水果的契机,合江县在部分规模化荔枝果园场狠抓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并获得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监局的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组建了合江县奥荔果品公司,通过企业化运作,推动了荔枝外销工作,大大增加了荔枝果农和经纪组织的收入。2009年,合江县委、县政府审定出台了《合江县2009年—2011年荔枝产业发展规划》,从服务上、投入上、机制上、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为合江荔枝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结合三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在合江镇、虎头乡等4个乡镇的23个行政村启动了“万亩荔枝带”建设,目前已初步具备了特色产业、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为一体的基础条件。从2008年起,在原有7.15万亩荔枝的基础上,2009年和2010年各新发展1.5万亩,2011年新发展1.0万亩,到2012年预计总规模达到12万亩以上,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以上,产值6000万元以上,合江荔枝已经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此外,“合江荔枝”品牌的形成,在整合农业品牌资源,促进品牌资源共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障荔枝产品质量安全;带动全县贮藏、加工、包装、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合社带动:让农民钱袋鼓起来
在荔枝产业发展上,合江县工商局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民三赢的局面。积极发挥经纪助农、合同帮农作用,规范荔枝市场,帮扶荔枝产业健康发展。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全县近年来先后成立了与荔枝产业有关的专业合作社28家,注册资本5240.59万元,吸纳成员373人,其中90%以上是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辐射荔枝果农1000多户。荔枝产业的不断发展,让农民的钱袋鼓起来了,据合江县坝中荔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仁奎介绍,近年来,随着“合江荔枝”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荔枝产业的规范发展,全社会员的收入也稳步增加。荔枝,已真正成了合江农民致富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