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宣言:从西江流域联手挺进东盟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11月6日,随着一辆辆包装得整整齐齐的柑橘汽车驶出山庄,岑溪市筋竹镇柑橘销售协会副会长陈永忠欣慰地笑了。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他和伙伴签下了销售近千吨柑橘到越南的协议。与此同时,北流市销售大户罗世佐也紧锣密鼓地组织货源,他的舅父在越南专门从事柑橘总批发。罗世佐今年36岁,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他朗朗笑言:“我刚发了一批蜜桔到越南,今年要比去年多销售一倍。”近日,广东省德庆县有关部门宣布:西江流域两广10县市将产业结盟,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挺进东盟!小小的柑橘,推动了西江流域“黄金水道”各县市柑橘产业区域合作。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具有相似得天独厚小气候的西江流域各县,如广东广宁、郁南、云浮和广西贺州、岑溪、藤县、苍梧、百色等,都有着几百年种植柑橘的历史。近年来柑橘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梧州市所辖各县,种植柑橘面积达1万多公顷,年收入超2亿元,是广西最大的柑橘基地。2006年,广西水果柑橘总产量超过200万吨,排全区水果总产量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种柑橘达两万公顷,柑橘业已成为广西农村经济一大支柱。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敏锐的广东人最先感受到了危机。连续四年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卖柑”的德庆县委书记谭培安认为,柑橘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华人所喜爱,但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加强区域合作的话,那么各产区之间必然会无序竞争,品牌日益混乱将导致良莠不齐,最后什么'王’都会统统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力拓广阔的东盟市场,让柑橘走出西江流域,走向东盟各国。西江流域的兄弟县市手握在一起,表达一个共同愿望:超越区域阻隔,让西江流域柑橘产品整体走上高品位线路,把两广地区的王牌水果做成长久的中国第一!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市场部主任张庆丰对全国柑橘产销形势了如指掌,对于西江流域的产业联盟,他笑着打比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人好不是真正好,你好我好才是大家好!”
“柑橘宣言”:从西江流域联手挺进东盟(二)
大生产对接大市场
听到柑橘产地结盟的消息,岑溪市柑橘种植、销售大户陈汉业眉开眼笑,他欣喜万分:“结盟可以解决我几年来的心头病!”今年已50挂零的陈汉业,是岑溪最大的种植销售大户,年销柑橘超500吨。2006年底到今年春节前,经他销售到越南市场的柑橘就超过100吨。然而要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他感慨地说:“单靠个人能力,难哪!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要有大量资金,而且要改良管护技术,还要有更多的销售渠道。”
本次西江论坛促成的共识,给像陈汉业一样苦恼的果农带来了福音。对此,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市场部主任张庆丰见识独到:“结盟的终极目的是全面提升西江流域区域柑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论坛围绕促进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繁荣的总体目标要求,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为合作的基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优势互利、共同发展,加强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建立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合作框架,协议的框架主要包括十项内容:共同加强柑橘品种资源保护、加强标准化合作、共同开展病虫害监测、共同杜绝使用高毒农药、加强市场供求信息合作,共同把关质量安全、加强区域间协会合作等。
对于下一步如何对接,广西方面也有自己的打算。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在岑溪首届糖桔节上提出:“要把柑橘列为广西农民增收的重点,采取措施让广西的柑橘种植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势更强,效果更好,农民更富,用五年时间把广西的柑橘产量从全国第五变为全国第一。”现在砂糖桔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推手,被自治区农业厅列为广西优势农业新产品。
现在,德庆县已在珠三角地区超市实行连锁经营;在全国50多座大中城市建立130多个营销网点;在全国重点市场推出营销广告宣传;与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将柑橘作为南航机上食品;产品已远销北欧、澳大利亚,下步主攻方向是东盟。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柑橘研究室主任马培恰预测,21世纪将是柑橘业的“杂交柑世纪”,同世界消费潮流接轨柑橘业海阔天空。所以,西江流域柑橘产业联盟正当其时,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