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信:百年梨乡的“鸭梨经”
鸭梨甜美梨农乐
梨乡腾起梨经济
在阳信县,朱万祥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朱万祥担任梨园郭村梨树队负责人,先后试验成功酥梨花粉给鸭梨传粉和人工授粉、“疏果”法、“幼树变化性密植早期丰产实验”等,解决了果树“大小年”的问题,打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的生产常规,使新树3年结果、6年丰产、8年亩产超万斤。
1982年,省林业厅对朱万祥实验的8年密植梨园鉴定验收,亩产达到了5426.5公斤,此成果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他发明的“层层圈缩法”,使40年以上的老树亩产达到7500公斤。朱万祥被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省农民科技状元”、“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阳信鸭梨专家”等光荣称号。为纪念其卓著功勋,县政府拨10万元专款,为其树碑塑像,颂扬平凡而伟大的业绩,宏扬建设梨乡、献身梨乡的崇高精神。在今梨园郭村西梨园东首就可看见朱万祥的雕塑。
近年来,阳信以“高效、优质、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行鸭梨标准化生产,为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培育优质品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引进早香梨、绿宝石梨、丰水梨、黄冠梨等22个优良品种,改善了梨树品种结构,形成了梨树成熟期合理搭配;引导果农建设鸭梨恒温库,提高梨果贮存能力,全县现已建成鸭梨恒温库258座,贮藏能力达到6万吨,贮藏期可达9个月,延长了阳信鸭梨的供应时间,每吨梨可增值600元以上;努力延伸梨果产业链条,积极做好鸭梨深加工,“恒庆堂”、“金地”、“中阳”、“梨缘”等品牌鸭梨醋及醋饮、梨汁年产量达到1.8万吨,产值1.6亿元。2007年,阳信县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成功开发出了“富硒”梨和SOD梨,进一步拉长了鸭梨产业链条。
阳信鸭梨以其绝对优势,先后荣获多项荣誉。2007年9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在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阳信鸭梨”品牌价值达18.62亿元;2011年11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阳信鸭梨荣获金奖。2011年,鑫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获得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
目前,阳信县梨树栽培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量2.4亿公斤。2011年阳信鸭梨产业产值达到了6亿元,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