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塘镇首届板栗文化节今日开锣
核心提示
广东省最大的优质板栗种植基地、全省首个板栗专业镇——船塘镇的首届板栗文化节今日开锣。当天,该镇将举办船塘镇板栗专业镇推介、以船塘板栗文化节为题材的摄影比赛、参观板栗园和板栗加工厂、现场采摘品尝板栗鲜果、板栗鲜果和加工产品购销、现场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邀请四方嘉宾、客商、新闻媒体参与和见证这一盛事。
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船塘板栗种植品种多,主要以“华农大1号”、“河果1号”等优良品种居多,具有早熟、高产、果实棕红色、颗粒饱满等特点。
中秋时节,板栗飘香。记者日前在广东省最大的优质板栗种植基地、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板栗专业镇东源县船塘镇采访看到,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枝头硕果累累,栗农们兴高采烈地采收板栗,收获的喜悦写在流着汗水的脸庞上。在该镇农业龙头企业河源富万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板栗加工厂,工人们在忙着收购农**送来的板栗。
船塘镇地处灯塔盆地腹地,山地资源丰富,土壤与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板栗,且当地农民有种植板栗的传统。自1985年省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该镇就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板栗种植作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康步伐,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拳头产品”与特色产业来抓,历届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换届换人不换思路”,“咬”定板栗发展不放松,积极发动群众走治山致富之路,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连片种植,集中管理”的发展思路,在坡度25度以下的山坡地广种板栗,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群众参与种植。近几年来,该镇又抓住东江特色水果产业带建设的机遇,在扩大板栗种植面积的同时,坚持在板栗种植标准化、产业化上下工夫,不断提升板栗种植技术标准,促进板栗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及产业化迈进。
据该镇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镇种植板栗面积达10万亩,挂果面积5万多亩,种植农户有1.2万多户,1000亩以上的板栗基地有6个,形成了一个环绕全镇长约43公里的板栗圈,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优质板栗种植生产基地,被誉为“广东省板栗之乡”和农民致富奔康的“绿色银行”。2011年全镇板栗总产量达6000吨,实现产值7200万元。其中板栗收入上万元的农户有100多户,5000元以上的有3500多户。
板栗种植生产实现“四化”目标
每年板栗成熟季节,四方客商到船塘赶集抢购优质板栗,板栗集市成为最为热闹的地方。资料图片
在扩大板栗生产的同时,东源县委、县政府及船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好板栗的栽培技术管理和发展板栗深加工。2005年10月,该镇成立了镇板栗协会,现有会员120多人,遍布全镇各个村民小组,具体负责板栗种植技术指导与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争取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研究保护研究所和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项目的支持在镇挂牌成立了植物医院——植物医院船塘诊所,直接为栗农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与病虫害防治;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及科技部门的技术、项目与资金支持,逐年对低产板栗园进行技术改造,大力开展高产板栗选种与栽培技术项目科研活动,使板栗产量逐年提高,种植品种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同时,该镇以建设“两大基地”(东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抓手,依托板栗生产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发展板栗深加工。经过努力,成功引进了河源富万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源市金栗园板栗有限公司与东源县板栗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在镇里兴建板栗冷藏库和深加工生产线,发展板栗深加工,使长期困扰果农的板栗销售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不但从根本上提升了板栗的经济效益与商品附加值,而且调动起了农民种植板栗的热情与积极性。目前,全镇已建立起板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服务体系及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实现了板栗种植品种优质化、管理技术规范化、产品加工系列化和产品产量标准化的目标。
以板栗文化节为载体宣传推介船塘
船塘镇党委书记蓝汉卿说,这届板栗文化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承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内外结合、雅俗共赏、隆重节约、务实安全”为原则,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县委书记叶少军、县长何广延等领导对举办板栗文化节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使组织筹备工作更圆满。
据了解,船塘镇是古镇,又是省级中心镇(2009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地处东源、连平、和平、龙川四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东源县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市场辐射四县十八镇。每逢圩日,周边乡镇的群众都到船塘赶集购物、做生意。尤其是船塘耕牛市场影响3省(粤、赣、闽)60多个县,是广东省有名的耕牛专业市场之一。得天独厚的市场、交通与地理优势曾一度让船塘人引以为荣,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只有省道米骆公路过境的船塘“三大优势”已成“明日黄花”。
蓝汉卿及镇长欧文聪说,通过举办板栗文化节,旨在以板栗文化节为载体,宣传推介船塘,展示船塘形象,提升船塘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推动板栗、梨、李、柿等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达到“以节为媒、以节会友、以节招商、以节促干、以节活镇”的目的,促进招商引资,争取引进几个城镇开发建设项目,加快城镇发展步伐,重振船塘商贸重镇雄风。
蓝汉卿表示,接下来,该镇将依托省板栗专业镇与省级中心镇的优势,着力抓好板栗栽培技术管理,不断完善板栗技术信息与销售网络平台,做强做大板栗产业,使板栗生产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奔康的“摇钱树”。
广东省最大的优质板栗种植基地、全省首个板栗专业镇——船塘镇的首届板栗文化节今日开锣。当天,该镇将举办船塘镇板栗专业镇推介、以船塘板栗文化节为题材的摄影比赛、参观板栗园和板栗加工厂、现场采摘品尝板栗鲜果、板栗鲜果和加工产品购销、现场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邀请四方嘉宾、客商、新闻媒体参与和见证这一盛事。
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船塘板栗种植品种多,主要以“华农大1号”、“河果1号”等优良品种居多,具有早熟、高产、果实棕红色、颗粒饱满等特点。
中秋时节,板栗飘香。记者日前在广东省最大的优质板栗种植基地、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板栗专业镇东源县船塘镇采访看到,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枝头硕果累累,栗农们兴高采烈地采收板栗,收获的喜悦写在流着汗水的脸庞上。在该镇农业龙头企业河源富万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板栗加工厂,工人们在忙着收购农**送来的板栗。
船塘镇地处灯塔盆地腹地,山地资源丰富,土壤与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板栗,且当地农民有种植板栗的传统。自1985年省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该镇就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板栗种植作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康步伐,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拳头产品”与特色产业来抓,历届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换届换人不换思路”,“咬”定板栗发展不放松,积极发动群众走治山致富之路,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连片种植,集中管理”的发展思路,在坡度25度以下的山坡地广种板栗,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群众参与种植。近几年来,该镇又抓住东江特色水果产业带建设的机遇,在扩大板栗种植面积的同时,坚持在板栗种植标准化、产业化上下工夫,不断提升板栗种植技术标准,促进板栗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及产业化迈进。
据该镇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镇种植板栗面积达10万亩,挂果面积5万多亩,种植农户有1.2万多户,1000亩以上的板栗基地有6个,形成了一个环绕全镇长约43公里的板栗圈,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优质板栗种植生产基地,被誉为“广东省板栗之乡”和农民致富奔康的“绿色银行”。2011年全镇板栗总产量达6000吨,实现产值7200万元。其中板栗收入上万元的农户有100多户,5000元以上的有3500多户。
板栗种植生产实现“四化”目标
每年板栗成熟季节,四方客商到船塘赶集抢购优质板栗,板栗集市成为最为热闹的地方。资料图片
在扩大板栗生产的同时,东源县委、县政府及船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好板栗的栽培技术管理和发展板栗深加工。2005年10月,该镇成立了镇板栗协会,现有会员120多人,遍布全镇各个村民小组,具体负责板栗种植技术指导与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争取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研究保护研究所和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项目的支持在镇挂牌成立了植物医院——植物医院船塘诊所,直接为栗农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与病虫害防治;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及科技部门的技术、项目与资金支持,逐年对低产板栗园进行技术改造,大力开展高产板栗选种与栽培技术项目科研活动,使板栗产量逐年提高,种植品种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同时,该镇以建设“两大基地”(东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抓手,依托板栗生产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发展板栗深加工。经过努力,成功引进了河源富万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源市金栗园板栗有限公司与东源县板栗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在镇里兴建板栗冷藏库和深加工生产线,发展板栗深加工,使长期困扰果农的板栗销售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不但从根本上提升了板栗的经济效益与商品附加值,而且调动起了农民种植板栗的热情与积极性。目前,全镇已建立起板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服务体系及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实现了板栗种植品种优质化、管理技术规范化、产品加工系列化和产品产量标准化的目标。
以板栗文化节为载体宣传推介船塘
船塘镇党委书记蓝汉卿说,这届板栗文化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承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内外结合、雅俗共赏、隆重节约、务实安全”为原则,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县委书记叶少军、县长何广延等领导对举办板栗文化节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使组织筹备工作更圆满。
据了解,船塘镇是古镇,又是省级中心镇(2009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地处东源、连平、和平、龙川四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东源县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市场辐射四县十八镇。每逢圩日,周边乡镇的群众都到船塘赶集购物、做生意。尤其是船塘耕牛市场影响3省(粤、赣、闽)60多个县,是广东省有名的耕牛专业市场之一。得天独厚的市场、交通与地理优势曾一度让船塘人引以为荣,但是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只有省道米骆公路过境的船塘“三大优势”已成“明日黄花”。
蓝汉卿及镇长欧文聪说,通过举办板栗文化节,旨在以板栗文化节为载体,宣传推介船塘,展示船塘形象,提升船塘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推动板栗、梨、李、柿等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达到“以节为媒、以节会友、以节招商、以节促干、以节活镇”的目的,促进招商引资,争取引进几个城镇开发建设项目,加快城镇发展步伐,重振船塘商贸重镇雄风。
蓝汉卿表示,接下来,该镇将依托省板栗专业镇与省级中心镇的优势,着力抓好板栗栽培技术管理,不断完善板栗技术信息与销售网络平台,做强做大板栗产业,使板栗生产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奔康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